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拔出佩刀,哈哈大笑不已。
李华、李军三人不知他为何狂笑,目瞪口呆望着他。
“怕什么,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与其被胡人破城杀死,不如在城墙上多杀几个胡人。”赵鑫佩刀向天空挥舞说道。
李军有些羡慕打量赵鑫手中的宝刀,只见它在太阳下闪闪发光。
他吞了吞口水,忍不住问道:“表弟,你几时得到佩刀的,我怎么不知道?”
“你想上场不?”赵鑫打量他一眼,嘴角勾勒一抹微笑。
李军打量父亲与冷学军,犹豫几下。
他突然紧紧咬着下巴,毅然拱手一礼:“爹爹,家里还有娘亲与妹妹,为了家人,孩儿我必须上战场。”
“大郎,你考虑好没有?”李学揉了揉发红眼睛,一边急忙递眼色,示意他不必如此。
李军羡慕看了赵鑫宝刀一眼,断然说道:“爹爹,孩儿定了。现在国难当头,岂有退缩之理。”
李军也读过几年书,可惜没有考上举人。
他喜欢《大宋中华报》,倒也说出几分道理。
陈名龙哈哈大笑,上前拍了拍李军肩膀:“就冲你此话,不愧为我大宋好男儿。”
李学看到这里,忍不住苦笑。
现在看见儿子主意已经定了,看来自己也阻止不了,李学叹了口气。
他犹豫几下声音哽咽:“大郎,既然你已经决定了,爹爹也不阻止。不过你一定要小心,重阳,你武功高强,你要保护好你的表哥。”
李学说完,忍不住又擦拭一下眼泪。
赵鑫拍拍自己的胸口,对着李学说道:“表叔翁,请放心,表哥我一定要照顾好的。”
赵鑫虽然比李军小几个月,可是从小习武,艺高胆大。
听到李军也要上战场,赵鑫立即把手中宝刀摘下递给他。
李军不禁愕然,他并没有接赵鑫的宝刀。
“表弟,你把宝刀给我了,你怎么办?”李军看着赵鑫手中的佩刀,忍不住问道。
赵鑫把佩刀塞进李军手中,说道:“我去找二爹去。他开了一个艺鑫五金作坊,找他再给我打一把。”
听到此话,李军嘴巴张得大大的,差不多能够塞进一个鸭蛋,眼珠子都快掉在地上。
“你这么找二表叔翁,给铜钱没有?”李军舔了舔干巴巴的嘴唇,艰难地咽了口唾沫问道。
赵鑫挠了挠头,有些尴尬说道:“表哥,从小到大,我到二爹拿到那么多物事,从来没有提过铜钱的事情。”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他二爹的家境不错,对他也确实好。
冷学军与陈名龙互相看了一眼,他上前对着李军说道:“把佩刀拿出来让我看看。”
李军犹豫一会儿,眼睛向着赵鑫望去。
赵鑫认得两位差爷,料到不会害他。
“表哥,无妨。”赵鑫淡淡一笑,点点头说道:“可以把宝刀给冷差爷看看。”
李军听到这里,才放心把佩刀给冷学军。
冷学军给了赵鑫一个赞赏的眼神,拔开佩刀,但见上面有密密麻麻的纹路,显然是一把百炼精钢。
他找来一段木头,用宝刀一刀劈了下去,只听到嚓的一声,那一段有他巴掌大小的松木竟然整整齐齐断成两截。
松木非常结实,这把大刀竟然一刀就劈成两截,显然非常锋利。
冷学军不由得感叹一声,反复打量宝刀一眼,把宝刀还给李军说道:“小郎君,这是百炼精钢打造的,是不可多得的宝刀,你一定要好好保管,也许你以后保命就要依靠它了。”
“表弟,你把如此宝贵的宝刀给了我,真的不后悔吗?”李军不好意思看着赵鑫,把宝刀向赵鑫伸出。
赵鑫摇摇头,满不在乎,淡淡一笑:“我是二爹的亲侄儿,想找要一把还不容易。”
冷学军看到赵鑫满不在乎的样子,不禁苦笑想到:“如此一把宝刀我也想得到,你当它如菘菜(白菜)一样便宜。”
不过冷学军并没有通过言语透露出来,他实在不想打击赵鑫的积极性。
“赵鑫此人人品不错,对付其他人不错。”陈名龙一脸笑容,眼睛差点眯了起来,“这是一个好苗子,值得培养。”
“说得有理。”冷学军点点头,拍了拍赵鑫的肩膀,“赵鑫,你不错,有担当精神,现在我就任命你为伍长,你到你二爹那里找一把宝刀。”
赵鑫不禁大喜,没有料到自己刚刚刚从军,就直接被任命为伍长,情不自禁哈哈大笑。
他当即向冷学军行了一个军礼,兴奋地说道:“谢谢谢谢冷差爷。”
他兴高采烈回家,料想父亲一定非常高兴,毕竟大大小小已经是一个官了。
然而恰恰相反的是,他刚刚进入家里,就被他老爹赵常一阵臭骂。
赵常差点一口鲜血吐了出来,怒气冲冲骂道:“大郎,你手中的宝刀给了表哥不说,还竟然从军当成粗鄙武夫。你让为父失望了。”
说到这里,赵常拿起一根木棍,就要向赵鑫打去。
赵鑫娘亲罗氏卡普拉尼,急忙把赵常木棍拿下,急忙向赵鑫不停使眼色,示意他赶快出去。
赵常根本瞧不起脸上刻字的粗鄙武夫,他一直想让赵鑫考上举人进士。
本来赵鑫确实有希望他走上举人的路子,他自从聪明伶俐,确实有读书的天赋。
他读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而且还能够举一反三。
赵常在赵鑫身上投入不少,还把他送到官学读书,希望他长大成为举人进士。
刚刚开始赵鑫还是学习非常努力,经常被老师当众表扬。
没有料到,到了十岁之后,赵鑫竟然越来越对兵器感兴趣,对于读书越来越疏远。
赵常恨铁不成钢,拿起棒子就打赵鑫。
刚刚开始被迫下跪认错,到了后来就是打骂也没有多大作用了。
甚至有一次,赵鑫被打了一顿之后,干脆不回家了。
急得赵常与娘子罗氏到处寻找,整个嘉定城里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赵鑫的影子。
他平时没有事情,就喜欢来到二爹作坊,这里有他最喜欢的各种兵器及锄头等铁器。
赵常夫妻两人怀着最后希望,来到二哥艺鑫五金作坊赵飞扬这里。
可是整个作坊角落找遍了,也没有看到赵鑫。
夫妻两人怎么也想不通,赵鑫跑到哪里去了呢?
俗话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奇怪,竟然整整一天没有找到,竟然什么也没有找到。
无尘药铺,是一座普通的药铺。
他以上茅房为理由,躲过他父母的检查。
父母离开之后,他帮助其它伙计抓药,竟然没有差错。
一个三缕长须,面如冠玉的,外观大约三旬男子,等到最后一个病人离开,收拾病历。
他并没有打量赵鑫,而是淡淡问道:“刚才过去是汝的父母?”
说到也奇怪,赵鑫在父母面前桀骜不驯,但是在此人面前却恭恭敬敬。
“禀告徐郎中,他们正是。”他拱手一礼回答,犹豫一下,尴尬之极地回答。
这个郎中瞪了他一眼,冷冷地问道:“汝父母如此担心,你为何不露面?”
“不知为什么,小子觉得既然是男儿,理应纵横沙场,驱逐胡人,建功立业。”赵鑫停止手里活计,低头有些不好意思说道。
徐郎中摇摇头,叹息不已:“看到你抓药的样子,就知道你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如此聪慧,为何不用在读书上面?”
“读书,读书,胡人已经打进成都府路了,读书还有什么用处。”赵鑫倔强昂起小脑袋,与徐郎中对视。
一个十岁出头的少年说出听到此话,徐郎中顿时乐了。
他脸上露出戏谑笑容:“大宋以文治国,你不怕没有前途吗?”
“如果不生在成都府路,读书当然有用处。可是我生在成都府路,不知胡人什么时候杀到老家来。”赵鑫一脸倔强,抬头看着徐郎中,并没有丝毫退缩。
这个姓徐的郎中听了此言,情不自禁打量他几眼。
只见他虽然只有十岁出头,但是由于长项喜欢习武的缘故,身体却很精壮。
他摇摇头,叹息说道:“仅仅一腔热血是不行的,小子可是想过,沙场生死难料。”
“既然要纵横沙场,当然希望马革裹尸而还。”赵鑫一脸坚定,小脸抬头说道。
徐郎中听了,望见赵鑫离开的大街方向。
他转头摇摇头叹息说道:“少年,你想过没有,如果你万一发生意外,可曾想到过父母悲痛欲绝?”
赵鑫陷入沉思之中,郎中一边喝茶,一边观察他。
“徐郎中,小子还有一个弟弟,他比我更喜欢读书,而且老师也喜欢他,自家们兄弟一文一武,岂不是更好?”他忽然眼睛一亮,毅然说道。
徐郎中继续摇摇头,嘴角勾勒戏谑一笑:“这个还是不够,汝没有武艺,沙场上如何能够生存下来?”
赵鑫脸上再也失去了坚毅与沉着,这个一个关键的问题。
他以前也有老师,可是那么老师是文人,但是上战场没有武艺确实不行,只有被敌人宰杀的一份。
怎么办?难道自己认输,向父母承认错误,回去继续读书。
可是天天面对之乎者也的老师,赵鑫实在提不起兴趣。
空洞、说教、单调、重复、啰嗦,这是赵鑫对于那个老夫子的看法,听他传授,赵鑫整天昏昏欲睡。
怎么办?赵鑫不由得打量眼前这个郎中,就是他提出这个致命的问题。
难道,他有解决的法子?
发现这个郎中一边喝茶,一边打量自己。
赵鑫忽然灵光一闪,他来到郎中面前,重重的跪下,坚决不起来。
“汝这是做什么?”徐郎中忽然惊呆了,有些手脚无措地站起,沉声问道。
赵鑫重重地磕首三下,倔强抬头说道:“请师父收下小子。”
赵鑫陷入往事的回忆之中,但是现在他得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
他学习的是剑法,所以一直希望有一把宝剑,可惜二爹给他的是一把宝刀,并不适合他使用。
今天他对着赵常说道:“爹爹,我本来就喜欢宝剑,不喜欢宝刀,所以就送给表哥了。”
这个宝刀是赵常求着二哥赵飞扬打造的,虽然他非常痛恨赵鑫弃文习武,但是赵鑫已经决定走自己的路,还是不得不支持。
赵常此时举起手掌,想给赵鑫一个耳光,可是上次想到他竟然整整一夜没有回家,只得把手放下。
对于自己脾气非常倔强的长子,他一直非常失望,但是又是自己的第一个儿子,曾经寄予多大的希望。
望着他脸上倔强的神情及坚毅,赵常嘴巴咬了几下,忽然想起说道:“阳儿,虽然说你英勇,可是战场上刀枪无眼,你不怕发生意外。”
赵鑫乃是重阳节出生,小名重阳,故赵常称为阳儿。
“爹爹,这个我当然知道,可是今天胡人使用砒霜断肠草,将士中毒太深,如果嘉定城破,胡人必然屠城,后果爹爹想过没有?”赵鑫一脸的坚定,昂首挺胸说道。
赵常眼睛忽然红了,叹了口气说道:“阳儿,虽然爹爹经常打骂你,但是爹爹也是为了你好。你真的要上战场,爹爹心里一直替你担心呀。”
说完这里,他情不自禁抹着眼泪,他的夫人罗氏也一旁抹眼泪,强制捂住嘴巴。
原来她早已哭泣出来,只是没有发出声音。
赵鑫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向赵常磕首三下,就要离开。
赵常忽然一把拉住他,重阳不明所以。
“阳儿,既没有刀剑,也没有护甲,如何能够上战场?”赵常双眼恨恨瞪着他,厉声训斥。
此时,他的兄弟赵泽华过来,眼睛红红递过一个物事,赵鑫不明所以。
赵泽华只有十四岁,个子比哥哥还高一寸,不过没有他精壮,显得很瘦弱。
两人都继承父母优点,皮肤白皙,眉清目秀。
赵泽华急忙把物事展开,赵鑫一看,嘴巴张得大大的,差点合不拢来。
原来半身铠甲,赵鑫退兵几步。
他双手乱晃,急忙说道:“二郎,这是二爹送给你用来作为防身。大哥怎么舍得用你的。”
“哥哥,你错了。”赵泽华把半身铠甲向着赵鑫手里塞去,断然说道,“家里只有你我兄弟二人,官府不可能让弟弟从军。这个就送给哥哥作为防身之用。”
“二郎,现在胡人兵临城下,随时可能攻进,你必须防身。”赵鑫非常感动,看了瘦弱的兄弟,但是双手一推。
赵泽华也不管哥哥的推辞,与赵常一起互相看了一眼,两人一起用力,把铠甲给赵鑫穿上。
这是半身的连环锁子甲,穿上之后赵鑫果然人看到精神大振。
可惜了,只有上半身有铠甲,腰部以下却没有。
赵常把家里的所有卤肉全部用盆子装好,还拿着一锭银子,对着赵鑫说道:“走。”
“谢谢爹爹。”赵鑫以为爹爹同意送他上战场,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
出来之后才发现方向不对,对着赵常说道:“爹爹,不是去军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