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获大丰收
大家一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纷纷在周围的礁石上去寻找和采摘那些像小石头一样的东东。有了高飞鹏给大伙儿配用的这头顶灯,可方便了,更重要的是有了光明,心里就没有了恐惧感,不再缩手缩脚的了,一个个都放开了胆子,都很兴奋地忙着采摘那心想已久的鲍鱼。吴丽娜感到这个暑假过的太有趣了,竟来到这深深的海中,采摘这样稀罕的鲍鱼,可见世面啊,刚才下潜时的害怕心理一下就跑得远远的了,现在她是越摘越有干劲。她想,这多亏高飞鹏这个小子,让大家每人都戴上了灯,看的很清楚,再不像水老板以前那样在在水里摸着采摘了,这效率就提高了好几倍大家摸得很顺利的。今天这块海域不错,这个水老板就是有经验,一下就把大家带到了这个很丰收鲍鱼的宝地来。只是一些很窄的石缝里的鲍鱼就是用手也摸不到啊,而且很肥很大的。再就是深了,就是伸手也是无法能触及到那儿,只能看鲍鱼而兴叹了。就这样看到鲍鱼白白地从大家的眼睛面前溜过而采摘不上来?高飞鹏一只在考虑这个问题,要是将所偶遇的鲍鱼都采摘上来,那该多好啊!
他感到还是有办法的,只要变出一个长长的像机械手样的东西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并且让它能够伸缩自如,那手掌还能360度的旋转,在任何角度的礁石上吸着的鲍鱼都能将它采摘下来。同时这机械手的材质要很轻,还要很结实,不然使用起来就很笨重,一不小心还要将它弄坏了,那就得不偿失了。他的脑海里马上出现了这种机械手的图纸和形状,又将胸口摸了几下,很快他的手里就出现了这样一只机械手,他就试着将它伸进那几米深的礁石缝隙中去,对着一个很大的鲍鱼转动了几下,这只鲍鱼就落到了机械手的手掌里,又一下将这只鲍鱼抓牢,高飞鹏就将这只机械手提上来。这在平时只能看而不能采摘的大鲍鱼就很轻易地装进了高飞鹏的口袋里。他感到这机械手太好用了,也是又变出六只来,并给了每人一个,大家忽然感到手里多了一件很怪样的东西,但一看又都明白这就是专门采摘那石缝里鲍鱼的专用工具啊!不消说得,这又是高飞鹏的杰作。特别是水老板很感动又很激动,还很惊奇和惊喜,他明白这就是高飞鹏给他的最好的“礼物”,有了这个玩意,那摘鲍鱼是如虎添翼啊!那速度快多了,而且以前只能看不能收的鲍鱼今天无一漏网,每一只都能采摘到手。太好使了,他越来越感到这个高飞鹏不寻常,怕不是人啊。就是你想得到这样的工具,可是在这三十几米深的海水里,这么能一下让你拿在手里啊!他们几个就没有想那么多,拿起那机械手就不停地专门采摘那石缝中的大而肥的鲍鱼。
这么干了半个多小时。大家的口袋都装满了,这真是收获大大的啊!水老板可高兴坏了,他没有想到请这几个中学生来打工,竟是这样的成功!他就背着沉甸甸的口袋向海面浮去,他的一双脚蹼在不停地划动着,人就像条鱼在游一样。大家也学着他怎么做,一个个向那海面游去。
高飞鹏在最后,看着的大家往海面上游。感到好笑,倒不是别的,他又想到了水老板的名字:水中游。大家现在都在水中游啊!这也是沾了水老板名字的光吧。
一个个先后都爬上了岸。水老板最先上来,就用力拉着每一个人,大家都背着满满一口袋的鲍鱼,太沉了,在水里还不觉得,因为有浮力,可是要爬上按,这就像块石头样的压在自己的后背上,怎么用劲也只能大半身子在水里,人动不了。
“大家就站着休息一下。我来拉你们上岸。”水老板有经验,他很用劲地爬上来,就站在一块礁石上,对大活儿笑着说。他太高兴了,这一趟,就抵上他一个人采摘几天的收获量啊!以前一个人很辛勤地干一天,也只有百来斤的产量。他估算了一下,这六个人每人至少口袋里都有五十斤鲍鱼,这样说来,就是三百斤鲍鱼到了手,那可要卖多少钱啊。而且是一次就有这么多,上午看来至少还可以再采摘三次的。那每个人就是两百五十斤的鲍鱼收获量,六个人就是一千二百斤啊。下午还可以采摘个三次的。这一带的鲍鱼多得很。一天就是2400斤,一吨多啊。并且还没有将自己的采摘量算进去,加到一块,怕有近3000斤了,我的乖乖,这一天就抵得上自己以前一个月或者是二十几天的工作量和劳动成果了。特别是高飞鹏这个小子变出照明灯和机械手来,那更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中午可得好好地犒劳他们一下啊。
他大声说:“来——”就伸出手将吴丽娜和周之秀先拉了上来,这样她们就可以多休息一下,又一个个将几个男生拉上了岸,大家将那口袋拿到飞机上倒进一个专用的冰柜里。再下来坐在礁石上吹着暖洋洋的海风。
“真好!”孙吼笑,“第一次就很有收获啊!”
水老板拿出一些面包和苹果来,递给大家,说:“你们很卖力,那肚子一定饿了,吃吧,吃饱了,就有劲啊,”
“谢谢!”高飞鹏接过面包就大口啃起来。他还真的饿了。这在海水中要很费力地划着水往下潜。再说那采摘鲍鱼一双手也是在不停地划动。
看来这是一个重体力的劳动啊!他几口就将一个面包吃完了。
水老板说:“今天我要感谢各位,是你们的辛勤劳动带来了鲍鱼丰收。特别要感谢神哥……”他老是这样称呼高飞鹏。又给了一个面包给他,水老板又说:“你变出来的照明灯和机械手,可帮了大忙啊。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