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围攻寿春
逆风的蝉2025-11-07 10:482,095

江东人马围剿曹休的同时,刘禅也和赵云一行带领三千骑兵赶到合肥。

时间紧迫,就在城外稍作休整,又会合陈到五千人马直奔寿春。

合肥是江淮区域丘陵地区的一处要冲,将淝水和施水衔接在了一起,故称合肥。

扬州南北交通通过淝水、施水、巢湖将淮水与长江连接,合肥既是淮西地区的道路要冲,同时它也是寿春南境的门户,素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

沿淝水向北,便可直达寿春。

寿春比合肥地势更为险要,位于颍水、淮水和淝水会合处,东部又有八公山为屏障,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寿春被山水环绕,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易守难攻,当年曹操灭袁术之战,在这里受挫。

所以攻打寿春必须要快,趁曹魏还未反应过来,来不及支援趁虚拿下这座坚城。

刘禅这次执意跟着赵云北上,除了取城之外,更主要是的为熟悉地理。

近千年的变化,沧海桑田,虽说大致地理相差不多,但刘禅发现很多地名和地形与后世还是区别较大。

远的不说,就眼下的江东,扬子津渡口其实就是入海口,上海和苏北东部的大部分平原还未形成。

扬子江尚未形成,广陵地区地形更为复杂,虽然早在春秋时期就开通邗沟,但这里水路密布,湖泊经常被涨潮的海水淹没,缺雨水时又会干涸淤塞,很难保证水路畅通。

曹丕亲自南征时,返程途中就因为大船搁浅而遭大败,现在的苏北平原对大汉来说最大的作用就是制盐,并设立盐渎县。

综合来看,淮西比淮东的水路交通优势更加明显,这也是曹操四越巢湖,孙权六攻合肥的主要原因。

合肥距离寿春三百余里,快马半日即到,那杆飘扬的红色龙旗,让魏军一片震动。

三日前薛悌逃回寿春,扬州刺史蒋济派人向曹丕报信求援,使者恐怕还未到洛阳,汉军就到了?

蒋济闻报赶忙登城,望着城外数千骑兵,看向薛悌:“曹将军在居巢尚有数万大军,他们……怎敢直取寿春?”

薛悌也是一脸疑惑:“曹子丹也有两万人马在浚遒,难道他们舍弃合肥而来?”

“只恐未必!”蒋济神色凝重,缓缓道:“照此情形,我只怕二位将军……恐遭不测!”

“这怎么可能?”薛悌大惊道:“曹子丹本就是来支援曹将军,此时想必二人已经会师。汉军不过两万余,就算诸葛亮有本事,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将二人击败。”

“战事瞬息万变,当年赤壁之战……”

蒋济说了一半,汉军已经逼近城下,看到“趙”字旗号,脸色愈发难看:“这支人马乃是赵子龙统领,看其所部,并未有厮杀迹象。主力未出,曹将军却不见归来,必是中了孔明之计矣!”

说话之间,赵统先纵马到城下,大喝道:“曹丕篡逆欺君,尔等皆食汉禄,还不开城投降,甘为反贼焉?”

薛悌蹙眉道:“寿春并无大将守城,这该如何是好?”

“寿春险固,赵子龙虽勇,但骑兵也奈何不得!”

蒋济命朱灵加强防御,城外叫战可不必理会,派人打探曹休兵马消息。

同时命人就近向徐州求援,司马懿正奉命在彭城造船练兵,只要援军来得及时,还能里应外合夺回合肥。

寿春城外,刘禅也在打量这座千年古都,寿春作为春秋时期楚国都城,比建业更为古老。

汉代又是淮南王国都之地,英布、刘长、刘安之后,又成为九江郡治所,袁术占领淮南后,在寿春称帝,曹魏又以寿春为扬州刺史部。

经过历代修葺扩建,眼前的寿春四面环水,南部只有一条大路通往城门,左右都是水塘沼泽,易守难攻。

当年曹操攻打寿春,因迟迟无法拿下,导致粮草不济,无奈杀了粮官王垕,经过几任刺史修建,坚固比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统喊了一阵,见无人出战,只好回到阵中,将人马退后五里外一处丘陵休息,傍晚时分陈到领兵赶至,就地扎营。

王凌早将寿春消息告知众人,寿春人马被曹仁调走,曹休在濡须兵败后又抽调部分,如今守军最多不过五千,但城内钱粮器械充足,比樊城还难攻打。

不过这一切早在诸葛亮预料之中,并不打算强攻寿春,只要拿下淮河防线,寿春便是一座孤城,不战而降。

次日一早,合肥大军水陆并进,浩浩荡荡往寿春而来,寿春城外尘土飞扬,旌旗蔽日,淝水之上战船络绎不绝,船帆布满河道一眼望不到尽头。

自赵云大营到寿春南门,连营十余里,全琮、贺齐各领一支人马围住寿春东、北二门,只留南门供其出入,向南可退往阴陵,这是留给他们的唯一生路。

朱桓则领水军自淝水而进,绕过寿春城直接进入淮河,拦截徐州援军。

一连三日,寿春城外自合肥来的兵马浩浩荡荡,车仗辎重源源不断,军中更是传言,诸葛亮要趁胜进兵,直取徐州。

丢了合肥之后,曹魏水军彻底消亡,江东水军更是肆无忌惮,运送物资的船只就在寿春城外的护城河上往来穿梭,只进入淮河的楼船就有二十艘,其余大小战船不计其数。

王凌叹服道:“诸葛军师此计甚妙,只两万兵马,却造出十万大军的气势,尤其这水军进入淮河,徐州兵马定不敢贸然渡河,此时想必寿春守军不战自乱矣!”

原来这些兵马都是虚张声势,水军看似声势浩大,其实每艘船中并没有多少士兵,往来奔驰的步兵都是连夜出营,第二天早上又浩浩荡荡赶来,做出一副北伐中原的气势。

刘禅却忧心道:“寿春人马不足为虑,我担心徐州司马懿识破此计,另有诡计!”

王凌笑道:“司马仲达虽有名望,但不过是文学从事,不知兵法,何足道哉?”

刘禅闻言却更为忧虑,连曹魏核心大臣都这么看待司马懿,足见此人隐藏极深,不知道这次他会不会全力营救寿春。

司马懿真正受到重用,掌握兵权是在曹叡时期,如果让曹丕发现此人的用兵才能,会不会加深猜忌?

继续阅读:第254章 围而不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