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楼外本就有官兵守卫,听到动静已经重重包围起来。
那些高谈阔论的书生们早已吓得瑟瑟发抖,不敢动弹。
诸葛恪还算有胆量,看到没有动静后跌跌撞撞跑下楼梯,跪地请罪:“让世子受惊,我等罪该万死。”
其他人也都反应过来,纷纷跪在地上,向一身血污,手提刀刃的刘禅赔罪。
往日的高傲全然不见,只剩下惶恐和敬佩。
十几岁的少年尚敢拔刀与刺客相搏,若是换了自己,只怕早已死了八回了。
刘封闻报大惊,带领军兵赶到,传令不许放走一人,全副甲胄的士兵涌进酒楼。
他快步奔上楼梯,见刘禅浑身是血,大惊道:“世子,你没事吧?”
刘禅深吸几口气,稍微平定心神,挤出一丝笑容:“就这些小喽啰,安能伤我半根毫毛?”
刘封知道他故作轻松,躬身道:“我看这些刺客极有可能与刺杀左咸的是同一批人,是我等办事不力。”
刘禅感觉身体的使用权又回来了,将刀收入鞘中,叹道:“这些书生大概都是无辜的,莫要牵扯无辜之人。”
刘封重重点头,命人护送刘禅回府衙,一边查验刺客尸首,一边逐一排查酒楼中的所有人。
“表弟,好险呐刚才!”
坐上马车后,糜威也才放松下来,赞道:“你这刀法不白练,否则我等都将成为罪人矣!”
马车外的霍弋和众护卫也都暗暗点头,脸上露出惭愧之色。
赵云第一次不在身边,就出了这等大事,叫他们以后有何颜面去见子龙将军和汉中王?
事发突然,所有人都反应不过来,如果不是世子本身会武艺,虽万死不能赎罪。
今日他们非但没有救世子,反倒是世子救了他们一命。
个个暗自发誓,回去后要继续刻苦练武,加强警戒,此等事绝不能再出现第二次。
“任何不能杀了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
刘禅摩挲着黄铜刀柄,嘴上说的慷慨,却是心有余悸。
宝刀和宝甲今天都保了自己一条狗命。
好在这是冷兵器时代,如果对手手里有枪,那可真是生死难料。
经此一事,自己身边的护卫肯定还会加强,以后想自由自在的日子恐怕要一去不复返。
到了这个位置,刘禅终于明白为什么越到高位越孤独,成了孤家寡人。
看似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其实也不自由,随时随地左右都有人盯着,包括吃饭睡觉,何尝不是一种牢笼?
回到府衙,强撑着来到后院,刘禅再也忍耐不住,冲到花园旁就是一阵狂吐。
见过血腥和亲自动手杀人完全是两回事,尤其至今手心似乎还能感受到刀刃割断骨肉的震动。
我是个来自后世和平时代的牛马啊,连杀猪宰鸡都看得手心冒汗,更何况是亲手杀人?
再说了,现在的刘禅也只是个孩子,小小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糜威赶忙来搀扶:“表弟,不要紧吧?”
刘禅赶紧一把将他推开,笑道:“没事,我吐啊吐啊就习惯了。”
谁的成长不是充满曲折和挑战呢?
更何况是在这烽烟四起的乱世,只有血与火的洗礼,才能见证英雄的成长。
回到房中,刘禅赶紧脱去外套,命人准备热水,现在只想好好泡个澡放松一下。
等水烧好,刘禅让糜威等人也去休息,不许任何人打扰。
憋了一口气整个人完全浸没在热水中,外面的一切嘈杂全都消失,身上的不适才仿佛被一点点洗去。
半晌之后,他才露出脑袋,望着梁柱长长舒了一口气。
说起来,这一路还是走得太顺,自己往往还以局外人和后世人的目光来看待这一切。
直到今天遇险,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处境。
这不是梦,那个霓虹闪烁的时代无法回去。
更不是游戏,出了差错还能回档。
自己也是局中人,一步踏错,也将万劫不复。
要想再造大汉,就必须全身心融入到这个时代,步步为营,全力以赴。
平复心绪,回头再想刺客的事情,两件事离得如此之近,显然是冲着自己来的,而且很有可能是想栽赃给江东士族。
刺杀左咸还可能怀疑是世家所为,但这次酒宴,来的都是世家子弟,他们绝不会将自身置于险地。
正思索之时,房门猛的被推开,此时已是深秋,一股冷风扑面而来。
“我尼玛……”
刘禅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正要骂人,抬头看到那道身影,整个人僵住了。
“先、先生?”
来人身形修长,穿着丹青儒衣,三绺胡须,手持羽扇,迈步便走了进来。
刘禅恍惚是在做梦一般,还未反应过来,他已经径直走到木桶边,伸手抓住自己的胳膊,两指轻触腕脉,眉峰微微蹙起。
感受着手臂上传来的温热,刘禅知道这不是幻觉,愕然道:“先生怎会来此?”
出现在眼前的,竟是诸葛亮,这让刘禅大感意外。
“世子可曾受惊?”
诸葛亮双眸如同深潭一般,并没有答话,沉声反问。
“无碍了!”刘禅坐回木桶里,干笑道:“这一年苦练刀法,岂能白费?”
“汉中王命世子来江东,是为历练,安抚人心,安可如此孟浪?”
诸葛亮收回手,拿起毛巾擦着刘禅的额头,埋怨道:“兴汉大业,正要少主来承担,若是遇险。岂非辜负大王一片厚望?”
“如此不知轻重,是置汉室江山于险地,弃天下苍生于水火呀!”
“哎呀呀,先生,我知道了!”
刘禅没想到孔明一见面,短暂的关心之后,又像记忆中那般谆谆教导起来。
“江东人好大的胆子,先有孙伯符遇害,今又敢行此逆举?”
诸葛亮站起身来,声音陡然转寒:“请世子放心,吾当亲自彻查此事!”
“此事就到此为止吧!”
刘禅没想到一向稳重谨慎的卧龙,现在竟变得冲动暴躁,赶紧安抚道,“若再查下去,必定江东动荡,人心惶惶,于何人最为有利?”
“世子是说——”
诸葛亮目光一凝,旋即怒道:“曹丕安敢行此小人行径?务必以牙还牙。”
刘禅眼珠一转:“我已经猜到了幕后之人。”
“谁?”
“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