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李翠花拉了拉王大海的手,“大海,你快看那个是谁?”
王大海只见过梁巧丽一面,对她并没有太深的印象,“谁啊?”
“我哥买的那个媳妇呀!”李翠花的语气恨恨的,甚至有点对王大海的埋怨,那个女人可是让他彩礼钱打了水漂的人,他居然认不出来?
“哦,是她?”王大海自己得了一个媳妇,对彩礼的去向自然漠不关心,“我看着不太像啊,我在你哥家见她的时候她不长那样啊,会不会是认错了?”
“绝对不可能认错!”李翠花斩钉截铁地说,“不信你让我哥过来认。”
“认她作甚?”王大海有些不解,“她既然跑出来了,就不可能再回去跟你哥过日子了,当初他俩结婚证都没扯,找警察都不管用。”
“你呀!真是榆木脑袋!”李翠花颇有一点恨铁不成钢,“你看她现在这个打扮,进的店,肯定是在深市找到了好工作,当初花了钱娶的她,她一声不吭地就跑掉了,我们李家受了多大的损失,我哥现在还没能娶上媳妇,只能跟寡妇凑合过日子,得让她赔偿!要么赔我哥一个媳妇,要么赔钱!”
王大海听李翠花讲得有道理,不住地点头,“你说得对,我怎么没想到呢,那么一大笔钱,起码得让她赔我们几个钱花花,这深市都说遍地都是金子,我们可一点都没有捞到。”
李翠花和王大海没什么文化,在深市只能靠出卖力气过活,可两个人明显不是什么吃苦耐劳的人物,不然也不至于是全村混得最差的几家之一。
“我现在就去写信让我哥他过来。”李翠花的脑筋唯独在这种时候转得格外快,“我们两个找她她未必认,可一日夫妻百日恩,让我哥来对付她,不听话就锤她。”
“对对对!让大舅哥来!”王大海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一向是李翠花拿主意,也正是因为如此,王家虽然一贫如洗,李翠花还和王大海过得下去。
两个人拿定了主意,便远远地跟在了梁巧丽的身后,打算摸清楚她的行踪住址,下次好来堵人要钱。
两个人今天都是难得休息,所以才有时间出来采买东西,一想到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可以来钱的路子,买东西肯定是顾不上的了,李翠花和王大海一路跟着梁巧丽,然后看着她走进了盛记私房菜,负责迎宾的礼仪小姐恭恭敬敬地过来跟她打招呼,帮她去放东西。
李翠花和王大海一直在底层打工,并不知道盛记私房菜是什么样的一个地方,但光看那富丽堂皇的装修,再看那年轻貌美的迎宾小姐,以及门口停着的一排排豪车,他俩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不是什么普通地方。
李翠花想起梁巧丽刚刚身上穿的那件衣服,光外套就要四十块钱,她下工的时候在商场橱窗里看到过的,就是现在最流行的惊虹牌,一件外套就是她和王大海两个一个月的工资,能穿得起这样的衣服,梁巧丽究竟有多有钱那还用得着说。
再加上她现在走进这么一个到处透露着富贵气息的地方,看刚刚迎宾小姐的态度,身份地位还不低,不管她是在里面工作,还是进去吃饭,王大海和李翠花都十分确定梁巧丽是有钱人。
两个人对视一眼,决定还要等梁巧丽出来,他们觉得还是要把梁巧丽住哪也摸清楚才能放心。
可惜梁巧丽下班是直接和盛初墨一起坐小轿车回去的,王大海和李翠花商量了一下,终究还是没舍得花钱打车去跟踪。
其实他俩这个举动算是歪打正着,反而做了一件称得上明智的事情。
因为在经历了上次温成的事后,陆廷屹和盛初墨又加强了身边的安保力量,对跟踪之事分外敏感,王大海和李翠花今天要是跟了上去,他们的全部算盘都要落空了。
于是王大海和李翠花便去邮局寄信给李大牛,李大牛当初跑了媳妇,唯一的妹子也已经嫁出去换了彩礼,他又不肯做上门女婿,断了李家香火,这样之下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娶新媳妇的办法。
好在他人如其名,很有一把子牛一样的力气,便搬去和村头的寡妇做了伴,寡妇的死鬼老公给她是留的有一些钱和几亩地的,后来寡妇又给他生了个儿子,日子在村子里还算过得下去,也就没有和妹妹妹夫一起到深市来。
这个时候省内寄信只用贴八分钱的邮票,但出省的邮票却要一毛二,王大海和李翠花都不免有些肉疼,但是一想到李大牛来了之后,能从梁巧丽手里抠出来的钱,两个人都觉得分外值得。
也不知道那个贱人是怎么交上的好运,现在摇身一变成有钱人了,工作在好地方,穿衣是好衣服,连出门都是好轿车,李翠花想到这里只觉得心中更恨了,当初梁巧丽在她哥家的时候她可是想打就打,想骂就骂,现在她却连一张寄信的邮票都要扣扣嗖嗖的。
为了不让梁巧丽这么一块眼看要到嘴的肥肉跑掉,王大海和李翠花第二天班也不上了,直接就上盛记私房菜去盯梢梁巧丽,一想到能从梁巧丽身上讹出来的钱,他们两个本身就没有上班的心思,他们那个班上着又累,工资又低,要不是实在找不到其他的工作,狗都不去干。
就这么盯了将近一个星期,王大海和李翠花手上的钱都花得差不多了,他们终于把李大牛盼了过来。
他们三个人都文化水平不高,只上过政府免费的扫盲班,当初寄回去的那封信因为舍不得花钱让别人写,所以内容非常简单,只有“哥,找到你媳妇了,她现在有钱,快来深市”几个字。
这信没头没脑的,但光是“媳妇”和“有钱”两个词已经足够让李大牛动心前往深市了。
他和寡妇本身没有太深的感情,不过是搭伙过个日子,现在有了更好的选择,自然是心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