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吃热肉包子
孙悟空说:“这就是很伤脑筋的事情啊。”
“就是,”高飞鹏说,“因此,南洋群岛所产佳木几乎被采伐殆尽,其中尤以紫檀木为最。凡可以成器物者,全部被捆载而去。”
“这就不长久了。”吴丽娜说。
“所以说啊,全世界生产紫檀的地方,主要就是南洋群岛,因此,截止到明末清初,全世界所产紫檀木的绝大部份都汇集到中国,分储于广州和北京。”高飞鹏笑。
孙悟空也说:“那以后的朝廷就不用了?“高飞鹏说:“那也不是这种情况啊,清代所用紫檀木料主要为明代所采,虽然清代也曾由南洋采办过新料,但大多粗不盈握,节屈不直,这是由于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过量,清时尚未复生,来源枯竭,这也是紫檀木为世界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你们明朝人就是一种入侵的作法啊。”女记者说。
高飞鹏说:“主要还是为了做家具,皇帝老儿要享受啊。”
“破坏了资源的正常生长啊!”吴丽娜很担心地说。
“就是这种后果和恶果了!”高飞鹏很沉重的说,“所以我们要好好地保护今天的自然资源啊。不是有句话吗——”
女记者笑:“又是什么话?”
“叫做: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高飞鹏说,“就是这个道理啊。”
“这……听起来就像诗一样的啊。”吴丽娜笑。
“这本来就是诗啊!”高飞鹏对她说,“还是一句唐诗哩。”
女记者问高飞鹏:“你是怎么样知道的,这是唐诗?”
“我翻过全唐诗的,一共有六万多首诗啊,这诗就是这么一句,是残存的,在最后面几卷里的。”高飞鹏笑,“如果你们不相信的话,也去翻一翻。就可以看到的。”
“我相信你的话,”女记者笑,“那六万多首,读起来费时间啊,我现在每天的工作忙得很啊,以后再去翻那全唐诗看看。”
“包子来了——”一个男服务员笑着说聊一句,就送上来一大盘热热的香香的肉包子。
孙悟空笑:“好嘛!咱们得好好吃一次了,我的肚子已经是空空的了。”
“你们的消化能力也太强了哇。”女记者笑,“我还不怎么觉得啊。来,吃——”她说着也夹起一个,吃起来,大家笑着抢着吃,太有味道了。转了这么好几个景点,坐在这里偷偷闲,吃点什么,这种感觉真好哇!
高飞鹏一了你吃了几个,忽然问站在一边的一个女服务员:“这是哪里的包子啊,最先兴起的?““是成都的韩包子。”女服务员对高飞鹏微笑着说。
他笑:“这包子可好吃了。放了什么料啊?”
“那可多了,使我们找那包子的秘制配方再加上我们这里巴黎的一些作料,创新做出来的。”女服务员说。
吴丽娜笑:“难怪啊,这么的好吃啊。”
“实在是口感好哇!”女记者也大呼过瘾。
孙悟空说:“在天庭里,我也很少能吃这样的好吃的包子的,这感觉真不错哦。”
“是的啊,你们说好吃,才是真正的好啊。”女服务员笑,“我们是下俩哦很多的功夫的啊,首先选用上等面粉,加猪板化油、白糖和面做成包子皮。其次,馅心按不同口味进行调配,如鲜肉包子选用半肥瘦的夹肉剁细,分一半在锅中炸酥后再与另一半鲜肉合在一起并配以上等酱油椒粉、姜汁、川椒粉、料酒、味精、鸡汤等10余种调料拌匀而成。”
“所这包子就这样的好吃了。”高飞鹏说。
“美味!女记者说,“那……我还吃出了火腿的味道啊。”
女服务员对她笑笑:“你的口感真好啊,好灵敏的,我们是用了火腿做馅的。所用的火腿我们店店精心腌制的,待腌熟后剁成细末,与剁细的鲜猪肉、调料拌匀方可。我们用料考究,制作精心,所以这韩包子具有皮薄色白、花纹清晰、馅心细嫩、松软化渣、鲜香可口等特点,色、香、味形俱佳。你们各位也都看到了,同时也吃到了。”
“是这样的!”高飞鹏笑着说,“可是……”
“可是什么啊,有什么疑问,你尽可以说出来,先生。”女服务员说,“我们尽量给你解释,让你满意。”
“那太感谢了。“高飞鹏看了看女服务员,感到她长的还算清秀的,胸脯还鼓得蛮高的,再加上穿着这紫色的旗袍,看上去,可以说是亭亭玉立啊。他又说,“那为什么叫韩包子啊,莫非是姓韩的人最先做出来的?”
“先生,你还真说对了,”女服务员笑,“真还有先见之明啊……要说我们做的韩包子啊,在挖掘传统包子制作技艺的基础之上又创制了不同口味的包子新品种,还有叉烧、芽菜、鲜肉、三鲜、香菇、口蘑、附油等八个品种的韩包子啊种,另外啊,还有韩包子系列套餐供应。尽量来满足不同口味顾客的要求啊。”
“你们这才叫为人民服务啊!”吴丽娜笑呵呵地看着这个女服务员说,她看出来,女服务员要比自己打几岁,但没有自己长的胖。
“在从巴黎这地方过日子挺难的,所以我们就想办法来满足顾客的各种口味,这样我们就能小赚一点人民币了,或者是法郎了。”
“很好!”高飞鹏说,“可是你还没有回答我刚才说的事情啊。”
女服务员笑笑,说:“对不起,先生,你是问这为啥叫韩包子吧?是这样的一回事情啊,这成都知名小吃韩包子,从创业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那环视……1914年的时候,一个叫韩玉隆的温州人在成都南打金街开设‘玉隆园面食店’,他凭做的包子的味道格外鲜美,就在在成都站稳了脚跟。他辞世后,儿子接替经营,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实践,创制出、‘南虾包子’、‘火腿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