方才,夏侯渊的说法有误。
事实上,他家主公还没到那山穷水尽的地步:尽管兖州全陷,除了任城,但在徐州方面,倒还勉强——主要是自家主公居在徐州的治所郯县,上通琅琊国,下通下邳国,前有彭城国,后靠大海,可谓进可攻,退可守,能让吕布那一万左右的骑兵吃尽苦头……由此,吕军也只占了兖州,而不敢擅自地再攻徐州,这才给了他们一次喘气之机!
而他的主公曹操之所以派人去请诸葛亮,是因为……主公他单方面地记挂诸葛亮!当时主公是怎么说来着?——单看吕布只占兖州,而不进取徐州,便可得知吕布全无眼光也!只恨曹某仍无善辩之能士,否则何惧他吕布!
至于主公明明吓得变了脸色,却仍坚持说他不惧吕布,夏侯渊却说不上来原因——老实说,为将者,必须多次参与战事,方能提升自身的实力,而这种过程,完全是靠着士兵的性命而堆积上去,真真正正地阐释了何谓「一将功成万骨灰」……他夏侯渊不怕率兵厮杀,即使身临困难,也不会退缩,但吕布却是例外!
吕布此人,虽无远谋,但他一身武艺,委实高强——夏侯渊仍旧记得,他初次挑战……啊~不对,是群战吕布的那种感觉:当时,他和夏侯惇、曹仁、曹洪及乐进这四人联手战吕布的时候,吕布那种浑身上下散发的战意,足够令他心惊肉跳,甚至他觉得下一秒,吕布就能用他的兵器直接斩下在场所有武将们的头颅!
幸亏对面诡异地响起了辙退战鼓,吕布才没直接地下死手——说来也奇:明明吕布有能力将他们尽数斩杀,却偏偏停下手去……只是后来,吕军大肆地破坏兖州四地,却唯独不见吕布的身影,想来吕布是在韬光养晦罢?
不!
不对!
他总觉得……吕布是在生气,在耍性子——那次,吕布是最有可能斩杀敌方全部的大将,但却偏被已方给阻止了!惜叹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瞧见吕布的登场,偶尔也只在吕军一众武将们战败之际,吕布像才看心情般地敷衍出手!
即便这样,亦让他们一群曹氏武将们大为吃力。
……奉命赶往豫章的时候,夏侯渊苦苦地思考了许久,都没得出答案:或许是吕布突然地意识到他是主帅,不必亲自地冲锋?——总之,夏侯渊想了半天也没头绪,就干脆地不再考虑此事!
现在,最重要的是:主公需要诸葛亮的帮助,他要将诸葛亮带回徐州!
也因此,夏侯渊耍个心眼,故意挑尽了好话。
哪知,诸葛亮根本不上套。
诸葛亮他连松口的意思也没,还偏激地说让他主公直接前往冀州?——这这这……诸葛亮当真理解去往冀州是何意思么?那必是主公真的走投无路而放下一切,像那群有识之士一样,投奔新的主公!
简单地说,就是主公不再是主公,而是去当下属!
而他们原先这些下属,恐怕只能下降一级,连个下属都做不到,直接地降成普通士卒或亲兵!
——他夏侯渊可忍受不住!
虽说主公面临险境,但也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要他们这群武将敢拼敢战,主公的赢面还是很大的!
故此,夏侯渊当然不会听从诸葛亮的建议!
深呼一口气,夏侯渊非但不听诸葛亮的建议,反而板起一张脸,恭敬之中夹杂威胁,回道:“先生才智多谋,又为徐州人士,为何要眼睁睁地看着徐州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先生的心肠,可真够狠啊!不知这事传到其他士人嘴里,会传成何等模样?”
“你……你在威胁小子?”诸葛亮微微地震惊,不敢相信地看着夏侯渊,觉得又吃惊又吃味:吃惊的是夏侯渊挺有急智,吃味的是有一明主竟对他如此挂心,奈何那一明主是曹操,是他上一世的敌对势力。
夏侯渊心想反正无论如何,都要请来诸葛亮,索性与他摊牌得了——“对!”夏侯渊不顾诸葛亮的惊讶神情,咬牙地说,“先生答应便罢,若是不应……”
夏侯渊打个响指,就见四方窜出一群蒙面的歹人们——估计皆是曹兵!
诸葛亮冷静地扫视一群曹兵们,心中的怪异之感立即放下:这才对嘛~夏侯渊怎么可能只身一人来到豫章?好歹他是曹操的心腹大将啊!……话说他将曹兵们分散地藏匿,的确安全!
“你……”回过神来,诸葛亮瞪着夏侯渊,不由地头疼:夏侯渊作出一副不惜强行带走他的模样,使诸葛亮第一时间想的不是他该如何脱困,而是——
他才在豫章书院上学了两个月,就这么……走了?!
叔父还在豫章,兄长及两位姐姐们也在豫章,他若是不声不响地离开……
打个哆嗦,诸葛亮都不敢去想假如叔父、兄长和两位姐姐们发现他忽然失踪了,该是多么担心。
“等一下!”诸葛亮后退一步,“有话好好说——小子既要离开豫章,总得给叔父他们捎个话罢?无缘无故地走开,他们会着急……”
“先生勿虑。”夏侯渊眨也不眼地补充,“一旦先生随某前往徐州,自会有人替你捎信——想来他们知道后,定然不会责怪你!”
诸葛亮:“……”
诸葛亮垂下眼帘,暗地吐槽:说得好听!小子可没应……唉~但等他回来以后,叔父他们指不定会如何生气呢?
“……没有商量的余地?”诸葛亮扶了扶额,“必须今天就要出发?”
“对。”夏侯渊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能耽误时机!”
诸葛亮:“……”
诸葛亮很想说:你却耽误了小子的时机——今天授课的老师要求学生们在七天之内背熟《中庸》……他还没来得及温习呢!而他也敢肯定:从豫章回到徐州且解决徐兖之事,可远远不止七天啊!
心中郁闷非常,诸葛亮默不作声,干脆地望着夏侯渊。
夏侯渊也不多话,只当诸葛亮默认了,便手脚利索地指挥众曹兵们牵马的牵马,栓好行李的栓好行李——看来,他们准备多时,就差诸葛亮他这股东风了!
尔后——
却听一记响亮的马鸣声,诸葛亮在前而夏侯渊在后,俩人共乘了一匹俊马。马蹄哒哒,俊马飞快地向远方奔去。
而那群曹兵们,则是徒步地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