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身如幻境
“好哇,你的意思是到巴黎的唐人街上去吃点什么。是吧。”
吴丽娜笑:“应该是这个意思吧,我想的话。“她有偶看看高飞鹏和孙悟空。
女记者说:“好吧,咱们就走,上唐人街。到巴黎去——”她说完就向停车场走去,将那辆红色的法拉利开了过来,“上车吧,我来开,路熟一些啊。”
大家一坐好,小车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在公路上飞奔起来……
这个女记者是巴黎人,那路况是了如指掌啊,她不到半个小时就将小车开进了巴黎十三区,这就是著名的巴黎唐人街。
“到了!”女记者将小车停到了一条街边的一个小型底下停车场里,在再走出来,说:“先看看吧,然后选一家你们的小中餐馆坐下来……”
“好的,到了这里,一切听你的安排。“孙悟空和高飞鹏几乎同时笑着说。
吴丽娜也笑:“这好像回国了哇。一切都是这样的熟悉啊。可是这又是在巴黎啊。”
“这就是艺术了,”女记者笑,“走进这个巴黎十三区啊,,人们就会以为到了中国:啊!你看看,在这里,街上的黄种人明显多于白种人,每家商店的标牌几乎都是汉字。”她用手指指那各种门牌上的汉字。又说,“可惜我认识不了多少。”
“一般只要认识了3000到4000个汉子就走遍中国了。”吴丽娜说。
“我可能只认识2000来个吧。”那记者笑。
“那你也很可以了。”高飞鹏对女记者说。
他们边在街上走,边说着,这个时候,女记者当起导游来了。她指着街边的各样的小店面,说:“要说呀,我们巴黎的唐人街啊,发展有着很长的历史哩,17世纪就有你们华人辗转来到这里。20世纪70年代中期,东南亚局势动荡不安,作为宗主国的我们法国接纳了许多来自越南、柬埔寨、老挝的难民,其中有百分之八十是华裔。我们的巴黎政府就划出一片简易住宅区安顿他们,这便是最早的唐人街。”
“哦。这唐人街还是这样来的啊……“吴丽娜说。”
“是的——如今啊,我们巴黎唐人街的华商啊,经营范围不断的扩展了。还涉足房地产公司、旅行社、金融兑换店、快餐店、糕饼店、肉店、金行、理发美容店、时装店、照相冲洗店、电讯器材店、电脑商店、工艺品商店、印刷厂和出版社等各行各业。”女记者笑,“按是越做越大了生意啊没越来越红火了。”
高飞鹏说:“就是要这样啊,在异国他乡,谋个生存很难的。”
“他们和我们法国人相处很不错的,”那记者说,“有时候,我也喜欢来这里逛逛的,在这里啊,你们很多的华侨华人,还是保持着你们中华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比如说吧,像中秋节吃月饼呀,端午节吃粽子呀。”
“那就是很古老的风俗啊。”高飞鹏笑。
女记者也笑:“到了这个节日的时候,我们很多的法国人也跑到这里来买着吃,尝尝这月饼和粽子的美味。”
“你也喜欢吃?”孙悟空问女记者。
她呵呵呵的笑:“当然,太好吃了。还有呀,在你们中国每年春节到来的时候,这个十三区一年一度举行的迎新春大游行,已成为我们巴黎的一大看点,而且呢,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我们法国人参与。我都来古好几次了,喊拍聊几次新闻的,在我们电视台不出,就连总统也打电话来,说这新闻很好。““那他可要给你们发奖章了。“孙悟空对女记者说。
女记者说:“他能打电话来,我们就感到很荣幸了,再说,这是我们要干并且还要干好的工作啊。”
大将说着,不经意来到了一间餐馆的大门外,高飞鹏往里面看俩一眼,环境还挺优雅的,很整洁,就说:“就在这一家歇歇脚啊。”
“好哇!”孙悟空说,“在吃的方面我听你的。”
“行!你选中的,那一定错不了啊。”女记者也说。
大家就走了进来。果然,那感受就不同,一个穿着紫色旗袍的小姑娘就站在大门内的一侧,她向大家鞠躬,说:“欢迎光临!”
来到正厅,只见几张桌子擦的发亮。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马上走过来,“请,请——”他引着大家来到一个小包厢里坐下,马上就有一个有小姑娘端着几杯热茶走进来,放在一张紫檀八仙桌上。一人一杯,还冒着热气啊,好香啊!
女记者拿起来喝了一口,说:“这茶的味道和咖啡比起来,又是那样的不同啊,我每天上班,就是喝茶,再喝咖啡的。”
高飞鹏说:“对,都提神啊!”
“你们几位,需要点什么啊?”一个女服务员笑着走进来,他手里拿着菜谱患有一个小纸本子,看来是歇菜或吃的主食的。她门都市穿着紫色的旗袍,和这里的环境很般配的。这紫檀的八仙桌,那一定很不便宜的啊,可是很宝贝的东东啊。高飞鹏听说过紫檀木的,现在是越来越少了,就更加显得宝贝和珍贵。
女记者对高飞鹏说:“吃什么,你们点好了,你们中国人当然知道,你们中国的什么东东,好吃啊。我可是外行。”
高飞鹏看了看孙悟空:“你说哩?”他又望望吴丽娜。
“你做代表就行了。”孙悟空对高飞鹏说。
吴丽娜笑:“你点什么,我都喜欢吃。”
“那好嘛——”高飞鹏说,“我说啊,干脆就吃小吃了,将各地的有特色的小吃什么的,都吃吃,”
“你有哪大的肚子啊?”孙悟空说。
“选有代表性的呀、”高飞鹏说。“那就先来包子吧。“你们这里有什么有特色的包子啊?““有……可多了,”那个女服务员笑着说,“有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啊,有上海代表的南翔小笼包子啊,有扬州代表‘富春茶社’和‘冶春茶社’的三丁包,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