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兔死狗烹
貔貅2025-07-02 18:062,050

义勇团的所有队员,在入伍后,都会被李云教导,你们的使命与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杀敌,其他的事情不用你们考虑,没有命令停下来,前面哪怕是河,你们也得前进。

  几个月时间内李云一直都灌输他们这种想法。当他们排成方阵进入敌军中,他们也只剩下本能挺枪,刺、拖。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动作,却胜过所有花招。

  李云快速突进,敌人已经开始有集结的趋势。李云道:“使劲杀!”义勇团就像机器,他们只会刺出长枪,然后收回再刺。

  而且整齐行动,连节奏都是控制好的。这样一大团出现在战场上,几乎无解。有不少流寇被长枪刺死,口吐鲜血,倒地不起。

  李云稳步前行。

  “任守信,我就是杀了任守忠的人。我用刀子割破了他的喉咙,有本事你来找我报仇。”

  这么简单的激将法起了很大作用,任守信立刻召集人马。他完全不顾当时可能身陷囹圄,周围乱糟糟的没多少人响应的窘境,凑齐几百人就杀上来。

  李云吹响竹哨,数十个手雷丢过去。咚咚咚——连环爆炸声响起。任守信被炸得向前翻滚,滚到李云身边。

  李云挺枪就刺。任守信翻滚躲开,起身后退。李云也顾不上其余人,纵身跳出去,三两下追上他,挺枪就刺。

  长枪刺进身体,手感完全不同。任守信临死前强行扭转身体,想说什么,但他已经支撑不住,脑袋一歪倒下,李云大声喊道:“任守信死了!”

  数百人齐声大喊。营寨中彻底乱了,数不请的流寇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飞。李云带着人追了片刻,便停下休息。

  一万多人的流寇就这么莫名其妙败了。这次失败有他们不精通军事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义勇团的勇猛。

  当时情况岌岌可危,如果换了义勇团没有人能够杀进来。这一仗打到天黑才算停止,第二天崔咏之带着县里的人打扫战场。

  这一战一共收获马匹一百六,粮草数不清,金银珠宝也数不清。这些都是从附近的乡县里抢来的。李云对这些东西没什么兴趣,可是大家都很喜欢。

  然而取得军事胜利后,才是李云面临的最大问题。

  那些金银珠宝,崔咏之还没想好如何处理,便有人找上门。是乡绅,他们的意思很明显,要求分润些胜利果实。

  崔咏之也乐意这么做,毕竟当时的粮草全靠乡绅们筹集。可是这件事李云已经完全插不上手,因为他的地位实际上没那么高。反倒是李永和能说上几句话。

  李永和的话倒是挺为他们这些当兵的着想。

  那日李云刚刚结束训练,李永和就找过来,道:“这是给弟兄们的犒赏。”

  二十只羊,两百坛酒,每个人一两银子,另外有粮食蔬菜若干。李云看着物资单子,冷笑道:“这是做什么?”

  李永和道:“或许你打仗很厉害,但是官场我比你熟。人家送了的犒赏就收下,免得到时候一分都没有。”

  李云道:“为什么帮我?”

  “不要把我想的那么坏,你打胜仗了那就是英雄,我是非常欣赏你。”

  “那我谢谢你。”

  除此外,打退流寇后,县城里忽然多了很多人。这些人大多都是附近乡县的人,他们已经无家可归,留在这儿总归比较安全。

  可是却没吃的。那也没关系,人总是要先保命。李云从流寇那儿抢来的粮食,全都塞进粮仓,几乎已经塞满。

  按照全城人口计算,足够全城人吃一年。可是崔咏之却不愿意拿出来救济他们,这么多人聚集在县城里无所事事,只能吃点残羹剩饭。

  比如酒坊的酒糟,这些东西毫无用途,他们会好心拿出来,叫人哄抢。又或者他们会把好好的酒菜倒进水里,有人专门在水下候着捞吃的。

  似乎一夜之间流寇的灾祸已经过去,大家都要开始新的生活。崔咏之也逐渐开始疏远李云。

  最直观的感受,是有天,李云发现供给义勇的饭菜,变得极差。米饭是黄米,也就是从米糠里筛出来的碎米。

  李云很生气,去找崔咏之:“这是军队,不是叫花子,怎么能给这些东西吃?吃了这些能有力气吗?没力气谁去打仗?”

  崔咏之默默叹息:“战争已经结束,他们照例该返回乡下,是你非要留他们下来,县城里哪有这么多粮食可以供应他们?”

  “我们抢来那么多粮草,供应他们肯定足够。流寇到底散没散还不好说。这就是一支偏师,大部分或许很快就来,把人遣散怎么办?”

  崔咏之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我是县令,你不过是都头,做好你自己的事儿,不要越界!”

  李云极为憋屈。他扭身就走。

  龙首山的大家伙都居住在河边,当时房子只建了一半,尚未造好。回到家中,陈妍妍说道:“今天官府来人了。”

  “怎么说?”

  “我们得搬回去。”

  李云皱眉:“他们就这么迫不及待吗?”

  “我还听说,咱们抢来的粮食,给乡绅一部分,财宝也给他们分了一部分。”

  李云几乎跳起来:“你怎么知道的?”

  “外面都在传,这又不是机密事儿,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

  李云起身踱步:“废物啊,废物,一群废物!流寇这么多,不保持一支战斗力可行的队伍,这乱世怎么活命!要那财宝有个屁的用!”

  “这毕竟不是我们的地盘,要不我们还回山上,暂时避开,等到流寇差不多平息后再下来。”

  李云道:“你想的太好了,流寇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等到那时我们再下山,不还是得打下一片基业吗?我们的目标跟他们不同。”

  “那你打算怎么办?”

  李云没吭声:“看看再说。”

  崔咏之提议举办个庆功宴,于是大家都通过。他们急需通过这种方式排遣兵祸的痛苦。晚宴就在县衙举办,李云作为大功臣当然要参加。

  同样参加的还有王泉。他们两个作为军方的头领参会。那天晚上耆老只有四个,分别姓王、黄、梁、陈。

继续阅读:第四十四章 奖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草莽皇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