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页-四维密室杀人事件A
朋克已死2015-10-25 02:411,686

  诸葛羽站在公寓楼外,掏出一根烟,由于大风的缘故,他将火机藏在大衣里,才勉强点上了火。

  烟草的味道合着一些冰冷的空气,顺着气管一口下去,让他着实清醒了不少。这个年过得虽然惬意,但是却没有太大的意思,无外乎送礼,走亲拜友,以及不着边际的恭维。许多人或许还是挺享受这种老流程的生活,但是诸葛羽却不在其中。

  倒是去老温家的那次拜访让他感慨良多,和睦美满的家庭,整日虽波澜不惊,却是非常的惬意。或许在离开了刑侦的工作之后,也同时离开了昼夜颠倒工作的缘故,老温的脸色也越发的健康,心情也总是愉悦的。但是对于他的这种生活的改变,诸葛羽只是祝福,却没有向往,因为他自己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并不是一个可以安然享受生活的人,工作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当破获一起案件的时候,那种给内心带来的喜悦是可以完全掩盖掉之前所有的辛苦与劳累的。

  在开膛手事件结束之后,诸葛羽的妻子也越发的支持自己的丈夫了,确实,倘若当时没有诸葛羽一意孤行的坚持与努力,恐怕罪犯至今还在逍遥法外呢。甚至现在他的孩子在学校里,也会挺着胸脯的告诉自己的小伙伴们:我的父亲是个了不起的刑侦!而对于在外整日奔波的男人来说,什么都不比不上家人的支持,也许只是回家后的一杯热茶,或者一条关心的短信,却能够让人温暖上很久很久。

  风越刮越大,让人都有些睁不开双眼,诸葛羽往屋檐下回走了一些,试图抽完烟的最后两口。

  现在以诸葛羽的身份,并非每一起命案都需要亲赴现场。但是一向办事严谨的他还是会尽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组里帮忙。特别在组员遇到比较离奇复杂的案件时,诸葛羽那丰富的经验总可以在关键时候起到点拨的作用。虽然自己已经破获了无数的命案大案,但是他是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自己只是在工作上比别人花费更多的经历,在察言观色上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更富有经验而已,正是自己的细心,才能够抓住犯人遗漏的每一个细节,达到攻破的目的。自己却绝不像推理小说中的名侦探一样,有着超同于凡人的智商。当然在这个渴求英雄出现的时代,由于诸葛羽优秀的成绩,媒体自然是大书特书,将他描绘成一个脱离了现实的大侦探。对此,诸葛羽从来都是有些反感的。

  在最后一口烟下肚后,诸葛羽踩灭了地上的烟头,走到车库里,便驾车前往位于二环的金城饭店。

  根据他刚刚接到的电话情报:在那里出现了一起罕见的命案。死者是一位大约五十岁的男性,尸体就在不久前被发现于十七楼的一间房间里,系中毒死亡。其他的细节部分诸葛羽还不了解,需要赶到现场后才可以知道。多年刑侦的直觉告诉诸葛羽,这一次的案子非同寻常。

  ------------------------------------------------------------------------------------------------------------------------------------小张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亲眼见证了这么一起匪夷所思的犯罪现场。若在平时,虽然不能立刻就还原出犯罪当时的情形,但是至少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里捉摸出个大概,但是这回,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凶手都像是幽灵一般,以一种超乎自然定律的方式离开了犯罪现场。

  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朝下俯视,十七层,虽然不高,但是也着实让人看着有些胆颤。这扇窗户是由一面大玻璃构成的,没有丝毫的缝隙,并且由于是高层的缘故,在设计时就没有安装开口。当然在一家配备了24小时工作的中央空调的豪华饭店里,窗口的作用就仅仅只限于观赏风景了吧。再仔细看看左右两边的房间,间隔从目测上有至少五米开外,并且没有窗沿之类的物品夹在中间,凶手也不太可能从那里进来。除此之外,出口应该只有那扇房门了。

  但是在之前与楼下经理的再三确认得知,这个房间使用的是电子磁卡,房卡虽然是统一制造的,但是在入住时加磁的原因,每一个“钥匙”应该都是唯一的,真的无法想象,理论上独一无二的房卡好好被放在死者上身衣服的内袋里时,凶手是如何进来的。

  所以理所应当的,几乎所有在场的探员都达成了共识,凶手一定是被害者的熟识,现场没有丝毫搏斗的痕迹也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而众所周知,饭店的房门都在关上时自动上锁的,凶手利用自己与被害者的关系轻易进入了房间,并在作案之后全身而退,并不是难事。

  跟着诸葛羽组长的长时间学习,让小张也渐渐的成长了起来,他明白,这起案子的突破口就在走道的摄像头里,所有的所有,只要在看过监控录像之后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但是在进入保安室看完了整部分的录像之后,小张惊呆了。

继续阅读:第六十三页-四维密室杀人事件B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极致推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