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拯救孤儿
宋魂2025-11-03 11:024,791

辛志才把刘昂表情收到眼里,哪里不知他在心灾乐祸。

他心电微转之间,看见赵平眼睛一亮,忘记了眼前这个财神了。

“汝的慈幼局在哪里,带吾等去看看。你的大名小县忘记了,你贵姓?”辛志才看了此人,拱手一礼,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

裘助不禁大喜,立即上前行了一个团礼一礼:“县尊,各位大人,小郎君,小吏裘助,乃是慈幼局院长,小吏给各位带路。”

“平儿,你有一个慈悲的心,不妨看看慈幼局。”辛志才一张俊脸变得通红,尴尬之极说道。

赵平嘴角勾勒一抹微笑:“叔父,平儿正有此意。”

听到赵平此话,辛志才与救助两人松了口气,刘昂脸色又变得难看起来。

“小郎君,赵家庄准备哪些物事去慈幼局呢?”种华上前一礼,恭恭敬敬地问道。

既然要去,就不能空手而去,必须考虑周全。

自己必须做好准备,否则就不是给辛志才的面子,让他无法下台。

对于慈幼局,赵平虽然没有见过,可是经过王国尔的家里事件之后,他多多少少有了经验。

只不过慈幼局的事情更加复杂,但是原理大体类似。

洗星带着工匠去静远酒楼就餐之后,同时必须带些食物来。

李涵铅、李涵锡购买烧饼,还有衣物,得寻找成衣铺。

慈幼局贫穷,这些孤儿可能生病没有钱治疗,正好有游浪这个郎中。

根据自己在赵家庄以前遇到穷困人家的经验,料想他们应该没有多少衣服穿。

赵平自己带着李涵铁、游浪等跟随着辛志才、袁学正、钱绍、舅舅、刘昂等去慈幼局。

娘亲一听,也让翠竹、洗灵珠、姜莺、李涵梅推着孝母车在跟随。

舅母一听,也紧紧跟在娘亲后面。

不知为何,她竟然默认妙儿跟随她,她不是一直坚决反对吗?

随着慈幼局越来越近,妙儿忽然抽泣了,而且抽泣越来越厉害。

娘亲等人莫名其妙,纷纷用奇怪的目光望着她。

妙儿对着娘亲万福一礼,忍不住向着娘亲哭泣说道:“主母,慈幼局就是奴家小时的家。”

听到此话,舅舅及舅母等人嘴巴张得大大的,差点合不拢来。

众人怎么也没有料到,妙儿原来是一个自幼被失去父母的孤儿。

她的话让翠竹不禁眼睛红了,偷偷打量赵平与妙儿。

觉得自己虽然没有父母,可是也有一个家,还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妙儿大家,你是?”裘助一听,上前打量她,不禁问道。

妙儿向前裘助盈盈一礼,口里温柔说道:“禀报院长,奴家就是十三娘。”

她的话引起裘助震惊,不禁说道:“原来就是妙儿大家托人资助慈幼局呀。原来我只是怀疑,没有想到果然是你本人,果然女大十八变,变得老夫都认不出来了。”

辛志才等人不由得深深看了妙儿及裘助一眼,没有想到这里还有如此曲折故事。

但是他们只能同情妙儿,没有料到她竟然还有一个如此慈悲的心。

“妙儿大家,汝也有一个菩萨之心,”辛志才瞪了一眼刘昂,尴尬不已叹气说道:“原来也不容易呀!”

官府现在也穷呀,竟然让青楼女子周济慈幼局。

辛志才表面上是称赞妙儿,其实是在批评刘昂,比起妙儿甚至不如。

刘昂听到这里,一张老脸变成猪肝色,一口老血差点吐了出来,恨不得找一个地缝让自己钻进去。

刘昂难受,舅母的表情也难看起来。

她原来认为妙儿只是在青楼有一定名气,人们也只知道她是青楼女子。

可是现在不一样,连当今知县都知道她生活不容易,而且还有一个菩萨之心。

出身慈幼局,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进入青楼。

妙儿眼里不由得红红的,她不由得回忆她的过去。

妙儿十岁那年,老鸨来到慈幼局寻找良材美质。

一下相中了她,问她愿不愿意当伶人?

当时妙儿不明白伶人的意思,眼巴巴望着裘助。

一直把十三娘当成女儿的裘助,要求老鸨十三娘只能做清倌人。

如果她找到意中人,可以让她自己赎身,不得阻拦。

老鸨一一答应了,裘助让她跟着老鸨依依不舍离开慈幼局。

妙儿一路哭泣离开慈幼局,老鸨不停安慰她。

裘助也不怕老鸨反悔,因为老鸨以后还要来找他的。

妙儿后来才明白裘助要求的意义,就是她自己卖身才能学艺。

老鸨从来没有强迫她接客,一直保持清倌人的身份,直到遇到赵平的舅舅的李月秋。

妙儿自然对裘助成分感激,力所能及帮助自己那些在慈幼局妹妹弟弟。

赵平本来对她接近舅舅还有所怀疑,听到今天才终于理解。

她那个极度不安全脆弱的心灵,必须寻找如舅舅这个依靠。

舅母叹息一声,反复打量舅舅与妙儿。

让两人不由得发毛,不知道她又要做什么。

她心情一软,对着妙儿说道:“妹妹,你挑选一个吉祥的日子,过门吧。”

妙儿惊呆了,舅母不但叫她妹妹,还让进门。

幸福来得太忽然,一愣之后热泪盈眶向舅母跪着行礼。

舅舅裂开嘴巴一乐,却被舅母狠狠瞪了一眼,舅舅只好不好意思离开了。

舅母这样做,自然也有她才考虑。

舅舅地位要变了,有可能就是同进士。

经过官府推荐,舅舅又有《长短句三百首》的文名,同进士这个已经十拿九稳的事情。

别人成为同进士未必能够做客,但是舅舅不一样。

名满天下的赵家庄大力支持,舅舅的官职也可能有着落。

舅母不得不面对,而且必须她掌握主动!

她必须在众人面前显示她的大妇风度,必须做啥给辛志才、袁学正、钱绍、裘助等人看。

果然,一直把妙儿当成女儿的裘助上前给妙儿祝贺,并不停称赞舅母大度。

赵平发现舅母虽然答应过门,但是笑容还是勉强。

她骑虎难下,但又不得不答应。

好事还在后面,辛志才、袁学正、钱绍等也纷纷向裘助、妙儿、舅舅上前祝贺,称赞舅母大度,纷纷送礼。

舅母脸上才由阴转晴,笑容终于自然了,能在县念得到嘉奖可不容易啊!

辛志才与裘助相视一笑,这个可是他们的政绩呀,也让慈幼局了孩子看到他们未来的出路。

大约半炷香时间,终于来到慈幼局。

慈幼局比较贫穷,在县城南大街山脚下面。

这里土地相对贫瘠一些,土地价格自然要便宜一些。

说是一个慈幼局,其实全部是一片茅草屋子,大约有十亩地的样子。

赵平感觉这里不像一个慈幼局,倒是像一个难民屋。

虽然还没有到达慈幼局,但是里面不断传过来儿童呻吟声音及喊饿的声音。

娘亲、舅母妙儿听到这里,不禁偷偷拭泪。

住处如此之差,口里听到孩子们的悲惨的声音。

大门是已经快要烂掉普通木门,围栏是荆棘,鸡在地里寻食。

狗骨瘦如柴懒洋洋躺在地上,见到裘助进来,有气无力叫了几声。

对于辛志才等这些它也没有力气理会,依旧躺在地上。

赵平跟随辛志才进去,只见几个大婶忙碌不停。

她们一会儿哄这个孩子,一会儿又洗衣服,一会儿又扫地。

院子里面人数不少,大约有百个,年齿二至十二岁之间大部分都是女孩。

她们衣衫褴褛甚至是肮脏纸衣,骨瘦如柴面黄肌瘦,面容也难看,有的面带病色。

他们有气无力地坐在石凳上面,眼神一片茫然甚至空洞。

几个年纪七八年,在带着年纪相对较小的小孩。

赵平、翠竹、李涵梅、姜莺进来了,让他们更加难受。

这些与他们差不多同龄人,竟然穿着绫罗绸缎!

还长得男俊女美,个个难过得纷纷低头。

果然穷人孩子早当家,他们中的大的有的已经跟着大婶干活。

有的在带比自己小的玩,有的则背那种只有两三岁的小的走路。

有的把则非常饿的抱在怀里不停安慰或者喂水,有的则把生病哭泣伸吟的抱在怀里安慰。

赵平的娘亲、舅母妙儿等人,一边哭泣,一边一路走去,给孩子每人一个烧饼,口里说着安慰的话。

赵平忍不住叹息一声,慈幼局就在县城旁边,没有想到如此之艰苦,孤儿如此之多。

如果今天不是亲自来,也不知道昌元县还有如此穷如此多孤儿的地方。

舅舅、陆伟、杨涛、张昌他们也有些热泪盈眶,跟着发着烧饼。

他们虽然说着安慰的话语,但是文皱皱。

这些小孩一边有黑乎乎的小手直接烧饼喂进嘴巴,一边用疑惑的目光打量舅舅他们。

“这些小孩不识字,舅舅你们说话,他们可能不太明白,通俗一些。”赵平嘴角勾勒一抹微笑。

舅舅等人老脸顿时变成猪肝色,马上改变语言习惯。

看到这些孩子手也清洗,直接把烧饼送进嘴里,这样肯定不行。

赵平与翠竹等人吓唬他们,让他们必须养成他们爱卫生的习惯:“手洗必须干净才能吃,否则烧饼收回。”

那些孩子听到此话,只好乖乖在木通里面洗手。

看着生病的孩子,游浪已经带着药箱立即看病,赵地机灵在后面给他当助手。

“谢谢县尊,谢谢各位大人,谢谢小郎君。”裘助一边看着,一边热泪盈眶,忍不住不停抹泪。

这些无爹无娘孤苦幼儿,多少年了,从来没有一个知县、县丞等县级官员带人来看望。

但是此话他不能说出来,只能留存心里。

辛志才不着痕迹看了刘昂一眼:“裘院长,这是官府失职,小县心里有愧。”

刘昂听到这里,心里难受死了,恨不得找一个地缝让自己钻进去。

裘助犹豫再三,指着十几间茅草屋子里面说道:“禀告县尊、各位大人,小郎君,里面还有一百多个,由于他们没有衣服,只好呆在里面。”

辛志才、袁学正、钱绍听到这里,嘴巴张得大大的,差点合不拢来,几乎能够塞进一个鸭蛋。

“老夫想到一个问题。”袁涛醒神过来,突然起一个问题,“裘院长,他们一直躲在里面,难道终身不可能见阳光吗?”

“袁学正,这个得想有办法了。衣物只有轮流穿。”裘助苦笑一下,无奈地说道。

辛志才、刘昂等人,听到此话,惊奇得像半截木头般愣愣地戳在那儿。

仔细一想,也只有这个法子可行。

他们已经把慈幼局想得辛苦了,万万没有料到,比想像的更加艰苦。

娘亲、舅母、翠竹等人她们自然去女童房间进去发放烧饼,赵平他们则进入男童房间发放烧饼。

赵平进去一年,果然原来赵家庄那些困难户条件更加差。

窗子的木棂几乎被屋子外面的茅草遮住,光线几乎难以进来。

就是赵平自己,也是过了良久眼睛才适应过来。

只见地面有些潮湿,这个屋子大约很大。

里面密密麻麻摆放了八张床,每张床有四个孩子,依然是大的带小的。

他们骨瘦如柴目光呆滞,丝毫没有灵气。

但是对赵平、游浪、李涵铅等他们进来,淡淡地打量他们一眼之后,回到原来的懒洋洋样子。

他们不能出去,又没有多少吃的,只好无精打采躺在床上。

但是现在他们来精神,眼睛突然闪亮了。

他们不停抽动鼻子,口水流出,喉咙不停抖动。

他们瞪大了眼睛,望着赵平手里的烧饼。

一个小男孩也不管赵平是否给他,直接从赵平手里抢了过去,就向嘴里送去。

赵龙就要斥责他们,赵平摇摇头,制止赵龙。

教育当然要教育,但是不是现在。

发完烧饼之后出来,赵平把屋子情况给辛志才禀报。

辛志才同意拔一百贯给慈幼局,还与袁学正、钱绍主动捐献一个月俸禄。

只是这些都是杯水车薪,他们的这些钱勉强能够主慈幼局运行一个月。

“平儿,你能否想一个周全的法子?”辛志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苦笑不已望着赵平。

现在大宋为了对抗胡人,通过转运使把衙门大部分的钱用于打仗了。

赵平虽然每月上缴千贯铜钱,只是改善了四川的财政而已,放在大宋这个大池子起不了多少浪花。

赵平当然知道辛志才拉自己来,就是让自己来解决的问题的。

“叔翁,平儿也知道大宋与胡人打仗让大宋的经济确实困难。”于是赵平对头辛志才说道,“赵家庄先出五百贯铜钱及五百贯提货卡,承诺派人把茅草屋全部推倒重新修建。”

“善,大善。”辛志才纷纷称赞,忍不住竖起大姆指。

就是想看笑话的刘昂,也忍不住称赞不已。

赵平要做的不仅仅如此,他下面的话更惊人:

“同时在赵家庄也设立一个慈幼局分局,目前暂且把这两百多个童男童女送到赵家庄分局。”

“赵家庄保证他们吃饱穿暖,同时能够上学堂读书。叔翁,不知妥否?”

辛志才等人听到这里,瞬间傻眼,石化一般站在那里,张大了嘴巴久久合不拢来。

“平儿,你这里让他们一步登天。叔翁代表昌元县感谢你。”感动之余,辛志才竟然对着赵平拱手一礼。

赵平哪里敢接受辛志才的大礼:“叔翁过奖,他们与我的年齿相差不大,就相当于平儿多了几百个玩伴而已。”

裘助已经躬身向赵平行了一个大礼,热泪盈眶说道:“谢谢小郎君。谢谢小郎君。你可是慈幼局的福星呀。”

辛志才也点点头说道:“本官同意,就这样在赵家庄也建立一个慈幼局分局。不过经费目前赵家庄暂时垫支,衙门有钱之后拔付。”

正在说话之间,李涵铅、李涵锡带着成衣铺上门给儿童制作衣服。

他们原来无精打采,一个又一个病殃殃的样子,现在突然高兴得又跳又叫。

他们不但吃饱,新衣穿,听说还要到赵家庄生活读书。

可以说,他们做梦也没有料到会有这一天。

此时,妙儿犹豫再三,终于在舅舅及舅母一阵耳语。

舅舅摇摇头,然后又看了赵平,点点头又摇摇头。

舅母则吐了口水在地上,捂住了嘴巴。

用手扇了扇鼻子,好像很嫌弃的样子。

妙儿犹豫了几下,最后还是向娘亲走来。

娘亲看了妙儿与舅舅舅母,不知要发生什么事情?

继续阅读:第八十三章 积善积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纵横宋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