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荀彧疑惑地问道,可随即他便反应了过来。
“你是要我配合你演一场戏?”荀彧追问道。
楚云点了点头,来到荀彧身边,将自己的计划一一说了出来。
直至拂晓,楚云这才带着关平离开了荀彧府上。
次日中午,春风楼刚开门不久,荀彧便早早来到了春风楼内。
一直到天色已黑才离开,这一天他和楚云并没有等到曹操的到来。
临走前,他不禁再次问道:“丞相真的会来吗?”
楚云点了点头,说道:“荀大人莫急,且安心等着,正好这几日咱们也可以讨论一下新政的内容!”
荀彧点了点头,虽然今日没等到曹操,但与楚云关于新政的讨论也让他觉得收益颇丰,于是也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刚离开不久,徐庶又来到了春风楼。
楚云带着徐庶来到自己房间,问道:“徐大人,你那边情况如何?”
徐庶说道:“我已经将新政会由荀大人主持的事情告诉了曹丕!”
楚云问道:“他什么反应?”
徐庶说道:“他倒是有些将信将疑!”
楚云追问道:“司马懿的反应呢?”
徐庶说道:“没有反应!”
楚云点点头,笑道:“没有反应就是最好的反应,对了,你有没有看到关银屏?”
徐庶点点头,说道:“看见了,她现在成了曹丕的贴身护卫!”
楚云疑惑道:“什么?贴身护卫?哪种贴身?”
徐庶愣了愣,说道:“就是贴身护卫啊,这还有不同种类吗?”
楚云心中无语,这才反应过来徐庶怎么可能明白“贴身”的不同含义!
沉吟片刻后,说道:“你就没看出什么异常?”
徐庶思忖良久,说道:“没有,与往日无异,我想我们昨晚可能是想多了,也许曹丕真的只是单纯地看中了关银屏!”
楚云喃喃道:“希望是我们多想了吧,但也不能不防!”
说着,便拿出一封信,说道:“徐大人,如果有机会的话,将这封信交给关银屏,切勿让人发现!”
徐庶点了点头,问道:“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楚云说道:“这段时间你就不要来我这儿了,我料定曹操很快就会来春风楼,等曹操来后,我会让关平通知你过来!”
接下来的两日,楚云依旧没有等到曹操的到来,只是每日都在与荀彧讨论新政的内容。
终于,在第三日下午,一个熟悉的身影走入春风楼内。
楚云见状连忙和荀彧迎了上去:“见过丞相!”
原本想着曹操不主动挑明身份,他也就只当不知道此人是曹操,但曹操已经让曹植转交那封信,如此一来,就已经等同于挑明身份了。
现在,楚云自然不敢再像之前那般怠慢。
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看向荀彧,疑惑道:“荀大人,你也在啊?”
荀彧微笑道:“正好有些问题在请教楚小友!”
曹操大笑道:“不错不错,这是不是就叫做不耻下问?”说着,便如同进入自己家一般,径直往二楼贵宾区走去。
楚云见状,连忙吩咐关平清场。
三人来到贵宾席落座,看着此时空空荡荡的春风楼,曹操开口道:“我只是来看看歌舞表演的,何必清场呢,如此一来,甚是冷清啊!”
楚云忙解释道:“丞相大驾光临,自然不能有闲杂人等,否则一旦出了什么事,小民我可承担不起!”
曹操看向楚云,说道:“楚老板你就不要装了,如果我猜的不错,就算没有我给你的那封信,你是不是也早就知道我的真实身份呢?”
楚云顿了顿,再次行礼道:“丞相恕罪,小民确实早就猜到了,但因为之前从未见过丞相,丞相也没有表明身份,所以小民我也不敢冒认!”
曹操笑了笑,转而对荀彧说道:“荀大人,我倒是好奇你有什么问题要请教楚老板啊?”
荀彧看了看曹操,又看了看楚云,随即说道:“都是关于新政方面的一些内容!”
曹操闻言微笑道:“哦?愿闻其详!”
楚云见状,插嘴道:“来来来,丞相,荀大人,咱们边喝边聊!”
待关平端来美酒,舞台上,桃花姐也开始翩翩起舞。
楚云端起酒杯,道:“丞相,荀大人,这是新年来的第一次聚会,小民祝大家新年快乐!”
曹操见状笑道:“新年确是新年,快乐还得看楚老板的表现!”
楚云连连点头,他知道曹操这是在催他推行新政的事情,于是说道:“丞相放心,自从得知丞相进封魏王一事后,我与荀大人便日夜讨论,今日正好您到访,也可以好好向您汇报一下!”
曹操点点头,满意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说道:“好,且说来听听!”
楚云说道:“行政推行涉及众多,咱们就从由谁主持行政推行开始说起吧!”
曹操说道:“既然之前都约定好了,这行政推行自然是楚老板你来!”
楚云连忙说道:“丞相,恕草民直言,这新政推行一事切不能由我来!”
曹操正色道:“为何?”
楚云解释道:“首先我只是一介草民,在朝堂之上没有任何地位,难以服众,想推行新政也是事倍功半!”
曹操说道:“无妨,我下一道命令即可!”
楚云说道:“有丞相的命令自然好,但新政的推行就是要打破原有的模式,过程中会涉及多方面的利益,我想即便有丞相的命令,若不是由德高望重、有极高地位的人负责,只怕也很难推行下去!”
见曹操还在思考,楚云继续说道:“当初刘备能推行新政、新律法,得益于他新入主益州,对于原益州的士族可以恩威并用,一方面以雷霆手段推行新政,另一方面提拔那些急于立功上进的人!”
曹操点点头,说道:“不错,如此一来自然事半功倍!”
楚云笑道:“丞相高见,可丞相管辖的邺城等地却不同,此地在成湘多年的经营下已经十分稳定,各大士族也都根基颇深,如果贸然让我去负责,伤及他们的利益,只怕这新政很难推行下去!”
曹操沉思良久,他如何不知道士族的重要性,当初自己起家也是因为夏侯家族的支持。
在官渡之战后,更是绞尽脑汁笼络北方士族,无论是人才、经济,等等各方面,只靠单纯地兵力是很难维持统治的。
如今青幽并冀四周多年稳定,那几大士族更是垄断了人才、商业、农业等等几大方面。
如今若是推行新政,定然会波及他们的利益。
可转念一想,经过自己的多方调查,那刘备之所以能如此快的稳定益州,并且还有能力占领汉中,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益州、荆州两地繁荣的经济基础。
据手下回报,这些新政的的确确都源自楚云。
可如果不让楚云来负责,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毕竟只有楚云才清楚新政的具体内容。
而且自己年岁已高,如果耗下去只怕很难亲眼见到新政的效果。
他沉思良久,终于开口道:“虽然你说的很有道理,但这次行政推行的重任只有你来,没有人比你更合适!”
楚云愣了愣,说道:“丞相,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可如果让我来,只怕……”
曹操正色道:“只怕什么,难道你怕得罪那些士族?可别忘了,你自己承诺过,如果新政没有效果,你的项上人头我可以随时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