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章懋其人该如何
大江东2025-07-02 19:592,073

张然笑眯了眼睛,说下去,“你爷爷章懋可是应天府和顺天府两府都做过国子监祭酒的人,他的徒子徒孙遍布大明各个角落。”

  章訢呆愣住,他知道自己的爷爷有很多门生故吏,却没想过在张然眼里竟然是遍布朝野,这怎么可能?

  他的家里并不是很富裕,他的爷爷也没有赚到很多钱,家里没有多少产业,宅院不大,田地不多,这样的爷爷怎么可能遍布朝野呢?

  “大明朝的文臣都有骨气,属于两袖清风还要关心江山的人,你爷爷就是个中翘楚。你爷爷那一代人啊……”张然笑起来,看向章訢。

  章訢皱起眉,看着张然,他听父亲讲过爷爷的一些过往,父亲说爷爷立官为民,惩究恶顽,安抚百姓,昭雪民冤,感化歧民。

  闽地产海盐,时值阴雨,盐产受减,闽地盐贩皆越高山险路去两浙与安徽贩运,但盐路受禁,致民无盐,国损利,奸商乘机屯积居奇。

  “闽浙一带,当年盐商曾经囤货居奇,正是你的爷爷力排众议打压奸商,才让着闽浙一带的海盐不受影响,百姓也不至于受到高价食盐的影响。可是,你知道这件事的背后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又有多少人参与其中吗?”

  张然的问话让章訢回答不出来,说实话,他知道的可能还没有张然这样一个非章家的人看得清晰,他只知道爷爷以前是个清官,不仅能够帮助百姓沉冤得雪,还能够打压贪官和盐商。

  “你的爷爷啊,在前朝为了增加国库收入,不仅是打击官邪,议处番货事宜;更是想办法疏通海上贸易,为边疆百姓带来收益,更为国库创收。正是你爷爷带着他的门生故吏一起努力,与王恕、谢迁、李东阳、杨继宗、周洪谟等人不怕得罪权贵的心,才带来了当年海上贸易的繁华。”

  张然拿出一个发黄了信纸,递给章訢,顾鼎臣和文徵明走向前去,三个人一起看着这发黄的信纸。

  这上面是章訢的手书,写的正是力挺闽浙一带的官员维护百姓,打压奸商,肃清官邪的事情。

  只听张然徐徐而语的说下去,“邵武县久旱不雨,斗米千钱,军民告饥。仲祖,你可看过路有饿殍遍野的场景?你爷爷见过,更是为难民带来了生的希望。”

  张然吐出一口烟圈,想起那几年的时光,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嘴角含笑,“那一年无论是军队还是百姓,饥饿传遍州府郡县,也是你的爷爷,他和他的门生故吏们,也是他们令免差役,停征军需,借支官银五千两,劝谕富民放粮出谷以赈济,行救荒政。”

  章訢听父亲说过那一年的事情,当时官府没有银两,军队没有余粮,百姓已经被逼到易子相食的地步了。

  所谓赤地千里,树皮全无,便是那个时期最常见的模样。

  但也正是那一年,爷爷和他的徒弟和好友们愿意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不仅在顺天府死谏,希望能够为灾地免除税负,更是以万人书的形式来借款于国库,五千两是用当时闽浙一带全体官员的乌纱帽担保下来的,而富民巨贾也是爷爷和他的学生们挨家挨户寻访得来的。

  说实话,这样的赈济灾荒,也只有爷爷和他的学生们才有这样的胆量,堵上全体官员的前途,用乌纱帽来帮助百姓度过灾年。

  那一年,章訢记得很清楚,本该爷爷回来陪他过生日的,但是爷爷失约了,他的父亲没有带他看望爷爷,爷爷也没回家看他。

  “后来,闽浙一带终于有了新的粮食,但是百姓买一石米要九钱,也是你的爷爷下令开仓赈粮,这一次又是闽浙一带的官员为百姓做担保。仲祖,你知道吗?很多年过去,还有人惦念着你爷爷的恩泽。”

  张然叹息一声,看向章訢,“仲祖,这天下,也只有你的爷爷能够调动那些学子,也唯有他能够感染那些官员为国而战。你怕是不知道翰林四谏当年的风采吧?也难怪,如今的朝野被刘吉等人弄得乌烟瘴气,没有人再像你爷爷那样为大明拼尽全力了。”

  张然话锋一转,说起了万安和刘吉执掌朝野之后,章懋毅然辞官的旧事。

  章訢明白,也唯有当今陛下弘治帝朱佑樘登基为帝,他的爷爷才肯出来重塑清廉之风。

  “仲祖,你爷爷那个人的脾气,我太熟悉了,他怎么可能任由刘吉这样的人胡作非为?人总是有一定的忍耐度的,而刘吉和刘恒兄弟已经超过了你爷爷的容忍程度,自然,你爷爷和怀恩不会再任由刘吉胡来。”

  张然的言下之意让顾鼎臣明白了个中玄机。

  看来应天府谏官和太监打架那一次,章懋和怀恩见自己,就是为了让自己清楚的看到尚铭和刘吉等人的所作所为啊。

  只是,章懋布下这样一个局,只是为了惩戒刘吉吗?顾鼎臣不相信章懋仅仅是准备了这一手准备。

  “各位,你们来扬州,我来这里接应你们,并非仅仅是为了让你们掌握刘吉和刘恒兄弟的证据,而是25年为一代,这刘吉已经影响了一代人,也用废了一代人,你的爷爷准备从第二代人中挑选栋梁之才。”

  张然这话一出,顾鼎臣心下了然,看来章懋是打算培养他们这一代人,重塑他们对于为官清正的看法。

  就像当年欧阳修觉得太学体实在太腐朽,为了让大宋几代强盛下去,就要从科举中选择苏轼这样的人才。

  看来章懋是打算效仿欧阳修,只是欧阳修用文章,章懋是利用刘吉做局。

  章訢也明白过来,原来他的爷爷就是想用刘吉来做反面教材,目标就是让他们早日成才,成为下一代人中的翘楚,能够让大明朝继续繁盛下去。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沉寂的够久了,也因此,需要各位一起努力让大明回到永乐盛世。我们这些老东西,言传身教是来不及了,只能借着刘吉那小子搞得事情来做文章了。”

  张然倒是说的干脆,但是顾鼎臣听出了里面的门道,也就是说扬州之行,分明是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局。

继续阅读:第一百六十七章:扬州布了一个什么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运河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