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建议这所谓的高升酒楼,让皇帝给予一定的赏赐,李世民琢磨了半天,你说能赏赐什么呀?
说实话,这是一家酒楼啊,于是当时的所谓的魏征就提出了,“陛下,我猜想你要是赏赐什么东西恐怕不合适,倘若能把陛下能够题写的题字赏赐给他,岂不是更好?”
“既然陛下已经是改了年号,自然希望这天下能够繁盛,不如就直接把他那个酒楼的名字也改了,既然已经高升了,那高升完之后就希望长治久安,与这长安城同名,叫他长安酒楼岂不是更好?”
原来是秦王现在是皇上了,所以自然是有高升的寓意,高升成功呢,处于高高的顶点,自然希望长治久安,一听魏征这么说好家伙。这李世民高兴坏了,于是大喊了一声,“好好!”
马上御笔题字长安酒楼,从此这家酒楼名声大振,可谓是整个长安城的第1号酒楼,原名高升,现在叫长安与长安城齐名,可谓是皇帝陛下亲自莅临,并且赏赐牌匾题字,简直是天字号第一的荣耀!
因为恰恰是在这种荣耀之下,这所谓的公孙大娘的舞剑的表演也在长安酒楼,大概是一周能有两次,每周的周二和周四在这里进行舞剑表演,虽说两个人倒不至于非得赶上这个表演时间,知道她应该肯定在长安酒楼,所以两个人离开了摩天大楼的那边,一转身来到了长安酒楼。
到了这里自不待言,简直热闹非凡,打听了一下,今天还真不是这公孙大娘表演的日子,不过即便是没有公孙大娘表演着长安酒楼也是占地极大,所以在所谓的1楼的大厅里仍然是人头攒动,几乎想找一个散座都很困难!
没有公孙大娘的舞剑表演,这里还有一些其他的表演,甚至有类似于李乾道在后世看到的那种评弹或者是所谓的那种评书,只不过这个时期并不叫这个名字,应该叫做什么呢?叫所谓的说笑人!
倒不是说他是所谓的那种艺人或者说是演员,只是说这是一种职业,他专门上台一个人拿一把扇子,坐在一张椅子上,前面没有桌子却可以口若莲花,各种表演像什么口技了,形容了,动作了,激动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拿着手里的这一把扇子尽情舞动!
李乾道见到后世的那种评书艺人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名称不同,这种东西怎么说呢?其实实际上就是以讲笑话为由来,李乾道的观点他们倒不是完全的所谓的那种,只是指着这一行来吃饭,准确的讲他们这种是一种所谓的职业!
就好像江湖上的那种算命的人差不多,只不过算命这种东西可不能当众表演,因为算命这个东西很容易被别人揭穿,所以这种说笑人实际上还有一个名目,就是他们又是所谓的能做一些魔术的人。而在唐朝,魔术不叫魔术叫幻术,所以又有人管他们叫幻术师。
还有隔壁的岛国吃饱了撑的给他们起了个名叫阴阳师,弄出了什么乱七八糟的,把所谓的唐朝的金木水火土对应了所谓的西方恶魔的五角星凑在了,一起弄成了什么所谓的阴阳师,变成了所谓的法师术士弄得一塌糊涂!
实际上这些人就是江湖与那所谓的经典的算命先生一样,只是可以当众进行表演,表演一些小的魔术,外加上所谓的讲一些笑话组成的人员,所以他们实际上有各种各样的表演,既可以表演魔术幻术,也可以表演一些杂耍,同时也可以讲笑话,更可以以这种个人表演形式完全演绎一段很长的戏文内容。
当然除此之外,你要是想看这种戏曲,类似于昆曲的东西,在这里也是有的,不过那种东西在李乾道看来,恐怕就比自己在后世了解的京戏已经完全不同了,那种昆曲主要一大部分有点像说书人一样,一个人扮上了某种相貌,一个人站在台上就是咿咿呀呀的唱个不停。
好像说书人一样,说书人是用各种声台形表以及语言进行组合来进行表演一段故事,而这种说唱人干脆是用唱的方式就好像唱歌一样,好像一个歌手站在那儿唱一首歌一样,它来表述一段故事。
这就是所谓的职业分化,慢慢的它的分化不断的增强,就可以产生后来的那种舞台剧,要知道唐宋元明清到了宋元年代这种所谓的说唱人,还有所谓的说笑人慢慢的结合,就变成了一个复杂的把戏曲表演。
通过所谓的杂曲元曲的形式进行出现,然后组成一大片一大片的篇章,形成舞台剧的表演,到那个时候到舞台上表演的人就开始复杂,就好像是个团体,有领唱的,有伴奏的,还要进行表演杂耍,甚至还有那种专门进行搞笑的,就是他们这种形式进行的组合。
而到了元代之后,比方说到了明清时期,这种就完全构成了地方戏的一种形式,所以这些东西在唐代还没有,可是类似于唐代的这种什么所谓的戏曲像什么猪八戒背媳妇儿啦,讲什么三打白骨精呢,甚至包括西厢记的故事实际上也都出现了。
这类的东西通常都是通过口述或者是演唱,当然,真的打扮成某种行头站在舞台上,然后像歌手一样给大家唱歌,实际上唱得最多的还不是戏剧这种东西,因为这个时期戏剧还没有彻底形成,所以多数还是掌握在那种说笑人的手里。
你就像讲故事讲评书一样去给大家讲,而唱歌的这种戏曲表演形式,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唱五言七言绝句,这倒符合现在的这种状态,唐代著名的诗人写的不都是这些玩意儿吗?
诗词诗词,他们写的就是诗和词,那么这些东西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如何能够口口相传啊,可不是说谁拿着这种诗词,然后就捶足顿胸或者是摇头晃脑的进行吟诵功能,只是其中一个是类似于说笑人的那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