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现代言情>恶毒前妻重生后,被大佬全家团宠啦>目录
第224章 明远有喜欢的人了明远站在父母家门前,手指悬在门铃上方,迟迟没有按下去。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掌心已经微微出汗,衬衫后背也黏在了皮肤上,尽管五月的风还带着些许凉意。
“紧张?”宁晓轻轻捏了捏他的手,眼睛里带着温柔的笑意。
“有点。”明远深吸一口气,“我爸...比较传统。”
宁晓踮起脚尖,在他脸颊上轻轻一吻:“没事的,我会好好表现。再说,你妈妈听起来很温柔啊。”
明远想起母亲姜瀛玉在电话里温和的声音,稍微放松了些。母亲确实比父亲席砚南要开明得多,但在这个家里,大事从来都是父亲说了算。
门铃响起的那一刻,明远感觉自己的心跳快得几乎要冲出胸腔。门开了,姜瀛玉站在门口,穿着一件淡青色的旗袍,头发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妈。”明远的声音有些发紧,“这是宁晓。”
“阿姨好。”宁晓微微鞠躬,双手递上精心准备的礼盒,“听明远说您喜欢茶,这是一点心意。”
姜瀛玉接过礼盒,眼睛快速扫过宁晓全身——简单的白色连衣裙,不高不矮的个子,清秀但不惊艳的面容,头发扎成一个干净的马尾。第一印象:普通,但得体。
“进来吧,别站在门口。”姜瀛玉侧身让开,“你爸在书房,马上出来。”
明远家的客厅宽敞明亮,中式风格的装修中带着现代元素,一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宁晓的目光在墙上的字画上停留了片刻,那是席砚南的收藏。
“坐吧,我去泡茶。”姜瀛玉示意他们在沙发上坐下。
明远低声对宁晓说:“别紧张,我妈人很好。”
宁晓点点头,但手指还是无意识地绞在了一起。她能感觉到这个家的分量——实木家具的光泽,墙上那些她叫不出名字但显然价值不菲的艺术品,还有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沉香味道。这与她从小长大的教师公寓截然不同。
席砚南从书房走出来时,宁晓立刻站了起来。他比明远还要高半个头,肩膀宽阔,尽管已经五十多岁,但身材保持得很好,穿着一件深灰色的中式立领衬衫,整个人散发着不怒自威的气场。
“爸,这是宁晓。”明远介绍道。
“叔叔好。”宁晓再次鞠躬。
席砚南点点头,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听明远说你在建筑设计院工作?”
“是的,叔叔。我在市建筑设计院做助理建筑师,工作两年了。”
“哪个学校毕业的?”
“同济大学,建筑系。”
席砚南的眉毛几不可察地抬了抬——这所学校还不错。他继续问道:“家里是做什么的?”
明远的背脊一僵,这个问题来得太快了。
宁晓坦然回答:“我父亲是中学语文老师,母亲在区图书馆工作。”
席砚南的表情没有变化,但明远能感觉到空气中的温度似乎下降了几度。这时姜瀛玉端着茶盘回来了,适时地打破了略显紧张的气氛。
“尝尝这个龙井,新茶。”姜瀛玉熟练地斟茶,动作优雅流畅。
宁晓双手接过茶杯,轻声道谢。她注意到茶杯是上好的青瓷,茶汤清澈,香气扑鼻。
“宁晓很会泡茶呢,”明远试图活跃气氛,“上次去她家,她泡的普洱茶特别好喝。”
“哦?你也喜欢茶道?”姜瀛玉来了兴趣。
“只是业余爱好,”宁晓谦虚地说,“我父亲爱喝茶,从小跟着学了一点皮毛。”
姜瀛玉点点头,暗自观察宁晓喝茶的姿势——手腕的角度,嘴唇碰杯的位置,放杯的力道。这些细节能看出一个人的家教。
接下来的谈话在表面和谐中进行着。姜瀛玉询问了宁晓的工作内容,席砚南偶尔插话问一些行业问题。宁晓回答得诚恳而不卑不亢,既不过分谦虚也不显得自大。
晚餐时,姜瀛玉准备了一桌精致的家常菜。宁晓主动起身帮忙端菜摆盘,动作利落。席砚南注意到她摆放餐具时筷子与碗盘的距离分毫不差,又是一项加分。
“宁晓手艺也不错,”明远夹了一块糖醋排骨给父亲,“上次她做的这道菜特别好吃。”
“是吗?那下次有机会要尝尝。”姜瀛玉微笑道。
席砚南咀嚼着排骨,突然问道:“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
餐桌上一时安静下来。明远握紧了筷子,这是父亲考察人的经典问题。
宁晓放下碗筷,认真思考了几秒:“短期目标是考取注册建筑师资格,长期希望能参与一些有社会价值的公共建筑项目。我个人对适老化建筑很感兴趣,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席砚南点点头,不置可否。这个回答中规中矩,没有年轻人常有的浮夸,但也没有显示出特别远大的抱负。
晚饭后,姜瀛玉坚持不让宁晓帮忙洗碗,而是让明远带她去花园走走。当两人的身影消失在玻璃门外,姜瀛玉转向丈夫:“怎么样?”
席砚南擦着手,语气平淡:“普通。”
“我觉得还不错,朴实,懂礼貌,工作也体面。”
“明远需要的是一个能在事业上帮助他的人,”席砚南的声音冷了下来,“不是一个小设计院的普通职员。”
姜瀛玉叹了口气:“儿子喜欢最重要。”
“喜欢?”席砚南冷笑一声,“他懂什么?才二十五岁,见过几个人?李家的小女儿刚从英国回来,在投行工作,家里有政治资源,那才是合适的人选。”
花园里,明远紧张地问宁晓:“感觉怎么样?”
宁晓仰头看着盛开的樱花树:“你妈妈真好,那么温柔。你爸爸...有点严肃。”
“他对谁都那样,”明远松了口气,“但他没有当场反对,就是好兆头。”
宁晓转向明远,月光下她的眼睛闪闪发亮:“你之前没告诉我你们家这么...显赫。”
明远尴尬地挠挠头:“其实也没什么,我爸就是做生意的,我妈以前是大学老师。我不喜欢提这些。”
宁晓握住他的手:“不管怎样,我喜欢的是你,不是你的家庭背景。”
明远心头一热,正想低头吻她,突然听到父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明远,来一下书房。”
席砚南站在露台门口,脸色在灯光下显得格外严肃。
“去吧,”宁晓轻轻推他,“我在这等你。”
书房里,席砚南直接切入主题:“你们交往多久了?”
“一年两个月。”
“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明远的脸红了:“爸!”
“回答我。”
“我们是认真的,”明远坚定地说,“我爱她,想和她结婚。”
席砚南的手指在红木书桌上敲击:“你知道什么是婚姻吗?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她的家庭能给你带来什么?”
“我不需要她家给我带来什么!”明远的声音提高了,“我有能力自己创造未来。”
“幼稚!”席砚南猛地拍桌,“你以为我打拼这么多年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让你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李家能给你政治资源,周家能给你商业渠道,而她呢?一个普通教师家庭能给你什么?”
明远双手握拳:“她给我的是爱和理解,是共同成长的伙伴。我不需要靠婚姻来获取资源!”
“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会明白,爱情会淡,但利益永远存在。”席砚南冷冷地说。
“那您和妈妈呢?”明远反问,“您当年不也是不顾爷爷奶奶反对娶了家境普通的妈妈吗?”
席砚南脸色一变:“那不一样!你妈妈是名校教授的女儿,自己也是高材生。”
“宁晓也是重点大学毕业,工作努力,人品端正。您甚至不愿意多了解她一点就否定她,这不公平!”
“我是为你好!”席砚南的声音如雷般在书房炸响。
门外,端着水果盘的姜瀛玉停住了脚步。她犹豫片刻,轻轻敲了敲门:“吃点水果吧。”
书房内的剑拔弩张暂时平息。姜瀛玉走进来,敏锐地察觉到父子之间的紧张气氛。她放下果盘,温和地说:“砚南,孩子们难得回来,别谈太严肃的话题。”
席砚南冷哼一声,起身离开了书房。
姜瀛玉转向儿子:“别跟你爸硬顶,他吃软不吃硬。”
“妈,您觉得宁晓怎么样?”明远急切地问。
姜瀛玉沉思片刻:“第一印象不错,实在,不做作。但你爸的顾虑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妈!连您也这样?”
“我只是说,婚姻确实不只是两个人的事,”姜瀛玉拍拍儿子的肩膀,“但关键还是看你们自己的决心。给爸爸一点时间,他会看到宁晓的优点的。”
当晚,送走宁晓后,明远和父亲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席砚南明确表示反对这段关系,而明远则坚定地站在女友一边。夹在中间的姜瀛玉,一边理解丈夫望子成龙的心情,一边又心疼儿子为爱情挣扎的模样。
夜深人静时,姜瀛玉躺在床上,想起宁晓帮她收拾餐桌时认真的侧脸,想起她谈论建筑理想时眼中的光芒。这个女孩或许没有显赫家世,但有着难得的真诚与踏实。她翻了个身,看着身边已经睡着的丈夫,轻轻叹了口气。
也许,是该有人挑战一下席家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了。姜瀛玉想起三十年前的自己,也曾是一个被质疑“配不上”的普通女孩。如今轮到她做婆婆了,是重蹈覆辙,还是开辟新路?
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在姜瀛玉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她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