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雕刻玉石
南宫况看着美宝脸上财迷的笑容,不由的分外喜欢,就凑到美宝身边对她说:“我来给你当掌柜如何?”,美宝一回头,脸离南宫况的脸只有几厘米那么近了,鼻子都快挨住了,美宝看着眼前那放大的英俊的脸,不由的呆了,这要在现代,是要被壁咚的节奏呀,脸立刻就红了,赶忙推开南宫况说:“我这店铺开业,人家都送来了贺礼,你这白吃白喝的,也没准备什么礼物?”
南宫况厚着脸皮说:“把我送给你怎么样?”美宝晕了,这人怎么样,还说古代人比较请究礼仪,你看他这样,比现代人也开放,这完全是在撩妹么。
南宫况看着美宝无语的表情,非常开心,从衣袖中拿出一张纸,递给美宝:“给你,贺礼!”美宝看着是一张纸,并不是银票,有点恹恹的,不情愿地拿过那张纸:“什么呀,人家都送金送银的,你倒好,送一张纸。”打开一看,是什么?
南宫况说:“这是城煌街最大的店铺的房契,我给你买下来了,知道你的胃口没这么小。”美宝看着手中的纸:“这是房契呀,还是城煌街上最大的店铺,怎么也得值七、八百两的银子,太好了,南宫况真是深得我心呀。”她高兴地想上前拥抱他,姿势摆了一半,想到是在古代,还没那么开放,收了势,那个姿势真是可笑之极。
南宫况看着美宝眼里都是钱贪婪的样子,笑的想:“这礼物还真是送对了。”让美宝把房契收好对她说:“你不是要找雕刻师傅吗?我带你去。”
美宝一拍头,才想起,今天出来还有大事呢。但是她切出的玉石还在空间里,她得找个没人的地方拿出来,于是和南宫况说:“你稍等我一下,我换件衣服。”一个人跑到店铺后面李民生夫妇居住的屋里,让李氏帮自己找了件衣服,然后让李氏出去,自己换上了,一方面李氏的衣服比较朴素,另一方面比较宽大,方便她携带玉石。
出来后找到南宫况就说:“走吧,在哪里,快带我去。”南宫况牵起她的小手说:“走吧,马车就在门外了。”两个一同坐上马车,美宝没有和男人在这么小空间里呆过,有点无措,南宫况笑着把她拉过来,“来坐我旁边”,美宝挣扎着不愿,这时候马车一个颠簸,把美宝直接摔到南宫况的怀里,南宫况搂着美宝在她耳边说:“小心点。”美宝羞的耳朵都红了,南宫况看着可爱的小耳垂,轻轻的吻了一下,耳朵是很敏感的,美宝浑身一阵颤栗。南宫况看着美宝的反应,笑了,没再继续,只是按着美宝的手,再没有松开。
到了城煌街,南宫况带美宝先去看了一下店铺,美宝看着这店铺,占地大概有两百多平,分为上下两层,原来可能是做茶生意的,布局很好,不需要她再做大的装修。
出了城煌街后,南宫况带美宝走到一条街很深的巷子里,敲开门,进去,里面有个大概四十多岁的男人正在雕刻石头,屋里、院里放着许多雕好的成品和半成品,美宝看了一眼,还真是个奇才呀,雕的东西都像活的似的。
南宫况给美宝介绍,这是张师傅,是盛京最好的雕刻师傅,张师傅站起身来:“不知二皇子贵客临门,有失远迎。”南宫况说:“无妨,今日带这个姑娘来见你。”
美宝说:“看着先生的雕工,真是神乎其神,如今我这里有一些玉石,需要先生给加工一下,但这些石头比较珍贵,不像您雕的这些石头。”
张师傅说:“噢?那让小人也开开眼,看看小姐不同凡响的石头。”
美宝拿出了那块祖母绿玉石,南宫况和张师傅都眼前一亮,好美的石头,绿油油的满满一块。
美宝说:“这是玉石,比较珍贵,我还给先生画一些样子,先生照着雕可好?”
张师傅拿着祖母绿离不开眼:“好好,小姐能把如此贵重的东西交给小人,小人真是万分的激动,小姐画样子,小人一定给小姐雕成您想要的样子。”
美宝就要了纸笔认真的画了起来,她画了一个簪子、一串项链、一对耳坠子,又画了一个男子戴的扳指。把纸交给张师傅。
张师傅拿图样,看着这些样子都很新颖,这都是现在没有的。这个图样都是可以卖钱的,她竟然这么放心地交给了自己。就说:“小姐,感谢你对小人的信任,小人一定尽心把这个做好。”
美宝拿出的那块祖母绿大概有七八公斤的样子,大概可以雕出大小件首饰上百件,她和张师傅说:“先生,您就看着着取料,剩下的料你可以看着雕些小饰品。”把玉石交给了张师傅,就和南宫况离开了这个巷子。
然后,让南宫况带自己去齐政巷找李贵。进了齐政巷一打听,就知道了李贵的住处,直接进去找他,李贵看到了美宝,急忙出来施礼:“不知道三小姐驾临,失礼失礼。”
美宝不和他客气,直接问:“你母亲病好了吗?”李贵回答:“托小姐的福,已经看好了。”
美宝:“你之前说做过一些生意,是吗?”李贵回答:“是的,不知三小姐有什么吩咐?”
美宝:“我想经营一家首饰铺子,想你来做掌柜子,工资按我说好的算,行吗?”李贵一听:“赶忙下跪,小人全凭小姐吩咐。”
美宝:“行了,你起来吧,收拾一下,跟我走。”
美宝和南宫况带着李贵又来到了城煌街的那间铺子,带着李贵,一间一间的转着,教给他要怎么布置、怎么装修,李贵低头应着想:“看着三小姐岁数不大,但就好像是做生意的老手似的,哪里该怎么做都心知肚明。”
美宝给李贵交待完后,又给了李贵五百两银票,这是装修用的费用,剩下的你购置些金银饰品,我要开首饰铺子。李贵恭敬地接过银票说:“小人一定给三小姐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