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村子里的人
舟桥2020-06-28 16:043,036

  俗话说:“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顾景泽的三岁和七岁便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当年还是小豆芽的他,虽然不太明白周围的一切事物,但顾父顾母便是察觉了他十足的小心思。

  有一次记得他上学前班,家里人都以为有人接他,竟错过了时间接他,好不容易管家叔叔来了过后,顾景泽只说了句“母亲说来接我!你回去吧。”

  管家没有办法,赶忙给忙着巡演的顾母打电话,刚为人母且事业心重的她,也是表演结束后才发现自家儿子。

  于是小小的人,竟然生生在幼儿园等着他们下班。

  当顾母上前抱住昏睡不已的他时,顾景泽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死死的抱着母亲的脖子。

  第二天顾景泽醒来,望着床边的父母,伸手抱着自家母亲满是奶声奶气道:“妈妈,我终于等到你来了!”

  简单一句话,使得顾母顿时泪流不已,而一旁出差回来的顾父将妻儿揽在怀里,对哭的伤心的妻子道:“没事了,我们儿子是个言出必行的人,做父母的也应该向他学习!”

  顾母听出了丈夫的安抚,想着公公也是如此说,对怀里的儿子不免更为上心,坚决做到知行合一。

  顾母看着自家儿子眼底的青色以及依偎之意,十分心痛,于是第二年便解除了合作关系,专心照顾他。

  而顾父就曾隐晦的对顾母提过自家儿子性格上过于较真,加上又有小孩子的领地意识和占有欲,但当时顾母一直觉得是自己的过失,而且他才三岁便没怎么在意。

  七岁的顾景泽相较之前的时候,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穿着背带裤抱着书籍的少年。

  头发是整齐的中分发型,有时顾景泽可以整日看书或拼积木。

  随着课程的不断增多,对于其他事情的关注大多被分散的关注力,心疼孩子没有课余时间的顾母常常安慰他。

  然而小顾景泽却说这些东西都是他要学的,也必须学。

  再加上超乎同龄人的聪慧睿智,使得外人面前他更为孤僻。

  母子俩的对话刚好被丈夫和公公听见,于是从那之后,顾景泽便正式交由顾老爷子管教。

  “……”

  话说回来,经历了不少事情的他俨然知道如何讨长辈喜欢,虽然平日里他不怎么用这些办法。

  但这次看着那个进了陆清家门的人,而且竟还抱有那种心思,要不是知道自己的情况,顾景泽恨不得当场便将他赶出去。

  好在陆家阿爷也看不上他,而想到陆清她恐怕都不知道他是谁吧。

  阿爷能察觉顾景泽似乎又像是想明白了,于是接着道:“你也别冲动,我看你阿婆身体还挺好的。再说是在有什么事也有阿爷在啊!”

  “再者说你和陆清又是这么多年同学,你要是辍学陆清肯定也着急啊?”

  顾景泽低着头,浑身散发沮丧的意味渐渐消散,“陆清不会的,她那么喜欢学校!”

  阿爷话头一转,“好了,别多想挣钱的事情是大人考虑的事,赶紧买完东西,小清还等着呢!”

  顾景泽点了点头,同陆毅分别进了不同的地方。

  等阿爷提着一大包东西回来时,已经把家里翻了个遍的陆清可算是等着了。

  “阿爷,您可算回来了!”陆清接过阿爷手中的东西,欢迎道。

  “回来了!”阿爷答应着,随即又指着那些东西道:“看看是不是你要的,今天去的早,看我又是老主顾人家给我便宜不少呢!”

  阿爷说着像是占了不少便宜,陆清打开一看果然发现有新鲜的猪肉、猪大骨、猪耳朵猪尾巴。

  甚至还有一块羊腿和半块纯羊肉。

  “阿爷,这些是哪里来的,这还是新鲜的羊肉啊?”

  阿爷笑着解释,“哦,村里的刘叔家那头山羊老死了,他家里就他和他老婆子俩,便把整只卖给了杨屠户。这不我们也能吃上新鲜的嘛!”

  陆清点头附和,平日的羊肉确实不容易吃到。

  看着还新鲜的不行的羊腿,陆清便对阿爷道:“那我就看着下锅煮了!”

  阿爷挥了挥手,刚想回房间谢谢,一副你随意的模样。

  陆清知道阿爷一向大方,今日却异常的罕见,不由开玩笑道:“阿爷,最近是不是生意好啊?”

  陆毅今天第二次听人提起生意的事,不知道陆清是不是也在胡思幻想,“最近其他的茶叶都被附近的人买走了,加上我们的茶叶没打过药又是最嫩的,价钱还算公道。”

  此时陆毅又怕陆清再问些什么辍学打工的事,于是干脆将顾景泽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通。

  想着她要是知道自己同学有这方面的疑惑定然注意力到了那边,便也不会都想什么。

  因而看着陆清满是惊讶的看着自己,阿爷又把自己估摸着的情况一说,“小清,你平日里还是都劝劝他,他学习那么好不上学可惜了!”

  陆清重重点头,“阿爷放心吧,等会我和他聊聊!”

  阿爷看陆清没心思再说什么,松了口气,顿时又将来了两次的李大城添进了黑名单里。

  而还在家里想着法子的李大城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陆姥爷子否定了!

  这一边进了村里的沈家三口,询问了个村民便将几人带到了村边上去。

  一眼望去之后,满目的苍翠与青葱,虽然是十一月的季节,但田里的与山间都是一片翠绿。

  沈母望着远处看的旺盛的梅林,不由心头大喜,“走,我们过去看看!”

  沈友安知道妻子看见天然生长的花丛都迈不开腿,毕竟就是带她出来玩的,于是叫上后面的沈铭轩几日一同过去。

  走到近处时,沈母才发现这片梅林远比远处看时还要令人惊艳。

  天然而成的树木根茎处,有的花朵鲜艳如血红色,有的却娇艳似婴儿色;花蕊微微泛红,但崩开的花瓣白皙如雪。

  沈母回忆之前,自从跟着沈父从京都迁到云省之后便没怎么出门玩过。

  平日里除了忙活丈夫和儿子的问题,便是每日的衣食住行,加上他的工作性质特殊,所以家里很少有外人进入,所以便全都交给了沈母一人。

  所以往日里可以插插花艺、喝喝下午茶的时间全都压缩的没有空余。

  好不容易被家里出来,沈母此刻是真的觉得幸福了!

  一旁一直观察自家妻子的沈友安,看着她全然放松与平和的神态,便也只知道她很喜欢这里,于是走到刚才带路的村们民前。

  “老乡啊,请问下你们村里有没有可以提供住宿的地方?”

  领着来的是村里之前的书记,见识过不少村外的人,听着他问住的地方,想了想道:“村里倒是也有,不过不知道你们住不住的惯。”

  村子里早些年因为打工热,使得好多的年轻人外出去了。

  许是这两年因为各种原因,原本外出打工的中年人那一辈回家带娃,接着也有不少人开始陆续回来,

  又加上村子里政策落实迅速,发展的也快,倒是陆续有了些农家乐类型的项目。

  接着沈友安又发挥了他善于交际的关系同村里人交谈,于是村里什么时候有什么事倒是也听了个明白。

  沈友安看了眼自家妻子竟然钻了进去,沈铭轩也算懂事,跟着进去了!

  于是眼见前后没人,便开始向他打听村里其他的事情来。

  说起来因为陆毅与秦阿婆自个的关系,村里人基本上没人不认识他们,因而连带着顾景泽与陆清也被村里当成了教育小辈的模范。

  所以当沈友安有意识的夸到村里人觉悟高,竟抓住了那伙偷猎犯时,老书记此时倒是有些正色的看着他。

  “哦,你知道这件事?”想必村里人是有所遮掩,不让外人知道。

  沈友安看着突然变了态度的老乡,连忙解释说:“这不我家那小子,听说多亏了云村里的相亲们,不然他们那几个小的可得受点罪!”

  老书记虽然平日里不管事了,但村里大大小小他都知道,自然也清楚陵园里的事。

  听着外人提起,“原来你儿子也去过,这么说他和我们村里那两个不就是同学。”

  接下来许是因为这件事的缘由,沈友安又陆续打听到了些更为隐瞒的事。

  听着那老书记一点点的回忆,沈友安慢慢同资料的时间比对,于是越到后来沈友安越是心惊。

  直到他完全确认,眼前这个生活在偏远小镇的少年多半就是来自那个地方!

继续阅读:第七十三章:来陆家做客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在年代文里养大佬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