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开离开的这一天,买贝公司的小伙伴们都来送他了。
在站台上,严莉依依不舍地挽着她的手:“小梅,这是我给你买的防晒霜。听说那边的太阳可毒了,你多擦擦。”
“好,谢谢!”
看着一向一毛不拔的严莉,竟然这么大方地给自己买了好几瓶防晒霜,梅花开还有些感动。是真心拿她当朋友,才会这么做吧?
而游飞龙、姜华和马成智他们准备的东西,实在太多,他们直接给梅花开送了全套的登山装备。
这……
她又不是去爬青藏高原。
游飞龙一本正经道:“花姐,这可是我们仨精挑细选的,敦煌那边天气阴晴不定,风沙大,这种装备最适合你了。”
“你们真是太有心了。”甭管用不用得着,三个直男能设身处地地为她考虑,准备这样一套装备。
梅花开觉得特别暖心,她接过装备包,由衷一笑,“有了这个,我肯定干起事情来也事半功倍。”
梅花开还想说两句,但是时间不等人。
李琦第三次催促她了:“小梅快过来,车马上就要开了。”
“好嘞,师傅,我马上过来。”说着,梅花开跟小伙伴们拥抱告别,就坐上了车。
车子开动了之后,梅花开还趴在车窗上跟大家挥手告别。
李琦看到了之后有些感动:“这些都是你的朋友啊?给你准备了这么多东西,对你还真是不错。”
“那是当然了,毕竟我们在买贝市场一起打过江山嘛。”
这么一说,李琦对梅花开更加敬佩了。
要知道从事记者这个行业的人口有不少,可大部分只是把它拿来当做一个结识人脉的跳板而已。目的达到了之后,大部分的人都会下海经商。
梅花开偏偏却反其道而行之。已经在上届小有名气之后,却来当了记者。
这份勇气和胆识,让人无比敬佩。
……
去敦煌的路上并不太轻松,梅花开和李琦先是坐了近10个小时的火车,摇摇晃晃,好不容易才到了甘肃地区。
一下火车连休息都没来得及,又换坐了公交。
一定要在天黑之前赶到敦煌,不然这一路上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巨大的温差,能将他们两个给冻死。
可偏偏她和李琦的运气不太好。公交车还没开多久呢,就遇见了沙尘暴。
前方黄沙片地,飞沙走石。根本就看不清路。
司机索性将车停到了路边,冲着车里的人大喊道:“前边儿风沙太大了,你们要是赶时间的就下车走,不赶时间就在这车上等。”
李琦急了,看这外面的情况等要等到什么时候?
他站起来,问司机:“师傅,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师傅看了一眼窗外,根据经验判断:“短则半天,长的话……大概要一天吧。”
“一天!”
敦煌石窟的接待人员还等着他们呢!
说好今天要到的,偏偏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里也没有信号,手机没办法通知。
这可如何是好啊?
就在这时,梅花开发现有几个人已经下车了,一看他们就是本地人,认识路。而且离家不远。
梅花开想了想后,建议道:“师父,要不我们跟在他们后面?他们是本地人,肯定知道路。”
李琦觉得有道理,可转头一看,梅花开小胳膊小腿的,又有些担心:“外面风沙这么大,你行吗?”
梅花开一拍胳膊,自信地说道:“你可别看我身形不壮,我也是练出肌肉的人,而且以前经常跑市场,比很多男生体能都好。”
“行吧!”李琦一听放下心来,于是两人也紧跟着那几个本地人下了车。
这大西北方的黄沙就是厉害,不仅让两人连眼睛都睁不开,脸都像被刀刮似的,疼得不行。
即便如此,两人也是丝毫不敢怠慢,赶紧跑上去,跟着那几个本地人。
这黄沙漫漫,万一跟丢了,他们两个可就被困在这片荒山当中了。
这几个本地人当然也发现了他们,转头问道:“年轻人,你们去哪儿?”
“敦煌。”
“那可离得远呢。”
“没办法,我们今天必须要到那儿。你们能帮我们带带路吗?”
“行啊。”本地人倒也爽快。
直接将两人带到了他的家里。
他家离公交车停的地方不远,怪不得冒着风沙,自己下车去了。
“进来歇歇脚,喝喝水。”本地人领着他们进了门,还给他们一人盛了一碗水。
“唉,谢谢!”别看刚刚这一段路距离不长,可是两人迎着风沙走来,现在已经是筋疲力尽、口干舌燥了。
呼噜噜!
一碗水下肚,梅花开觉得自己重新活过来了:“这时候能有一杯水喝,真是太幸福了。”
“这下你知道记者生活的艰辛了吧?”李琦笑着调侃她,“我们还没进敦煌呢,你要是去了呀,发现那边的条件比这儿更艰苦。那才是真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路都没有呢。”
后世关于敦煌的报道倒是不少,但是他们这种21世纪初就过来作报道的,还是很罕见的。毕竟这边交通不便,条件也艰苦。
不过,梅花开一听、不但没害怕,反而咧嘴笑了:“那不是正好嘛?没人的地方,就说明这新闻是我们独家报道!”
李琦见她不仅没有被吓退,还兴致勃勃的样子,无奈地笑了笑:“你呀,真是和一般的女生不一样呢。”
本地人听见他俩的谈话,凑了过来:“什么新闻?什么报道?你们是不是那个什么……记……”
“记者。”
“对,对,对,就是记者!”这个本地人大叔的眼睛里,闪着光芒,“你们是要报道我们这个地方?”
在那个年代能上报纸电视,对一个农村人来说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呢!所以本地人知道了他们的身份之后,这么兴奋也不足为奇。
李琦解释了起来:“我们这一次是特地去敦煌采访的,所以还请本地人帮忙把我们带去那儿,行吗?当然,车船旅费的,该收多少您还得收。”
“唉,提什么钱啊,不亲热。送你们过去,是没问题的。不过……”本地人有些难为情地提出了个请求,“能不能让俺也上一次报纸?要是上了报纸,俺就可以在村里面扬眉吐气了。”
“嘿嘿!”两个人一听都乐了,这本地人还真是淳朴可爱。
李琦二话不说,掏出自己的相机,对本地人说道:“这样吧,兄弟,我给你照一张相,到时候把相片也加在文章上刊登出去。”
“好好好!”本地人大叔高兴得不行,立马叫上自己的老婆孩子站在旁边,一起照了一张合照。
得了李琦的承诺之后,本地人干起事来也就更卖力了。
牵上了他们家最好的那匹马,就带着两人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