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新学威力
宋魂2025-11-03 11:034,879

赵平等人一听,顿时乐了。

翠竹等人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后翻,兰儿更是不停揉了揉自己的小肚子。

王狗儿一家不但父母长辈姓名与动物有关,就是他们这一代也是与动物相关,一个是牛儿,一个是鱼儿。

“小师弟,你家有牛儿,鱼儿,不会还有猫儿、马儿、驴儿、鼠儿?”兰儿终于忍住哈哈大笑,眉开眼笑拍手问道。

王狗儿哭丧着脸,挠了挠头,不好意思说道:“二师姐,你果然说对了,我下面的弟妹就是取的这些小名。”

赵平仔细一想,其实这个也非常正常,毕竟这个时代医学落后,希望取一个贱名,能够顺利长大。

回到赵家庄之后,娘亲见到赵平带着这么多小孩过来,顿时乐得合不拢嘴,也每人打赏一个五钱的银角子。

王启虎四人相貌本来不赖,换上新装之后,人也显得更加精神。

虽然每人有两套新装,但是他们的旧衣,却依然用一个包袱小心翼翼地保管着。

与赵杰家人不同,他们一家人实在穷怕了。

让他们激动的还在后面,看着赵平娘亲及赵平给自己的下代每人打赏一个银角子,看着儿女还拜赵平为师。

“谢谢叔母,谢谢师父。你们的好意,只有做牛做马报答。”四人顿时热泪盈眶,一起跪在叩首说道:

娘亲淡淡一笑,从容受礼。

她看了王狗儿继母王向氏一眼之后说道:“王家大嫂,听说你已经怀孕了,可有此事?”

王向氏看了王狗儿一眼,又看了自己的小腹,脸色有些苍白。

“主母,郎中已经确定了,不过已经有了三个月了,不碍事的。”她眼里带着哀求目光,小心翼翼回答说道。

她知道赵家庄收入不错,害怕赵家庄不让她做活。

赵平明白她的意思,得给她安排一项让孕妇力所能及的生计。

赵平抬头望着娘亲说道:“娘亲,现在赵家庄的摊子越来越大,需要的人手越来越多。而为赵家庄做事的工匠家里没有父母长辈带着,小孩容易出事。况且,以后这些作坊,更需要识字的人来做事。”

“平儿,为娘不明白你的意思?”娘亲淡淡一笑,摇摇头问道。

赵平嘴角勾勒一抹微笑:“娘亲,赵家庄可以办两个学堂。”

“两个学堂?”娘亲嘴巴张得大大的,差点合不拢来,几乎能够塞进一个鸭蛋,“赵家庄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学堂。”

“当然可以的。赵家庄一个是小学学堂,一个幼儿学堂。”赵平打量王向氏一眼,充满肯定的语气说道。

娘亲更加茫然:“什么是小学学堂,什么又是幼儿学堂?”

“小学学堂,就是传授识字、格物、医术、算术,年龄五岁至十四岁;幼儿学堂,重点是照顾幼儿,学学儿歌,认识简单的字画也可以的。娘亲,你觉得如何?”赵平一边摇晃娘亲的手臂,一边回答。

娘亲慈爱看了赵平一眼,又看了看王向氏一眼,哪里不明白他的用意。

他只是略一思考,就点点头说道:“可以办学堂,可是没有先生呀。”

赵平看了翠竹及赵一郎赵二郎他们一眼,又看看赵杰,目光停留在王向氏,随后收回目光。

“娘亲,至于先生我及翠竹可以当。自家们这里主要是办小学学堂,要求不高。还可以从难民那些当中识字的招聘,也不一定需要通过发解试的举人,只要如伯父这样的人才已经可以了。”

赵平把早已思考想法说出来,暂时消除娘亲心中的考量。

“小学学堂暂且如此,可是幼儿学堂又是怎么回事?”娘亲皱眉问道。

“至于幼儿学堂就更加简单了,王家的大嫂也就可以了。幼儿学堂主要是把这些幼儿带好,唱一点童谣之类。”

“正好王家大嫂怀孕,不能做重活,但是照顾五岁以下的幼儿还是没有问题的。”赵平嘴角勾勒一抹微笑。

王向氏听到这里,惊喜交加望着娘亲。

可是娘亲才是赵家庄的族长,她才是关键。

娘亲一时没有回答,陷入思考之中:“俸禄如何?”

“至于俸禄,小学学堂六贯,幼儿学堂三贯。娘亲,你觉得呢?”赵平又摇了摇娘亲的手臂。

赵平能够写出诗词赋,显然已经能够胜任。

关键的是,赵平是神仙弟子。

能够写出美妙文章,能够制器,当先生是没有问题。

但是翠竹呢?为娘亲有些为难。

在娘亲看来,赵家庄的学堂既然要办,就要办好,决不能让赵家庄学堂败坏名声。

于是娘亲给了赵杰一个眼色,赵杰点点头。

娘亲微微一笑,打量翠竹一眼,问翠竹道:“翠竹,给我说实话,你能认识多少字,算术如何?”

“字大约能够认识两千字,算术已经能够进行加减乘除。”翠竹沉思一会儿,掰着手指说道。

娘亲听到这里,被雷得外焦里嫩,头冒青烟,不由得捂住自己小吗,颠声道:“这是真的?”

娘亲眼睛瞪得老大仿佛能够从眼眶里面掉出,不敢相信自己眼睛。

她翠竹跟着赵平识字,还没有半年时间,竟然就能够识字两千。

赵杰咳嗽一声,站了起来,拿出随身携带的《论语》,给了翠竹。

翠竹打开《论语》,从《学而篇》、《为政篇》、《八侑篇》、《里仁篇》,一边喝水一边用清脆的语音抑扬顿挫地读了出来。

赵杰随机抽了这四个篇幅其中的文字,翠竹也简明扼要说出文字的内容及意思。

“禀告管家,这个奴婢还没有学过。”赵杰问了《公冶长篇》,翠竹躬身一礼,不好意思说道。

赵平知道,这个《公冶长篇》已经大约是一千两百字,显然已经超出翠竹的能力。

赵杰点点头,用今天王启虎四人购买布匹价格及总额来考核翠竹。

赵杰的话刚刚落下,翠竹就立即给出答案。

娘亲也点点头,看来她的平儿不但不错,教授出来的弟子也不错。

赵杰脸色有些挂不住,随即问道:“翠竹,老夫有一题。今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鸡)兔各几何?”

这个已经超出加减乘除的范围了,在古代已经算得上比较难的问题了。

娘亲看着翠竹回答不错,一边点点头,一边不禁微微一笑。

但是听到赵杰此话,娘亲笑容嘎然而止。

显然,她也知道此题难度很大。

她并没有制止赵杰,嘴角勾勒一抹微笑,继续打量翠竹,想看看翠竹水平如何。

翠竹思考一会儿,学着赵平样子。

她手里拿着木炭,在一张纸上用娘亲及赵杰怎么也看不明白的符号。

赵杰眼球瞪得如牛眼,差点从眼眶里面掉出。

“翠竹,你这个是双刀还是弹弓?”他忍不住问道。

说完之后,赵杰觉得不妥,毕竟翠竹在一心一意计算,只好戛然而止。

虽然如此,他心里仿佛有几只小猫在不停挠痒,这是什么玩意儿?

仅仅不到百息的时间,翠竹就给出答案:“禀告管家,鸡有二十三只,兔子一十二只。”

娘亲惊呆了,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管家,她的答案如何?”她过了好一会儿,才掐了掐自己手掌,急切想知道结果。

赵杰脸色有些难堪,差点变成了猪肝色,只好点点头:“主母,翠竹的答案是对的。”

“奴家还以为答案是错的,没有料到是对的,”翠竹喜上眉梢,不过聪明她的马上转移目标,来到赵平面前万福一礼,“谢谢小郎君的传授。”

娘亲脸上露出慈爱温婉的笑容,目光对赵平充满了满意之极。

但是赵杰的脸更加挂不住了,然后思考一会儿,问道:“翠竹,老夫这是还有一题。今有鸡翁一,值钱伍;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

赵平一看,脸上露出讥讽的笑容。

这个已经是三元一次方程,而且还是不定式那种。

它的难度非常大,是中国古代最难的算术题之一。

翠竹才刚刚接触二元一次方程,翠竹思考一会儿。

她摇摇头,叹了口气,果然放弃了,脸上露出沮丧的样子:“小郎君,奴家给你丢脸了。”

“翠竹,这是最难的算术,你以后会做出来的。”看到她沮丧的样子,赵平急忙安慰。

翠竹听到这里,对着赵平嫣然一笑,仿佛春花怒放。

即使管家再瞧不起她也没有什么,只要赵平简简单单一句话,就能够让她心花怒放。

她没有其它要求,只要求赵平对她就行了。

赵杰松了口气,脸色终于恢复成正常,随后考核了其它人。

六岁兰儿能够认识《论语.学而篇》,还有唐诗宋词十多首及一十以内的加减。

而他的孙子十二岁赵一郎则能够读出《论语》前面的《学而篇》及《为政篇》,唐诗也能够背出三十首。

十岁赵二郎、十二岁王狗儿则介于翠竹与兰儿之间,八岁赵一娘、六岁二娘也能够分别背出唐诗十至二十首。

这些已经让娘亲赵杰等人目怔口呆,但是让他们傻眼还在后面。

年齿最小仅仅三岁的夏小娘子,没有料到也能够背出李白《静夜思》等五首唐诗。

娘亲及赵杰两人瞬间傻眼,石化一般站在那里,张大了嘴巴久久合不拢来。

终于恢复过来的赵杰也不禁不断地抚摸胡须,笑眯眯地看着四个儿孙,心中充满难言的自豪之情。

王启虎、王向氏不禁心花怒放,没有想到自己儿子才到赵家庄仅仅一月,就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就是王家庄学堂也没有这种成效吧。

众人没有想到赵平仅仅三个月左右时间,就达到这个效果。

“翠竹其实已经能够认识两千多字了,算术更是不凡,敢问小郎君是如何做到的?”赵杰沉思一会儿,心里仿佛有几只小猫在不停挠痒,实在忍不住不禁问道。

赵平嘴角勾勒戏谑一笑,淡淡说道:“这个神仙传授的全新的拼音及算术知识的法子。”

“神仙传授的法子?”赵杰听得似懂非懂,眯眼问道。

“当然,这个乃是神仙传授,法不外传。”赵平嘴角勾勒戏谑一笑,“不过他们不是外人,当然可以传授。”

“谢谢小郎君,做了一件感天动地之事。”他实在无法忍受心里好奇,指着天方文字,向赵平不解问道:“小郎君,老奴不明白,为何用双刀切割之后再用弹弓击打击,这样才能计算得更加快吗?”

赵平强制忍住心中笑意,这个管家也太会想像了。

赵平嘴角勾勒一抹微笑,指着XY说道:“这个不是双刀和弹弓,而是XY,它们是两个未知数,自家们在计算之中把未知数带入计算,就能够得出结果。”

赵平接着详细介绍,如何利用未知数XY进行计算。

不但赵杰家人专心致志听讲,就是娘亲也一心一意听赵平讲解。

看到他们还是不明白的样子,赵平又举例讲解如何进行计算。

听了半天,娘亲及赵杰也能够动用XY进行简易计算。

娘亲一页又一页仔细翻阅有拼音《长短句三百首》,一边轻轻踩低吟诵,一边要李涵梅、姜莺两个弹奏伴奏。

赵天捧着阿拉伯数字《算术》,完全进入书里的世界,想吸收其中的营养,为继承管家这个父业作好准备。

赵云在侄儿的指导之下,认真用拼音读《弟子规》。

赵杰目瞪口呆地一边翻阅《唐诗三百首》,望着指着上面的天方文字,他仿佛变成一个睁眼瞎。

“小郎君,这是什么?”他实在无法忍住,好奇向赵平求教。

赵平看了看,说道:“这个就是拼音,我用这个对所有的字与进行标注。管家,你觉得用切音认识困难不?”

赵杰想了想,点点头,叹息说道:“确实,用切音必须用已知熟悉的字来切新字,很不容易切准。那你这个拼音是怎么回事?”

“管家,请问你觉得切音识字如何?”赵平没有回答,反而问道。

赵杰脸上顿时露出苦涩之意,摇摇头,重重地叹了口气:“老夫觉得切音乃是拦路虎,偏偏无法绕过,到了现在,老夫也不过认识三千字而已。”

“管家说得对。”赵平嘴角勾勒一抹微笑,深有同感,“自古认字困难就是切音,它太复杂它困难了,很多人不能识字,就是不知如何切音,极大影响了学生读书识字的能力。”

“小郎君,翠竹识字如此之快,请问是如何做到的?”赵杰心里仿佛有几只小猫在不停挠痒,实在难受到了极点。

赵平脸上露出淡淡笑容:“非常简单,因为翠竹不是通过切音识字,而是拼音识字。”

“什么,翠竹没有用切音,而是用拼音识字的?”赵杰手里的算术砰砰一声掉在地上,仿佛五雷轰顶一样。

赵平淡淡一笑,从容不迫地回答:“对,就是拼音,不是切音。”

“敢问小郎君,什么是拼音?”赵杰顿时来了兴趣,对着赵平恭恭敬敬一礼。

赵平嘴角勾勒一抹嘲笑,指着拼音说道:“这里有六十三个拼音,其中声母二十三,韵母二十四个,整体认读十六个。只要学生掌握了六十三个拼音,其它任何字都可以用这些拼音巧妙组合起来标注并且轻易拼读出来。可以这样说,用这个方法识字,速度至少提高十倍以上。”

娘亲也一边在翠竹指导之下学习拼音,拼着拼着,忽然问道:“平儿,为娘也觉得你这些拼音对于读书速度肯定速度快。可是为娘发现你的拼音有些标注不太精确,有些好像有走音的感觉,不知这是否是为娘的错觉?”

赵平点点头,心想自己是按照现代人拼音标注的,肯定会与古代的雅言存在一定的区别。

他眼睛一转,马上有了主意说道:“孩儿匆忙之间而就,肯定存在不会谬误,还敬请娘亲、叔翁及各位斧正。”

娘亲仔细打量《长短句三百首》的拼音,沉思良久然后摇摇头说道:“为娘也不是进士,发音难免存在疏漏之处。这个要完全标注清楚,即使你舅舅也不行;而你的老师袁学正如果用一辈子的精力,只能说勉强合适。”

赵杰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

说到这里,娘亲忽然停顿下来,看了众人一眼。

她突然叹了口气,然后又轻轻抚摸着《长短句三百首》之后继续说道:“即使如此,你的拼音肯定会受到天下士子的诘责甚至攻讦,也许身败名裂也不是不可能。”

继续阅读:第三十四章、 开创先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纵横宋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