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一年十月十五日,原连云港市----现更名为东平城的市中心,一栋整饬一新的大楼在喧闹的鞭炮声中揭开了红布遮掩的招牌。
“华东联合政府”----几个黑体大字在欢呼声中显现在人们眼前。
杨明身着崭新的军装,站在大门前的正中心,微笑着与一班军政要员集体合影留念。
这里以后就是整个华东抵抗军势力范围的行政中心,也是所有期盼希望与胜利的人类心目中的圣地!
进入八月开始,休整完毕的原华东野战军部队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军运动,同时开始了向南北“联邦政府”控制区腹地进军的行动。
原第一军一师、三师及五师残部合并,在补充了大量兵员后,新番号为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王复来;下辖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装甲团、一个防空团、一个工兵团,及后勤医疗等单位,总兵力约一万五千余人。
整编后,第一师于八月中旬誓师北伐,并于九月三日进入鲁省境内;并于九月十四日攻占泰安,随即沿黄泛区向东西两翼展开:一路向西攻击菏泽;另一路向东,并相继攻克了淄博、潍坊、莱阳等地;至九月底,第一师攻占了除日照、青岛、威海、烟台等沿海城市以外几乎所有的黄泛区以南地区。
鲁省光复指日可待!
第一师正规部队亦扩充至惊人的近四人,三个步兵团全部升格至步兵旅,炮兵、装甲兵、工兵、防空部队也编成旅级单位,整体实力已然大增!
原第二军四师七旅扩编为第一军第三师,师长罗璟全;下辖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装甲团、一个工兵团及其他单位部队,总兵力约一万二千余人。
第三师于七月下旬返回皖省毫州,在原地休整扩军整编后,于八月六日,越过皖豫边界;十七日攻占许昌,随即南下,相继攻占漯河、驻马店、信阳等地,并于九月二十一日,攻占南阳,兵锋直指鄂北的襄阳!
至此,黄河以南的大部分豫省领土全部光复。
第三师全师主力扩军至两万余人,兵强马壮,威震中原!
原第二军四师八旅改编为第一军第五师,师长彭世伟;下辖四个步兵团、两个重炮营、一个装甲营、一个工兵团及其他附属部队,总兵力一万余人。
五师于七月下旬剿灭了所有逃入大别山山区的“联邦军”整编第四师溃兵和潜逃的机械士兵后,就地进行了整编工作。
八月十日,五师兵出大别山,分作两路:北线主力一路重新夺回英山地区后,又连续攻占罗田、麻城、红安等地,并于九月十四日攻占孝昌,与前来阻击的“联邦军”整编第8师在安陆至孝昌一线对峙。
南线一路偏师,以五师504团为主力,在浠水南渡江泛区后,一路南下,于九月八日攻占通城,形成了与攻入赣省的第二军四师杜一凡部遥相呼应的态势。
至此,五师已攻占所有鄂东地区,总兵力达到一万六千余人。
十月三日,第一军改称第一集团军,军团长王复来;其正规部队总兵力近八万人;占据着鲁、豫、鄂三省大部分地区,是抵抗军华东野战军北、西两线的主力兵团!
南线,第二军。
原第二军二师四旅改编为第二军第二师,师长方杰;下辖五个步兵团、一个炮团、一个装甲营、两个工兵营等部队,总兵力一万一千余人。
二师在皖南完成改编后,于七月二十六日攻占徽州,光复了皖省全境;八月六日,与六师金文昌部汇合后一起进军浙省。
十九日,两师先后越过千里岗和仙霞岭后兵分两路:六师继续南下,进入闽省;二师则于二十二日攻占金华;此后,二师以团为单位多路出击,至九月十七日,相继攻占了绍兴、台州、温州、宁波等地区,完成了对浙省富春江以南全部地区的占领;九月二十四日,二师206团进入天目山地区。
至此,二师完全光复浙省。
至十月六日,再次进行整编工作的二师已扩充至八个步兵团、两个炮兵团、一个装甲团、一个工兵团等部队为主力的约二万五千余人,且缴获或策动起义了相当数量的飞机和小型舰艇。
可以说,第二师已成为抵抗军华东野战军东南防区最重要的战略力量。
此外,原二师副师长张云恩于九月二十二日,率领二师编外部队组建第十步兵师,全师两万余人,由张云恩任师长;全师整编后,于九月二十八日进军华东东部工业重地----申城。
申城自开战以来,即遭特种生化弹攻击,大量平民丧生,只有少量变异人和生化机械人还生活在城中;另外,机械军在城内设有“乐园”一处。
第十师经过一周多的艰苦作战,基本控制全城大部分重要地区,并消灭了“乐园”守军,解救“人质”一批;同时夺得了吴淞军港等码头,并获得小型战舰一批。
十月七日,第十师1003旅及新编第一海军陆战大队登陆崇明岛。
十月十一日,申城光复!抵抗军由此获得大量现代化的工业设备!
原第二军第六师十一旅被改编为第二军第四师,师长杜一凡;下辖三个步兵团、两个炮团、一个装甲营级其他相关后勤部队,总兵力约一万二千余人。
四师在祁门一线击败“联邦军”整编第28师后,就地进行了休整;在没有完成扩编的情况下,部队于七月四日沿铁路南下进入赣省,并再次将溃败入省的敌28师击溃,夺取了景德镇地区的控制权;此后,四师连战连捷,将仓促拼凑起来的赣军部队打得溃不成军。
七月二十九日,被包围在鹰潭的“联邦军”整编28师残部投降,师长白有志自杀!
七月三十一日,机械军赣省联队被歼灭,四师取得“抚州大捷”!
至此,赣省内已再无力量可以阻挡四师的进攻了,部队所到之处,各地望风披靡!
九月九日,赣省光复!
四师主力也由此扩充至三个步兵旅、一个重炮旅、一个装甲团、一个工兵团等部队在内的约二万二千余人的大部队,声势大振!
原“联邦军”整编第29师起义后被改编为第二军第六师,师长仍是金文昌;全师经过修正补充、官兵又进行教育改造后,编制扩充为三个步兵团,一个重炮团、一个工兵团、一个装甲营等部队,约一万二千余人,比之前的规模略小。
金师长本人在战前原是31军下属的一名机械化步兵团团长,无论能力、资历、还是在部队中的威望和民间的口碑都属上乘。
而杨明也很需要他这样资深的军官来统领不断扩大的部队!
在多次促膝交谈后,杨明力排众议,仍然任命他为新编第六师的师长,其任务就是南下闽省,镇守并发展好这个处于东南海域最前线的省份。
八月六日,六师与二师一同攻入浙省;十九日越过仙霞岭后,又经龙泉攻入赣省,并于二十一日晚,攻占松溪。
由于金文昌在闽省有极高的声望和广泛的人脉,在九月二日攻占南平后,他立即通电全省,要求所有地方武装向抵抗军投诚起义。
从九月六日起,至二十四日,赣省各地纷纷起兵,在驱逐摧毁了大量的机械人后,全省基本光复!
抵抗军同时获得了包括飞机、中远程导弹、小型舰艇在内的大量军事装备。
至二十六日,整个闽省兵不血刃、传檄而定!
为巩固地方,准备可能的西征,并防备来自海峡对岸台省机械军的攻击,在杨明的授意下,六师扩编至二万余人,同时开始着手组建新的空军和海军部队。
整个南线的第二军与第一军一样,于十月三日更名为第二集团军,军团长方杰;正规部队兵力近九万,还拥有了一支相当规模的海空军部队。
整个第二集团军今后承担的不仅仅是保家卫国、光复失地的任务;更多的将要面对来自海外机械军团的攻击,是今后华东野战军重点建设和加强的方向。
中线,是第三军。
第三军的主力以原第二军二师三旅和六师十二旅为主的部队组成,下辖第七、第八、第九共三个步兵师,以及其他若干后勤部队,总兵力五万余人。
第三军主要驻扎在苏、皖二省,其中第七师驻扎在苏中、北地区,师长为原第三旅副旅长陆长风;第八师驻扎在皖北地区,师长为原第三旅参谋长徐彬;第九师驻扎于皖南,师长为原十二旅旅长王金魁。
在补充了重炮旅、装甲旅、防空旅、工兵旅等部队后,第三军同样于十月三日改称第三集团军,军团长张斌;整编后的第三集团军总兵力超过七万人,是整个华东野战军最重要的战略预备部队。
除去三支集团军外,还另有一些野战军的直属部队,包括:特种旅,旅长崔亮;下辖三个团,除崔亮本人指挥其中一个团之外,还有两个团分别由潘国强和姜勇指挥;该部总兵力超过三千人,主要分布在各省以外的沦陷区执行渗透、破坏、刺杀等任务,同时配合各地抵抗军进行游击作战;是华东野战军向外扩张、执行意志的最好工具。
警卫团,团长肖大兵;全团一千余人,主要任务是保卫各省及联合政府军政高层人员的安全;而最重要的任务,是在战时保护好总司令杨明的安全。
重装突击兵军团,军团长关大虎;下辖两个总队,总队长分别为胡刚和花云;每个总队下辖五个联队,总计有一千两百余台各型“武士”,官兵总数连机师到后勤官兵在内超过五千人。
在陆续攻占周边各省后,杨明下令收集各地的外骨骼机械设备,以便进一步扩大这支王牌部队的规模。
经过几个月的扩编,“武士”的数量大大增加,种类也有所增多,如:装备30毫米机炮、体型最大的称为“武士IIA”;装备12.7毫米机枪、体型略小的称为“武士IIB”;还有双臂同时装备枪炮,携带有大量榴弹发射器的火力支援型,则被称为“武士III”。
在一个大队十二台“武士”中,三种“武士”的比例一般为2:3:1,既四台“武士IIA”、六台“武士IIB”、两台“武士III”,这样的火力搭配也比较均衡,更适合分队形式作战的“武士”部队。
另据科研院的消息的称,很快将会有更新一代的专为军用设计生产的机甲问世,目前正在测试阶段,同时也将评估其装备成本,以便将来更大规模的装备全军范围。
陆航突击大队,总兵力五百余人,配备有武装直升机、轻型武装侦察直升机、各型通用运输直升机等机型,总计近百架,是整个华野中机动能力最强的部队,也是最尖刀的部队!
远程战术导弹旅,这是抵抗军最新的一支部队!主要装备的是:长风11、长风21各一个营的中短程战术弹道导弹,还有另一个装备长剑20型陆基远程巡航导弹的营,所用弹头除传统的高爆杀伤型以外,还有最新开发的电磁脉冲型,是华野用于打击机械军威力最大的武器。
连同后勤、保卫部队在内,全旅约三千余人;是华东抵抗军最机密、也是最有效地“杀手锏”!
其他直属部队还有一些如野战总医院,包括各级医疗单位,属于师级单位编制;工程兵旅、联勤旅、通信局、军械局……
整个华东野战军陆军总兵力近三十万,由总司令杨明兼任陆军司令;全军防区内人口数量近四千万,军民比例超过1:100,还是比较合理的。
除正规军外,野战军还在各地取消了原来的保安团、治安队等杂牌武装,取而代之的是各省武装部组建的预备役部队,以便在战时补充主力部队的损耗,这也是抵抗军最根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