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质等三人与先前已跪在榻前的赵匡胤赶紧伏地领命。
柴荣交代完后事,精力耗尽,溘然而逝。
这位只活了三十九岁的后周英主,怀着无限的遗憾和感叹,走完了曲折起伏又光辉灿烂的一生。
柴荣驾崩的消息如晴天霹雳惊响天际,天下震惊。
后周臣民犹感天塌地陷一般,乱了方寸,哀痛遍于朝野。
乡间百姓闻讯,无不痛哭流涕,一时间天下缟素。
民间无不为柴荣自发设坛祭奠英灵,整个后周都浸沉在悲痛之中。
柴宗训接替了柴荣之位,史称周恭帝。
当然,他只是一个孩子,哪懂得朝政。政府权力都归在范质、王浦、周泰三人手里。
赵匡胤为了避嫌,把军权统统上交,符丹凤无法,只得把兵权归于宰相府,由范质等人管理。
赵匡胤知道范质等三人都是贤德正直、忠心耿耿之人,而且与大哥都是过命的交情。况且三人都是文官职位,不容易起什么野心,搞不出大的动静。
而自己一介武官,不适合继续在朝中担任顾命大臣之职,于是自请退职,要做清闲之人。
范质等三人不敢做主,只得上奏符丹凤。
符丹凤见挽留不住,只好作罢。就让赵匡胤做了归德节度使。安排他在离汴京最近的地方做官,以防京城有事,好随时调他过来商议。
日子到了960年春天,汴京城中突然有了北汉与辽联军大举入侵后周的传闻。一时朝野震动,民心惶惶。
符丹凤知道北汉向来野心不死,总想蠢蠢欲动攻击后周。
况且柴荣已逝,辽国当权的萧金珠难免会失去顾忌,与北汉狼狈为奸图谋后周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于是她特命范质等三人商议出兵对抗敌人。
范质说目前最可信任的武将,而且能驾驭得了禁军的唯有赵匡胤,莫如把他从归德调回,让他领兵去抗击敌人。
符丹凤依其提议,于是任命赵匡胤为统兵元帅,起兵对抗辽汉联军。
赵匡胤听说北汉贼心不死,趁火打劫,又勾结辽人入侵后周。他勃然大怒,大骂不灭北汉誓不为人。于是赶紧去走马上任,统领三军向北方进军。
当平叛大军行至黄河边陈桥驿,赵匡胤夜宿驿站内。
第二天清晨,天刚霁,他被惊天动地的喊叫声惊醒。
诧异之下,他忙问身边侍卫原因。
那侍卫也不知详情,只是惊慌地答道:“大帅,现在外面的士兵站得铺天盖地,已把驿站围得水泄不通,不知是何原因!他们是不是要造反?”
“胡说八道!谁敢造反!走,带我到外面看看去。”
赵匡胤怒声训斥那侍卫。他根本不相信忠勇的大周军队会造反。
等他走出驿站,站在门口往外一看:众多的士兵确实是整整齐齐地立于门外。
见赵匡胤出来,众兵士又大声喊起来:“点检做天子!点检做天子……”
这下赵匡胤算是明白过来,自己是从都检点的位置上下来,感情是这些士兵要推举他做皇帝。
他心头大怒,厉声喝问:“到底是谁在组织人聚众闹事?”
站在前排的众大将都沉默不语,最后把目光都聚中在前面的赵匡义与赵普身上。
赵匡胤见众人均缄默沉言,于是目光凌厉地盯着赵匡义喝道:“匡义,是不是你在鼓动大家做此不义之举?”
见哥哥怒问,赵匡义只得厚着头皮答道:“哥,这都是广大将士发自肺腑的举做,都是诚心拥护哥哥做皇帝。
“再说了大周天子懦弱幼小,毛孩子一个,屁事不懂,能会治理什么国家大事?
“还有,朝堂上三个文人士大夫共同理政。他们一介书生,能搞出什么名堂?而哥哥您威名远播于四海,仁义达于天下,万民归心,百官爱戴,您不做天子,还有哪个来做天子?”
赵匡胤怒不可竭,气得浑身打颤,咬牙切齿道:“一派胡言!妖言惑众!不知深浅!”
他又盯着一旁的高怀德、高怀亮、呼延信、王审琦等一帮后周老将怒声问道:“匡义年少无知,而你们都是成名多年的将领,为何还受他蛊惑?做此反对朝廷的事情?”
众将军被他逼视诘问得无地自容,更无话可答。
这时行军司马赵普大声说道:“大帅,如今箭已在弦,不得不发。如果您不做天子,恐怕众将也不会答应。而且今天之事,如若传出,大帅您身家不保。
“而我们这些参与的人哪个都得受到五马分尸之刑,还会祸及九族。大帅您如不做这个皇帝,那就请您先把我们这些人全部杀死!”
言毕,赵普率先跪于地下,大呼着让赵匡胤做天子的口号。
赵匡胤左右为难,骑虎难下。
他面色铁青,犹豫而道:“你们这样胡闹,可知北汉与辽人已经侵略我大周?如果这时称天子,岂不是乱上加乱?”
赵匡义见哥哥心思活动,有了回转余地。于是大声说道:
“哥哥,北汉与辽兵侵略的传言,是弟弟我派手下人造的谣,目的就是促大哥主掌兵权,好顺利主宰天下。”
赵匡胤这下才明瞭一切,原来都是弟弟与赵普暗地里鼓捣出来的如此把戏,把他逼上了不义之途。
他怒视着赵匡义。但心里也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好,都是为了让他坐上人人艳羡的皇帝宝座。
他此时虽内心纠结,但却也无话可说。
这时,赵普站起身,走向前,伺机把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
“如今皇上龙袍加身,世上再无检点将军,只有天子!”赵普不失时机地大声喊道。
下边将士更是惊天地动地大呼万岁不止。
如此,赵匡胤在在半推半就,羞羞答答,惶惶悚悚之下,怀着极度复杂的心情坐了天子宝座。
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划时代王朝——大宋王朝诞生了。
赵匡胤让大家都站起身,大声问道:“大家都拥立我做天子,那可曾听我号令?”
众人齐答:“唯天子之命是从!”
“那好!”赵匡胤说道:“既然你们都说听我号令,我如今就严令你们:回京城后,谁也不准居功自傲,招摇显摆,胡作非为。扰乱百官与百姓,要一切皆如以前。
“凡有违令者:斩!还有,谁也不准欺负侮辱柴氏族人,更不可对符太后有丝毫的不敬与不尊。违反者更是杀无赦!大家都听到没有?”
众人闻言,均齐声应诺。
北汉与辽军侵略,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况且赵匡胤虽口头做了天子,但仍需回汴京把应做的必要手续得完善一下——必须得到朝臣认可,那才能名正言顺地登上皇帝宝座。
于是出师的大军,折转回头,复向京师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