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和携着采莲来到湖边,虽然天色已经不好,惹得人有些烦闷,好在终究也没有落雨。
明和站在湖边,蹲下了身子,采莲见有青苔,急忙提醒道:“小姐,这里很滑,我们还是去其他地方吧!”
“好,等我洗把脸就来!”
明和从湖中舀了清水扑在脸上,总算让昏昏沉沉的脑子清醒了一瞬。
可是,一抬头,隔着一片湖,便看到了对面的草丛里伸出了一只手。
这下可把明和吓得差点儿因为脚滑,直接一头栽进水里。
好在常佑眼疾手快的拉住了她的身子,这才避免了惨案发生。
明和站稳身体后,对着常佑伸出手指了指对面。
“你看,那是不是人的手啊?”
常佑眯着眼望去,然后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啊,真的是人手啊!”明和非常激动,正准备去看看,却直接遭到采莲的拒绝。
“小,小姐,我们还是回,回去吧,这万一是死人,那多可怕!”
明和拍了拍采莲的肩膀,道:“没事,死人有……”
“小姐,老爷吩咐了不准多管闲事。”常天站了出来,认真提醒道。
明和并不买账,油盐不进道:“我就是要去看看,如果你们不愿意跟来,大可以自己回去!”
话音未落,她便抬脚绕着湖边朝着对岸走去。
采莲与两位男子在经过大眼对小眼后,皆跟上了明和的脚步。
扒开草丛,只见一摊血迹,让人触目惊心。
明和看了一眼趴在地上的白衣男子,那衣角,袖口,背部都是鲜红。
“常佑,你去看看他还死了吗?”
常佑走了过去,将男子的身子翻了过来,伸手摸了摸对方的颈动脉。
“小姐,他并没有死。”
明和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道:“流了这么多血,居然还能活着,这人的命可真……”
话音突然止住,采莲不明所以的看向自家小姐,却见对方神色大变。
“小姐,您怎么了?是不是吓着了?奴婢就说嘛,您不要来,也不要看这么污秽的场面,您怎么就不听呐!”
明和盯着那张因失血惨白的面容,依稀还能想起初次见他时,他剑眉星目,眼神锐利,气质超然,风度翩翩的模样。
最重要的是,他曾经救过她,没想到再见居然已是隔世。
明和感觉到自己的手似乎被人握紧了,一转头就看到了自家丫头担心不已的盯着自己。
她压下心头的情绪,扯了扯嘴角,道:“你放心,我不是被吓着了,就,就是觉得这人可真是俊俏!”
采莲讶异的望了她一眼,扯了扯她的衣角,道:“小姐,这样的话,您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不可说。”
明和只是笑笑,转过头便吩咐道:“常佑常天,你们将这名公子捎上,我们这就回去吧。”
“小姐,这……”
常佑,常天的面色十分为难,甚至有些踌躇不安。
“我不想听到反对的话,至于时伯伯那里,我去说就好,与你们无关。”
见明和心意已决,便不再废话,一人搭起白衣男子的一只胳膊,便朝着原路返回了。
明和回头又看了一眼男子的面容,那双如猎鹰般犀利的眼眸紧闭着。
她满腔疑惑,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并且还受了如此重伤!
如果没有记错,他应当是官宦之子,只此一人在此地受伤,事情绝不简单!
难道是玄武派出了什么事情?
否则,时霖为什么在接到飞鸽传书后,便赶往玄武山。
果不其然,时霖在看到明和带回一人后,表现的相当反对。
“小和,你可知这人是什么身份,你就把他带回来了,你有没有想过,他这样子多半是被仇家追杀,你这样的行为很有可能引火烧身!”
明和站的笔直,坚定道:“我知道,您说的我都明白,但他是个好人。”
“好人?你怎么知道他是好人?”
明和不语,但神情看上去并不打算让步。
时霖只好软了僵硬的语气,哄道:“你说你一个小丫头,能知道什么善恶,和儿,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好人的。”
“我知道,但他是好人。”
时霖见她如此坚定,神色一变,问道:“难不成,你们认识?”
明和一呆,又赶忙否认。
“不认识,我都没离开过明府,这还是第一次,怎么可能认识明府之外的人!”
时霖听此一言,也觉得十分有理。
“时伯伯,我就是瞧着他可怜,所以,才想救他的,伯伯,您行行好,他都快死了。”
时霖被缠的没有办法,退了一步,道:“等他醒来后,就让他离开!”
“好,我就知道伯伯最疼我!”
明和这句话一说出口,时霖便哈哈大笑了起来,但是,明和的心却突然多了一个疑惑。
时霖对她一个养女极好,却对自己亲生独子那般苛刻,这于理不合啊!
明和重新上了马车,一脸深思,她记得那个男子似乎姓盛,那年他救过她,她远远的听见有人称他一声“盛公子”。
“小姐,您怎么了?奴婢瞧着您似乎有心事?”
采莲不知是不是自己多想了,总觉得自家小姐好像变了,可是,具体她又说不上来是哪里变了。
“只是有点累而已,你不必多想。”明和抬手掀起了帘子,入眼便是赏心悦目的山中景色,她想,她不能再这般下去了,太容易让人发现她的不对劲。
夜色渐渐来临,原本一片红霞早已被鸦青遮住,此时他们才抵达山脚。
明和在采莲的搀扶下,这才下了马车。
时霖见她下了马车,便走了过来,道:“小和,要不我们今晚先在山脚歇一晚,夜间上山,我想你的身子熬不住。”
这就是她的时伯伯,万事都以她为先。
明和应了下来,抬眼看了看璀璨星空,扯了扯嘴角。
时霖已经转过身让随行的下人扎起帐篷了。
明和想起了那个昏迷中的公子,便找来了常佑,问道:“那位公子呢?可有醒过来?”
常佑抬手指了指不远处,明和便见两个下人正吃力的将那昏迷的男子从马背上扛下来。
明和突然间觉得有些好笑,前世他白衣胜雪,风光霁月,立于清风春明之中,眼中倒映青山绿水,却又胜于缥缈淡漠里,倒是真的全了一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现下却如此狼狈,衣衫不整,泥垢沾染在那修长五指间,混着干涸的鲜血,让人倒是有了几分不忍直视。
明和走了过去,轻声道:“你们仔细些,别再伤着他了。”
下人们见是小姐吩咐,这手上的动作倒是小心不少。
采莲见此,皱着眉头想着,小姐该不会是真的看上这位落魄公子了吧?
“采莲,去找点水来。”
“是,奴婢这就去。”
明和见下人将男子朝着一旁的大树带去,当即蹙眉道:“将他扶进马车里吧!”
“这…………”下人们面面相觑,并不敢有所行为。
“我今夜在帐篷里歇脚,不妨事的,”她顿了顿又道:“我既然已经救了他,自然希望他能早些好起来,若是任由他在冷风中吹一夜,只怕反倒会耽搁了他的性命,与那杀人凶手倒也无区别了。”
下人们听了这话,忙道:“小姐心思纯善,奴才们这就将人扶进马车里。”
采莲手中捧着水壶,小步跑来,便见到两个小厮竟然将那来历不明的人弄到了小姐的马车上!
不用想,她都知道这定然是小姐的意思。虽说那男子确实英俊不凡,可小姐也不能这般没有分寸吧!
“采莲,随我上马车。”
“啊?”
明和瞥了她一眼,吓得她连忙跟了上去。
时霖一回头,就看到了这么一幕,只是微微的皱起了眉头,倒也没有出声阻拦。
明和一进马车,便借着悬在角落处的琉璃灯盏看到了那昏迷中的男子正靠在硌人的木板上,脸色苍白,双目紧闭。
她伸手拿起一旁的软垫,另一只手吃力的抬起他的头,迅速的将软垫塞进了他的脖颈处。
“小,小姐……”采莲吱吱呜呜的,都不知从何说起了。
于理不合?男女授受不亲?
“采莲把水递给我。”
“哦。”采莲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却傻傻的没有任何表示。
明和见她如此,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当即低声叹了一口气,道:“不要胡思乱想。”
采莲红着脸,慌乱的摇了摇头。
明和直接夺过她手中紧握的水壶,低着头,用水浸湿了自己的绣帕,小心翼翼的替男子擦拭着脸上手上的污垢。
等到一切做完后,这才将已经脏了的绣帕递给了采莲,语重心长道:“人,应当多结善缘。”
采莲这才松了一口气,弯了眼睛,点了点头。
小姐只是心善,并非其他,那她就放心了!
不然,她还真的不知道回去后要如何与时少爷禀明此事呢!
“你先下去,看看帐篷有没有搭好。”
“奴婢这就下去看看,夜里山间清冷,小姐身子骨弱,待在马车里也好。”
采莲说着话,又瞥了一眼昏迷中的男子,不得不承认,简单收拾后,越发有清风明月之姿。
此时马车里只有他们二人,明若挑帘看了一眼,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时霖正背手站在他的爱驹旁,马车周围并无他人。
她迅速的将自己腰间的白瓷瓶拿了出来,倒出一粒丹药,点了男子的穴道,将其药丸放进了他的口中,见他咽了下去,这才安下心来。
此番,也算是全了前世恩情。
他曾救她一命,今日她还了他,想来以后两清,倒也轻松。
只是这药的事情,万不能让他人知晓,这是明派的至宝,世间仅有三颗,能解百毒,医将死之人。
她手上不过两颗,这次出门为了防止意外,便带了一颗,不想还真的派上了用场。
至于世上的另一颗,传闻却在皇家,只是不知真假。
对于自家珍宝为何流落在外,明和也不清楚,就像是有关于明派的很多事情,她这个名正言顺的继承者却不抵外来人知道的多。
大约正是如此,前世才会惨死。
这一世,应当是踏破迷雾,拨云见月。
明和轻声叹息了,转过头来,瞧见男子的脸色远比之前好了些,轻声道:“我们两清了…………盛公子,谢谢你。”
当年感激之意无有机会宣泄于口,只能止于遗憾中,今日相见,正对前因后果。
明和下了马车,恰巧碰到正要回来禀报的采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