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赈灾点的冲突!李逸的说服!
快乐第一2025-10-19 14:504,046

“楚王殿下,三万石粮食已经送到,草民这就告辞了!”

郑元和看见所有粮食已经交接给了李逸,便向李逸提出了告辞。

对此,李逸也没有挽留,因为他还有很多赈灾的事要做,没空管此人。

只是在郑元和临走的时候,李逸又顺嘴给此人或者说荥阳郑氏画了一个饼。

也就是又强调了一次,等到灾情平息之后,会向朝廷给荥阳郑氏请功。

在郑元和走后,李逸又在王刚的陪同下,视察了城中的其余赈灾点。

然后,李逸等人来到了郡城官衙。

“王刚,给本王详细介绍一下河南郡的总体灾情情况。”

李逸坐下之后,沉声对王刚说道。

闻言,王刚脸色凝重地开口汇报道:

“回禀殿下,河南郡的受灾情况,极为严重!”

“八县中,有六县被洪水淹没了大半农田,其中陈留、浚仪两县灾情最重。”

“陈留县粮仓在洪水中被冲毁,存粮全被泡烂,全县四万灾民目前全靠周边县调拨的粮食度日,可周边县自身也缺粮,每天只能给灾民分发半升粟米,根本不够吃。”

“浚仪县更严重,不仅粮食短缺,还有不少灾民染上了风寒,医官和草药都不够用,已经有人因为得不到救治去世了。”

闻言,李逸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眉头越拧越紧:

“那另外四县呢?情况好一些吗?”

“也好不到哪里去。”

王刚叹了口气,接着禀报道:

“尉氏、封丘两县,虽然粮仓没被冲毁,但存粮也只够维持五天;”

“雍丘县、襄邑县稍强,原本能维持十天,可这两县接收了从陈留县、浚仪县逃过去的灾民,人数一下多了两万多,粮食消耗得更快,只怕十天也很难坚持了。”

听到这里,李逸问道:

“加上本王此次带来的粮食,以及荥阳郑氏捐赠的三万石粮食,能不能支撑到朝廷的第二批赈灾粮到来?”

王刚摇头回道:

“很难。”

“殿下,河南道遭遇灾害的地方,不止河南郡,所以想来这些赈灾粮不会全部用于河南郡。”

“就算退一步说,这些粮食能全部用在河南郡,也不够。”

“臣算了一下,就算省着用,这些粮食也只够河南郡的灾民们维持半个月。”

“半个月”

李逸看向王刚,眼中满是震惊:

“怎么会这么紧张?按本王的估算,加上这批粮食,应该至少能撑二十五天才对。”

听到李逸的疑问,王刚解释道:

“殿下,因为还有许多流民在不断涌入河南郡,每天都有新增的灾民需要赈济。”

“就像前日,陈留县又接收了一千多名从徐州逃来的灾民。”

“这些灾民一路上没吃没喝,一来就需要大量粮食,这会出现了很多额外的消耗。”

听到王刚的回答,李逸沉默了。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沉重无比。

半个月的时间太紧张了,朝廷的第二批赈灾粮,不可能送到。

所以,得想办法再募集一批粮食才行。

沉吟片刻,李逸开口道:

“王刚,能不能从郡城的粮商手里购买粮食?”

“还有那些本地的大户人家,是否能劝说他们捐粮?”​

王刚听到这番话,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苦声回道:

“殿下,您提的这两条路,臣之前也尝试过,可情况比咱们预想的要难。”

“先说粮商,郡城原本有四家大粮商,洪水之后,有一家的粮仓被冲毁,剩下的三家手里倒是有粮,可他们早就把粮价抬上去了。”

“之前臣派人去问过,他们现在已经把粮价涨了六倍!”

“这么贵的价格,大批量购买,朝廷多出许多钱,臣不敢擅自做主。”

​“涨了六倍?”

李逸眉头一挑,眼中闪过一丝怒火。

“一群趁火打劫的奸商!”

“殿下所言极是!这些人确实是奸商!”

王刚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臣也派人跟他们交涉过,说按平时两倍的价钱买,可他们说什么也不肯。”

“还说现在粮食紧缺,愿意买的人有的是,要是咱们嫌贵,有的是人愿意出更高的价钱。”

“后来臣才知道,他们早就串通好了,一起囤积居奇,就等着灾情更严重的时候,把粮价抬得更高,好赚一笔黑心钱。”

说起此事,王刚就觉得有些憋屈。

他堂堂河南郡的郡守,居然拿三个粮商没办法,说出去也真够丢人的。

但没办法。

要是普通商人,他自然有的是办法拿捏,可这这三个大粮商,都不是普通的商人,都是有背景的。

所以,虽然他是河南郡的郡守,但也没办法上手段。

而李逸不用追问,也判断出了这一点。

能让王刚这个郡守束手无策的,肯定是上面有人。

不过,王刚拿这三家大粮商没办法,可不代表他这个楚王没办法。

“希望你们能识趣!”

李逸眼中闪过一道厉色。

他已经盯上了这三家大粮商。

“此事,本王知道了,后面本王会想办法处理。”

李逸淡淡地回了一句之后,又开口对王刚说道:

“那号召大户捐粮的事又有什么问题?”

提到大户捐粮,王刚的脸色更难看了:

“殿下,说起这个,臣更是无奈。”

“臣派人去了郡城周边十个有名的大户家里,好话说尽,还承诺会向朝廷为他们请功,可他们要么说自家存粮也不多,只能勉强维持自家生计,要么就干脆闭门不见。”

“后来有个跟臣还算熟络的张大户,私下跟臣透露,说这些大户都等着粮价再涨涨,好把家里的存粮高价卖出去,根本不愿意捐粮。”

王刚满脸无奈。

所谓的大户,基本上都是地方豪强,在本地根深蒂固,也不是好惹的。

所以,他也没法用强硬的手段。

便在此时。

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官员走了进来。

见到李逸与王刚之后,此人开口汇报道:

“楚王殿下、郡守大人,刚传来的消息,说徐州那边又有两千多名灾民朝着咱们河南郡赶来,估计明天中午就能到郡城。”​

一听这话,王刚头都大了。

“殿下,又要增加两千多人,粮食消耗又要增加了,得想办法尽快解决粮食问题才是。”

王刚对李逸说道。

李逸点了点头,沉声回道:

“粮食的问题,本王会想办法,你们负责把灾民安顿好就是。”

听李逸表了这个态,王刚心中顿时感觉轻松不少。

上面有高个子顶着了,再不是凡事都要他做主想办法解决了。

……

翌日。

李逸刚用过早膳。

苏定方匆匆赶来,脸色有些难看:

“殿下,出事了!郡城赈灾点的灾民,不愿意按咱们划分的区域居住,还和士兵们起了冲突!”

闻言,李逸眉头一皱:

“怎么回事?不是让人给他们解释过,划分区域是为了防疫吗?”

“末将也不知道,刚才负责看守健康区的士兵来报,说有一群灾民非要闯进观察区,说要跟家人团聚。”

“士兵们阻拦,他们就开始闹事,还把木栅栏推倒了几根。”

“臣担心事态扩大,就先过来向您禀报。”

苏定方具体回道。

听完,李逸立刻起身:

“走,去看看!”

当两人带人赶到赈灾点时,健康区和观察区的交界处已经围了不少人。

一群灾民正围着几个士兵争吵。

为首的是一个中年汉子,他朝着士兵们嚷嚷道:

“俺们家人就在观察区里,凭啥不让俺们见?”

“俺们的家人又没病,就是有点咳嗽,凭啥把他们关起来啊?”

话音落下,旁边的灾民也跟着附和:“就是!俺们住在一起好好的,为啥把人分开?”

因为李逸严禁随意对灾民出手,故而这几个士兵只能不断劝说道:

“乡亲们,这是楚王殿下的命令,是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还请你们理解!”

“俺们不理解,俺们就是要见家人!”

中年汉子说着,就要领头冲过木栅栏。

“住手!”

李逸的声音响起,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转头看向他。

中年汉子看到李逸,眼中闪过一丝畏惧,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楚王殿下,俺们就是想跟家人团聚,俺们知道您是为了俺们好,可俺们一家人分开住,心里不踏实啊!”

李逸走到他面前,沉声道:

“你们想跟家人团聚的心情,我可以理解。”

“可你们有没有想过,观察区里的人,有的可能已经染上了病,只是还没表现出来。”

“要是你们现在进去,被传染了怎么办?”

“到时候,不仅你们会生病,还会把病传给更多人,整个赈灾点都会有危险。”

“可俺们家人只是有点咳嗽,又不是什么大病,哪有那么容易传染?”

中年汉子不服气地说道。

闻言,李逸伸手一指着不远处的病患区,沉声说道:

“你看看那里的人,有多少人是因为一开始只是咳嗽,没当回事,最后病情加重,变成了重疾。”

“要是你们现在不注意,等真的染上了病,后悔都来不及!”

说到这里,李逸停顿了一下,缓缓说道:

“我知道你们担心家人,而我相信你们的家人也是关心你们的,肯定不愿意把疾病传染给你们。”

“要是疾病大规模传染,所有人都会有危险。”

“你们应该都知道瘟疫,水灾之后,很容易产生瘟疫,把你们这些没有生病的人与生病的人分开,也是为了避免瘟疫的产生。”

为了说服这群灾民,李逸直接把古人最害怕的瘟疫拿出来说事。

果然,一听李逸这话,灾民们都犹豫了。

灾民们一番商议之后,又得到了李逸会及时把病好的人送出观察区的承诺之后,便很快离去了。

解决了划区居住的冲突后,李逸刚想松口气,程处默又跑了过来:

“殿下,还有个事,不少灾民不愿意喝开水,说煮开水太麻烦,还浪费木材,非要喝生水,士兵们劝说,他们也不听。”

李逸皱了皱眉,跟着程处默来到取水点。

果然,一群灾民正围着水井,拿着陶罐直接接井水喝,士兵们在旁边劝说,他们却置若罔闻。

“你们怎么不听劝呢?这生水不能喝,会生病的!”一个士兵急得直跺脚。

“俺们喝了一辈子生水,也没见生病,哪有那么多讲究?”

一个老妇人说道,一边说一边继续往陶罐里装水。

另一个灾民也说道:

“就是,煮开水还得找柴火,现在柴火那么难弄,俺们哪有时间煮水?”

这时,李逸走到老妇人身边,看着她手中的陶罐,温和地说道:

“老人家,我知道您觉得喝生水没事,可现在不一样,洪水刚过,水里有很多脏东西,肉眼看不见,喝了很容易拉肚子、生病。”

“您看那边的病患区,有不少人就是因为喝了生水才拉肚子的。”

为了让这些灾民们更明白,李逸让人打了两碗水,一碗生水,一碗开水。

然后,他找来一块干净的白布,分别蘸了两碗水,再把白布拿到阳光下晒。

半晌后,生水泡过的白布上出现了细小的污垢,开水泡过的白布却依旧干净。

“大家看,这就是生水里面的‘脏东西’,喝到肚子里,能不生病吗?”

李逸指着白布说道。

老妇人看了看白布,眼中闪过一丝畏惧,但还是说道:

“可煮开水太麻烦了,还得用柴火,现在到处都是洪水,柴火不好找啊。”

“此事好办!”

“我会让人在赈灾点周围,搭建几个专门的煮水点,派士兵负责烧火,保证随时有开水供应,你们随时都能来接开水喝,不用他们自己找柴火煮水。”

李逸说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之后,开口劝灾民们道:

“你们看,以后不用你们自己煮水,随时都能喝到现成的开水,既方便又安全。”

“至于生水,以后就不要喝了。”

听到李逸这番话,灾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这个办法好。

刚才说麻烦的灾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殿下想得真周到,俺们以后再也不喝生水了,就喝煮好的开水。”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穷养民间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