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舆情汹涌!
子率以正2025-11-27 21:502,551

然而,这样舒缓又暖心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

当龟兹迎来今年的第一场雪时,战争的阴云,也彻底笼罩了西域。

这一日,李琚正在城外检阅新一批即将送去前线的物资。

“报——!”

就在这时,王胜的身影裹挟着风雪与寒意而来。

看见李琚,他单膝跪地,双手高举一封插着三根染血雉羽的军报,沉声道:

“殿下,阿姆河六百里加急!黑衣大食伪哈里发阿拔斯,已整合倭马亚残部,呼罗珊降卒及起家黑旗军精锐,倾举国之力凑足二十万大军,对外号称五十万,携泰山压顶之势陈兵阿姆河西岸。

我军斥候回禀,敌军旌旗蔽日,营垒连绵数十里,战意滔天,誓言洗刷怛罗斯之耻,重夺河中膏腴之地。

薛延将军率领的十万西征大军,甫一抵达阿姆河东岸,立足尚未稳定,便已与敌先锋血战数场。”

听见王胜报上来的消息,李琚顿时眼神一凝,立刻拔腿朝城中折返。

一边走一边问:“前线战况如何,可有准确消息?”

“回殿下!”

王胜快步跟上,语速极快道:“敌势浩大,前锋皆为精锐黑旗军,悍不畏死。

薛帅为探敌虚实,未用火炮,也未尽遣主力,仅以河中仆从军与部分我西域步卒轮番接战,引敌深入。”

“双方于阿姆河东岸滩头,丘陵地带反复冲杀,互有胜负。敌损兵逾万,我军亦有数千伤亡,仆从军折损尤重。”

“互有胜负......”

李琚低声重复,翻身上马的瞬间,已了然薛延的用意。

此举,乃为藏锋!

即将真正的杀手锏和摧枯拉朽的胜势,留到最关键的时刻,而非在敌人士气正盛时暴露全部底牌,徒增消耗。

这是老成持重的打法,也是夫蒙灵察所言的“正兵”之道。

“知道了。”

顿了顿,他应了王胜一声,淡淡道:“先回城,召城中文武议事!”

“是!”

王胜赶忙应是,翻身上马跟在李琚身后。

马蹄踏碎薄冰,李琚带着一身寒气冲入都护府议事厅。

炭火正旺,驱散了门外的凛冽,却驱不散厅内骤然凝聚的肃杀。

李林甫、夫蒙灵察以及几位核心文臣武将早已闻讯肃立,目光齐刷刷聚焦在李琚手中那份犹带风雪的六百里加急军报上。

“念!”

李琚将马鞭扔给亲卫,转头看向王胜。

王胜展开军报,将军报上的内容再次复述了一遍。

“数千伤亡?”

听完王胜念完军报上的内容,李林甫顿时眉心一挑,不解道:“薛延打的什么算盘?放着火炮不用,拿仆从军和步卒去填?这开局便折了锐气!”

李琚摇摇头,没有接话。

倒是夫蒙灵察缓缓捋须,解释道:“薛延持重,深得‘正兵’之要,此举正合兵家藏锋之意,没什么问题,让老夫去,也是这么打。”

李琚点点头,算是应和。

随即,看向两位老臣问道:“二位以为,此战,短时间内可能有什么结果?”

“很难,阿拔斯携举国之兵而来,又占据河西地利,我军火器虽利,然兵力上的劣势,就注定了不可能摧枯拉朽的破敌。”

夫蒙灵察缓缓出声,对战局做出分析。

李林甫不懂军事,但也知道,西域的大军此去阿姆河,乃为劳师远征。

而西域的根基,显然也没法和大食一国之力相比。

当然,两人尽管对速战速决的可能不抱希望,却从没想过西域会输。

只是,赢的时间长短罢了。

李琚听完夫蒙灵察的分析,也不禁轻轻敲击案几,沉思起来。

片刻后,他点点头,沉声道:“如此,我西域还是得做好长期拉锯的准备。”

夫蒙灵察与李林甫对视一眼,随即齐齐点头。

李琚见两人都没什么意见,也不废话,直接看向王胜道:“传令薛延,本王再予他临机专断之权,战场瞬息万变,一切由他节度,本王不管他用什么方式,阿姆河,必须成为大食东征之军的葬身之地!”

顿了顿,他沉吟道:“至于折损的仆从军.......战后加倍抚恤其国,阵亡者,其家眷由都护府库拨粮抚恤。””

“遵命!”

王胜肃然领命,转身如风般消失在风雪里。

目送王胜走远,李林甫看着李琚紧绷的侧脸,缓声问道:“殿下,此封阿姆河军报,是否明发西域各城?”

听见这话,李琚的目光不禁扫过厅外铅灰色的天空,仿佛看见了阿姆河畔的厮杀。

片刻后,他点点头道:“发吧!毕竟是西域沉寂数年来,第一场战事的第一封军报,百姓们也有知情权!”

“是。”

李林甫躬身应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明发军报,乃为凝聚人心之举,却不知这“互有胜负”四字,又会在西域掀起怎样的波澜?

不过,该发还得发。

议事结束,众人散去。

很快,这记载了西域沉寂数年来的第一场大战结果的军报如雪片般飞向西域各城。

然而,当军报上的内容传开之后,西域的舆情,却是远远超出了李林甫的想象。

起初,龟兹城内外,因得知大食倾国来犯而激起的同仇敌忾之心,确实汹涌澎湃。

酒肆茶馆,人人痛骂阿拔斯狂妄,誓要踏平库法城。

可这份“互有胜负”的战报,却是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西域军民的头上。

“互有胜负?开什么玩笑!”

“伤亡数千啊!这才刚接战,薛延将军是怎么打的仗?”

“就是!放着咱们无坚不摧的火炮不用,拿人命去填,那些仆从军本就靠不住,这不是白白送死吗?”

“殿下把帅印交给薛延将军,是不是......太信任他了?”

“听说就是为了‘诱敌’?我不明白,诱什么敌需要耗费那么多人命?白白损了那么多好儿郎!”

“我家二小子就在前军步卒里,这军报.......这军报......”

一位老匠人攥着抄录军报的粗纸,双手颤抖,老泪纵横.

后面的话被哽咽堵住,却引得周围一片心有戚戚的叹息和更深的愤怒。

随着军报上的内容持续发酵,民间的质疑声浪迅速从街头巷尾蔓延至军营,工坊。

军营中,新兵操练的号子声比往日更加嘹亮,却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焦躁和杀气。

士兵们挥汗如雨,眼神却时不时瞟向西方,仿佛要将那遥远的阿姆河望穿。

“听说了吗?前线打得憋屈!”

“听说了,薛帅没用火炮,就硬碰硬,折了好些兄弟!”

“为啥不用?留着过年吗?殿下造出来不就是让咱们少流血吗?”

“谁知道呢!上面说是在试探.......可试探用得着死那么多人吗?”

“唉,这仗打得,真他娘的窝火。还不如让哥舒将军或者高将军去呢!”

不满的情绪在军营的角落蔓延,

虽因军纪森严的缘故,无人敢公开质疑军令。

但那憋屈感却如同发酵的面团,在沉默中膨胀。

工坊内,打造兵甲,赶制火药的工匠彻夜不息,炉火映红了一张张沉默而坚毅的脸庞。

但空气中,也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

“老王,你说......咱们造的这些炮,前线的将军们,会用吗?”

一个年轻工匠看着刚淬火完成的黝黑炮管,低声问身边的老匠人。

老匠人用粗糙的手掌抚摸着冰冷的炮身,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

他摇摇头:“殿下让咱们造,咱们就造好。至于用不用.......那是将军们的事。只是可惜了前线那些娃儿......”

一声叹息,道尽了后方对前线决策的不解与痛惜。

汹涌的舆情,如同龟兹城外呼啸的寒风,裹挟着质疑与愤怒的雪粒,拍打着都护府高大的院墙。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