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李建军
美少女2025-10-19 12:502,633

平阳县老城区的一栋旧居民楼里,六十多岁的赵老太太蜷缩在沙发上,发出一阵阵压抑的咳嗽声。

她的脸色苍白,眼窝深陷,整个人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窗外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潮湿的空气让她的咳嗽更加严重了。

"妈,喝点水。"儿子李建军赶紧递上一杯温水,脸上写满了担忧。

他轻轻拍着母亲佝偻的背,感受着那嶙峋的骨骼,心里一阵酸楚。

赵老太太接过水杯,颤抖着喝了一小口,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她看着儿子,干涸的眼睛里流出浑浊的泪水:"军儿,妈跟你说,以后别再买那个江晚家的蔬菜了。咱们家这个情况,耗不起啊。"

李建军的心猛地一揪,强撑着笑容:"妈,您说什么呢?吃蔬菜水果的钱还是有的。"

"你别骗妈了。"赵老太太摇摇头,声音虚弱但坚定,"那天我跟小芳去菜市场都看见了,那些菜要三四十块钱一斤!咱们家什么条件妈还不知道吗?你们两口子一个月就六千块的工资,要还两千五的房贷,要供小宝上学,还要给我这个老太婆看病..."

说到这里,老太太哽咽得说不下去。

她得的肺痨已经拖了快一年,去医院开了不少药,医保报销后自己还要掏一部分。

可是那些药副作用大,吃了反而更难受。

直到两个月前,儿媳无意中买了江晚家的蔬菜,老太太吃了之后居然咳嗽减轻了很多。

从那以后,李建军就每天给母亲买江晚家的蔬菜。

一开始老太太不知道价格,还夸这菜好吃。

直到上周她跟着儿媳去菜市场,才发现这些蔬菜的价格高得吓人。

一想到儿子每天花这么多钱就为了让她吃口菜,老太太心里就像刀割一样难受。

"妈,您别想那么多。"李建军握住母亲枯瘦的手,"只要能治好您的病,花多少钱都值得。"

"值得什么!"老太太突然激动起来,"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活几天?何必浪费这个钱!小宝马上就要上初中了,用钱的地方多着呢!你们还要攒钱给孩子上大学,可不能把钱都浪费在我身上!"

这时,儿媳王小芳提着菜篮子从外面回来,听到婆婆的话,眼眶立刻就红了。

她走到丈夫身边,低声说:"妈今天又不肯吃饭,说要是再买这么贵的菜,她就不吃了。我刚才去菜市场,只能买些普通的蔬菜,可是...可是妈的咳嗽..."

李建军叹了口气,把妻子拉到厨房:"那天妈是怎么知道菜价的?"

王小芳抹了把眼泪:"那天妈非要跟我一起去菜市场,我也拦不住,到了那里,她一看价格牌就愣住了,回来就一直念叨太贵了,你是没看见,当时妈的手都在发抖..."

"这不怪你。"李建军拍拍妻子的肩,"是我不够本事,让你们跟着受苦,在机械厂干了这么多年,工资就是不涨,现在厂里效益不好,听说还要裁员..."

王小芳连忙摇头:"别这么说,嫁给你我从来没后悔过。只是...只是妈这个病,一直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医生说要是能坚持食疗配合药物治疗,还是有希望的。可是这蔬菜的价格..."

夫妻俩相视无言,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奈。

李建军在县里的机械厂做技工,王小芳在超市当收银员,两人的收入在平阳县算是中等水平。

如果没有这场病,他们的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可老太太的病像个无底洞,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让夫妻俩背上了债务。

傍晚,几个亲戚听说老太太的情况,都赶来看望。狭小的客厅里顿时坐满了人。

"建军啊,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大姐掏出两千块钱塞到李建军手里,"先给妈看病要紧,不够再跟姐说。"

二叔也拿出一个信封:"我这里有一千五,你二婶本来也要来,临时加班走不开。她让我带句话,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姑妈拉着王小芳的手:"小芳,苦了你了。这阵子照顾妈,你都瘦了一圈。这是我炖的鸡汤,你热给妈喝。"

李建军看着手里的钱,心里五味杂陈。

亲戚们都不富裕,这些钱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小数目。

大姐在纺织厂打工,一个月才挣三千多。

二叔开出租车,起早贪黑也赚不了多少钱。

姑妈已经退休,退休金也就刚够生活。

可老太太的病是个长期战,这点钱又能支撑多久?

"要我说,建军你去江晚那里找个工作怎么样?"大姐突然提议,"听说她那里的工资待遇不错,普通工人一个月都能拿到五千,加班更高,而且员工买蔬菜还有内部价。"

李建军苦笑着摇头:"哪有那么容易,江晚的工厂是全县出了名的好单位,想去的人多得是,哪轮得到我。再说了,别人主要还是要那些家里面有低保的穷苦人家,我?人家未必看得上。"

"不试试怎么知道?"王小芳突然说,"我听说江晚这个人很善良,也许知道咱家的情况会通融一下。而且你在机械厂干了这么多年,维修技术是数一数二的,说不定正好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这..."李建军有些犹豫,"为了找工作去卖惨,不太好吧?人家会不会觉得我们是在道德绑架?"

"这怎么叫卖惨呢?"二叔插话,"你这是正当求职,顺便说明一下家里的困难情况。成不成另说,试试总没错。再说了,现在找工作不都要面试吗?你就正常去面试,最后提一下家里的情况,看对方怎么说。"

在大家的劝说下,李建军终于鼓起勇气。

他先是在"秀水村美食生活"论坛发了个私信:

"江总您好,我是平阳县的李建军,有八年机械维修经验,另外,我母亲患肺痨,需要长期食用贵公司的蔬菜,但以我目前的收入难以负担,如果能到贵公司工作,既能解决就业问题,也能让母亲继续吃上这些蔬菜..."

发完信息,李建军觉得还不够,又通过朋友要到了王玉琼的联系方式,把同样的话又说了一遍。

信息发出去后,李建军一整天都坐立不安。

他既期待能得到回复,又害怕被拒绝。

每次手机响起,他都会紧张地查看。

第二天下午,就在李建军快要放弃希望的时候,手机终于响了。

是王玉琼发来的私信。

【李先生你好,具体情况需要我这边和老板沟通之后才能给你答复。】

李建军激动得手都在发抖:【好...好的!谢谢,谢谢!】

回复完消息,他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

王小芳听说后,难得地露出了笑容:"太好了...要是真能去那里工作,妈的病就有希望了..."

而此时,在秀水村的江晚也正在和王玉琼讨论李建军的情况。

"晚晚,这个李建军在机械厂做了八年技工,技术应该不错。而且他家里的情况我也托人打听过了,确实很困难。他母亲得的是肺痨,需要长期治疗。"王玉琼把了解到的信息一一汇报。

江晚仔细阅读着李建军的求职信,眉头微蹙。

她理解李建军的处境,但也有些顾虑。

如果这次破例录用了他,以后会不会有更多人以类似理由来找工作?

"你怎么看?"江晚问王玉琼。

王玉琼想了想说:"李建军在机械厂做过技工,有技术背景,我们工厂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而且他家里的情况我也托人打听过了,确实很困难。他妻子在超市工作,儿子还在上学,现在母亲又生病,压力很大。"

江晚沉思片刻:"这样吧,你安排他来面试。如果技术过关,我们可以给他一个机会。但要明确告诉他,不是因为同情才录用他,而是因为他确实有能力。"

"好的,我这就去安排。"

继续阅读:第373章 互助基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在修真界种了三百年菜的我回来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