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实验记录、初获纯灵
摸摸书虫2025-10-03 09:105,092

  第一项实验,便让孟浩的心脏猛地一缩——实验目标是“将人类灵魂实质化”。

  记录中写道,实验者先后动用了三十余种秘术,从最初的“抽魂术”到后来的“凝灵阵”,一次次将修士的灵魂从躯体中剥离,又强行压缩、凝固。

  过程中,有七名修士因灵魂撕裂而死,直到第八名修士,才在其身死的前一刻,成功提取出一团拳头大小、泛着淡蓝灵光的“灵魂提取物”。

  接下来的六项实验,全围绕“灵魂”展开。

  实验者将灵魂与精神力、念力、甚至修士的“道心”放在一起研究,最终得出一个颠覆性的结论:所有精神层面的力量,都源自一种名为“自然之灵”的核心能量。

  无论是修炼时调动的精神力,还是施展秘术时动用的念力,本质上都是“自然之灵”向外转化的结果。

  而这个转化过程,被实验者定义为“污染”——自然之灵本是纯粹的、未被定义的能量,一旦转化为具体的精神力或念力,便会带上“属性”,再也无法回到最初的纯粹状态。

  与之相对的,“自然之灵”会随着生命进化(如修为突破)、天道规则剧变而增强,这个过程被称为“跃升”。

  更让孟浩震惊的是后续的实验结论:实验者通过不同强度的秘术,反复“污染”自然之灵,发现无论转化出的力量强弱,消耗的自然之灵总量始终不变。

  也就是说,用低级秘术转化出弱力,与用高级秘术转化出强力,消耗的“本源”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效率”——低级秘术转化率低,浪费的自然之灵多;高级秘术转化率高,能将更多本源转化为可用力量。

  “自然之灵的污染,只会因技术的强弱而影响效率,并不会影响输出数量。”这句话被实验者用红墨加粗,醒目地印在纸页上,像一道惊雷,炸在孟浩的脑海里。

  他瞬间联想到自己的修行,之前修炼《引气诀》时,总觉得灵气转化效率低,原来问题不在自己天赋本身,而在“转化技术”上。

  若是能掌握更高效率的转化手段,他修炼的速度至少能提升数倍。

  可实验者并未止步于此。

  他们开始尝试“逆转污染”——将已转化的精神力,重新变回自然之灵。

  但所有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实验者在记录中写道:“非技术不足,实乃当前境界无法触及自然之灵的本源,需超脱以上修为,方有一线可能。”

  既然无法逆转,实验者便换了个思路:若是能研究出“百分百效率”的污技术,是否意味着能直接提取自然之灵的纯粹力量?

  接下来的实验,变得越发残酷。

  他们抓来大量修士,用各种极端手段测试转化效率——有的被强行注入高阶秘术,有的被置于高浓度灵气环境中,有的甚至被剥夺了道心,只为逼出自然之灵的极限。

  最终,他们竟真的成功了——以九成的效率,转化出一种名为“灵质”的能量。

  这种灵质,带着九成纯度的自然之灵力量,几乎能实现所有精神层面的功能:既能强化神魂,又能操控他人的精神,甚至能短暂凝聚出“灵体”,穿墙遁地。

  但实验者也警告:“灵质消耗过快,每动用一次,便会损耗自然之灵的本源,长期使用,无异于自杀。”

  可这还不是最恐怖的。

  实验者又提出了一个更疯狂的想法:用灵质“污染”他人的自然之灵,再将他人转化的灵质,吸收为己用。

  他们将提炼出的灵质,注入俘虏的修士体内。

  结果令人震惊——自然之灵具有“趋利性”,会主动选择转化效率更高的灵质。

  当外来灵质进入体内后,修士自身的自然之灵,会放弃原本的转化方式,转而模仿外来灵质的属性和频率进行转化。

  可这种“模仿”,却是致命的——转化出的灵质,带着外来灵质的“印记”,完全受最初的注入者控制。就像一座工厂,原本生产自己的产品,却突然开始生产带有敌人商标的货品,而且敌人一声令下,这些货品便能被全部调走。

  “可控灵质,实乃控人之无上妙法,若能大规模应用,可操控万修,建立无上势力。”实验者在记录的最后,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后面还画了一个残缺的符号,像是未完成的图腾。

  而典籍到这里,便戛然而止。没有后续的实验记录,没有最终的结论,只有一张被撕去的纸页痕迹,留下无尽的谜团——是实验失败,还是实验者被灭口?

  是这项技术太过恐怖,被强行封存,还是已经被人偷偷应用?

  孟浩盯着脑海中那残缺的记录,心脏砰砰直跳。

  他不是震惊于实验的残酷,而是看到了“灵质”的巨大潜力——若是他能提炼出属于自己的灵质,不仅能强化神魂,还能掌握一种“控敌”的底牌。

  尤其是在仙宗内鬼遍布的当下,若是能通过灵质,分辨出谁被魔宗控制,甚至反控对方,无疑会让他在阴谋中多一份生存的筹码。

  “这灵质……值得一试。”孟浩在心里打定主意。他虽然不清楚实验者为何中断,但典籍中记录的提炼方法和注意事项,已经足够他初步尝试。

  哪怕只是掌握皮毛,也能让他的实力再上一个台阶。

  夜色渐深,矿山村庄的鼾声越发浓重。孟浩缓缓睁开眼睛,指尖凝聚起一丝血气,尝试着按照《吞元化血魔功》的法门,将周围空气中的微弱灵气,吸入体内,再通过特殊的经脉路线,转化为淬体的能量。

  一股温热的感觉从丹田蔓延至四肢,原本有些僵硬的肌肉,渐渐变得松弛而充满力量。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肉身的强度在缓慢提升,虽然微弱,却真实存在。

  “先将魔功练熟,再尝试提炼灵质。”孟浩在心里规划着下一步的行动,“至于那份名单……等回到仙宗,再慢慢核对,总能找出内鬼的线索。”

  木杆上的野人还在哀鸣,石屋里的黑衣修士依旧沉睡,没人知道,这个混在野人堆里的青年,已经掌握了足以颠覆局面的秘密。

  夜色中,孟浩的眼睛亮得像两颗寒星,映着远处矿山的黑影,也映着他心中越来越清晰的道路。

  矿山村庄的夜色依旧浓重,孟浩混在野人堆里,已经又待了三日。

  那名元婴修士在他潜入石屋的当晚便回来了,黑色身影落在青铜门前时,孟浩甚至能感觉到空气里骤然收紧的威压,可对方只是扫了眼看守的黑衣修士,便径直进了石屋,显然没发现任何异常——石门的机关被女人恢复如初,屋内的秘册也放回了原位,连一丝翻动的痕迹都没留下。

  这三日,孟浩跟着野人队伍每日外出,说是“搜集血煞果原料”,实则更像漫无目的的游荡。

  野人们捕猎前总爱发出“吱呀”的怪叫,声音尖锐刺耳,隔着半里地都能听见,往往还没靠近猎物,草丛里的野兔、林间的飞鸟便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偶尔遇上几只反应迟钝的妖兽,野人们又会一拥而上,乱打一通,最后要么让妖兽挣脱,要么只留下一滩血迹,连完整的尸体都抓不住。

  “这样下去,别说淬体,连肚子都填不饱。”孟浩看着藤篓里仅有的两颗干瘪野果,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三日,他能领到的“饽饽”越来越少,最多的一天只有拳头大小,最少的一天甚至什么都没领到。

  为了补充能量,他几乎尝遍了附近的野草、野果,甚至生吃了两只抓住的野兔,可这些东西经《吞元化血魔功》消化后,转化出的淬体能量少得可怜,连经脉里的血气都没能滋养几分,更别提让肉身强度有实质性提升。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掌——掌心的老茧依旧清晰,皮肉的硬度比三日前提纯了不到一成,这样的进展,别说将魔功练至小成,恐怕连入门都要耗费数月。

  先前从秘册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始终无法转化为实际战力,这种“看得见摸不着”的困境,让孟浩越发焦虑。

  “既然淬体缺原料,不如先试试提炼灵质。”孟浩在心里盘算着。典籍里详细记录了灵质的提取方法和注意事项,而且灵质的提炼不需要依赖外界资源,只需调动自身的自然之灵,正好能解决眼下的困境。

  接下来的一日,孟浩借着野人休息的间隙,躲在一块巨石后面,仔细梳理典籍中的提取步骤。

  他发现,转化灵质共分五步,每一步都环环相扣,容不得半点差错:第一步是“感知本源”,即清晰感知到自身自然之灵的存在。

  这一步对孟浩来说并不算难——当初他参悟血咒神通时,曾多次触及过精神层面的本源,此刻只需静下心神,便能感觉到一团温和的、泛着淡白灵光的能量,在眉心深处缓缓流转,那便是他的自然之灵。

  第二步是“熟稔转化”,需要掌握典籍中记载的十七种“污染物”转化手段。

  所谓“污染物”,便是自然之灵转化出的各种精神力形态,如“凝念”“控神”“御气”等。

  孟浩按照典籍中的方法,逐一尝试:他先将自然之灵转化为“凝念”,让眉心泛起一丝刺痛,随后又转化为“控神”,尝试用精神力挪动身边的小石子,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调整,直到能熟练切换每一种转化手段,才停下休息。

  第三步是“拆解融合”,要将十七种转化手段拆解成基础步骤,再重新融合成一套连贯的流程。

  这一步最耗费心神——每种转化手段的起手、运转、收尾都不同,稍有不慎便会导致自然之灵紊乱。

  孟浩花了两个时辰,才将所有步骤记熟,又用了三个时辰,反复演练,直到整套流程如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卡顿,才进入下一步。

  第四步是“查漏补缺”,仔细检查流程中是否有疏漏。孟浩闭着眼睛,在脑海中模拟了十遍提取过程,发现有两处步骤的衔接不够顺畅,容易造成自然之灵损耗。

  他按照典籍中的补救方法,调整了运转速度,又补充了两道“稳灵诀”,才彻底放心。

  第五步,便是“正式提取”。

  当天夜里,野人们早已睡熟,鼾声与远处的妖兽嘶吼交织在一起,形成诡异的背景音。

  孟浩找了个偏僻的茅草堆,盘膝坐下,双手结出典籍中记载的“灵质印”,缓缓闭上双眼。

  他深吸一口气,将所有杂念排出体外,在“天道酬勤”的加持下,眉心的自然之灵开始缓缓转动。

  先是按照“感知本源”的方法,让自然之灵保持稳定;随后切换“熟稔转化”,将其转化为最基础的“凝念”;接着启动“拆解融合”的流程,让“凝念”在经脉中按照既定路线流转,一点点剥离杂质。

  孟浩的精神领域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墨色空间。

  正中央悬浮着一尊耀眼至极的光团,那是他的自然之灵,光芒柔和却透着不容撼动的本源力量,像暗夜里唯一的星辰。

  不知过了多久,一根尖锐的丝线突然从墨色深处钻了出来。

  它细得像头发丝,泛着极淡的银芒,在空无一物的黑暗中慢慢挪蹭,时而停顿,时而微调方向,像是在小心翼翼地寻找目标。

  这是孟浩按照典籍指引,凝聚出的“灵引丝”,专门用来牵引自然之灵中的精纯力量。

  约摸半个时辰后,灵引丝终于触碰到了自然之灵的光团。

  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响,丝线只是轻轻贴在光团表面,下一秒便猛地被拉直,像绷紧的弓弦。

  一股无形的吸力从丝线末端涌出,光团中乳白色的力量开始缓缓流动,顺着丝线朝着墨色空间的远处延伸,速度慢得像凝固的糖浆。

  而在现实中,时间已悄然流逝两个时辰。孟浩靠在冰冷的石壁上,双目紧闭,眉头微蹙,连呼吸都保持着均匀的节奏。

  周遭的野人有的翻身换了个姿势,有的发出含糊的梦呓,甚至有个野人踉跄着从他身边走过,差点撞到他的肩膀,可他始终纹丝不动,心神全沉在精神领域的提炼中,外界的一切都成了模糊的背景。

  “咔嚓。”一声极轻的脆响在精神领域中响起。孟浩心中一紧,只见丝线末端凝结出一抹指甲盖大小的白色力量,它在黑暗中微微摇曳,却透着几分浑浊,像掺了杂质的牛乳。

  “失败了,只有五成纯度。”他在心里轻叹一声,没有丝毫意外——典籍中说过,初次提炼能达到五成纯度,已算不错,毕竟实验者当初也是失败了上千次才摸到门道。

  他没有犹豫,立刻切断灵引丝,让那抹不纯的力量重新融入自然之灵,开始调整提炼的节奏。

  第二次尝试,流程比第一次熟练了许多。

  灵引丝更快找到光团,吸力的强度也控制得更精准。这次只用了一个时辰,一抹比之前更透亮的白色力量便凝结而成。

  孟浩仔细感知,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七成纯度,还是不够。”

  离典籍中“九成纯灵质”的标准,还差着不少。他没有停歇,立刻投入第三次提炼。

  这一次,他将前两次的经验彻底融会贯通,灵引丝的牵引速度、吸力的大小、力量的过滤步骤,都调整到最佳状态。

  不过半个时辰,精神领域突然震颤起来——一道纯白色的光晕突兀地浮现,它纯净得不含一丝杂质,在墨色空间中散发着柔和却霸道的气息,周遭游离的微弱精神力像受到磁石吸引,疯狂朝着这抹灵质聚拢,却被它周身的光晕挡在外面,根本无法靠近。

  “成了!”孟浩猛地睁开双眼,眼底闪过一抹难掩的喜色。

  指尖下意识地凝聚起一丝精神力,能清晰感觉到与那抹纯灵质的连接——它像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能随心意调动,甚至能微微散发出安抚神魂的气息。

  孟浩凝视着精神领域中那团纯白灵质,指尖微动,一缕精神力悄然探出,像细针般将灵质均匀拆分成九份。

  每一份都只有米粒大小,却依旧纯净得不含一丝杂质,在墨色空间中泛着柔和的光。

  他挑出其中一份,引向自己的念力——两者刚一接触,念力便像饿极的野兽般,瞬间将灵质吞入,随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凝实,原本稀薄如雾的念力,竟变得浓郁如实质,在精神领域中盘旋不散。

  “这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强。”孟浩睁开眼,目光落在远处木杆上吊着的野人身上。

  那野人还在微弱挣扎,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哀鸣,不远处的黑衣看守正靠在石墙上打盹,偶尔不耐烦地瞥一眼,便又低下头去。

  孟浩心中一动,凝神调动那团强化后的念力。

  八十步外的野人,身体突然微微摇晃起来——不是剧烈的挣扎,而是像被风吹得轻轻晃动,幅度不大,却足够引来注意。

  果然,那名黑衣看守猛地抬头,见野人“不安分”,随手捡起一块石子扔过去,骂骂咧咧道:“再动就把你舌头割了!”

  野人吓得立刻不动,看守也重新靠回墙上,没再多想。

继续阅读:第三百八十四章:灵质漫染控百奴 魔功大成淬金身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越游戏:人物词条多亿点怎么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