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南极考察面临的最大的两个难题就是温度和风,温度自然不用多说,南极的终年平均气温就在零下二十多度,零下四五十度属于正常现象,根据监测最低温度能够达到零下九十度。
南极除了是极寒之地之外,还是地球上的风极,因为极地大洋环流和极地季风的影响,南极出现七八级大风的概率达到百分之三十,出现每秒二百公里以上的飓风概率是百分之五。
这些年来,去南极进行考察也是事故频发,其中的危险性,也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但是在人们的探索欲和求知的执着面前,所有的困难,都不能阻挡人类的脚步。
“我们先乘坐明天海航一号出发,到达南极大陆。”
肖宇和几个管理层商量的说道。
去南极考察,如果讲求速度,完全可以乘坐机甲前往,但是肖宇却选择乘坐船只,这其实是有原因的。
南极考察并不仅仅是考察一个南极那么简单,乘坐船只,可以一步步的从温带地区,到达极地地区,探索整个气象和海洋的递进过程,从而进行更广阔的数据资料分析。
“我们的人员,仅仅携带自用的装备和一些简单的设备,其余的所用物资,由我们的后勤队伍进行保障。”
明天大学进行这一场考察,也是准备相当充分的,不仅仅有考察队伍,还有专门的后勤保障队伍,陈星就是这后勤保障队伍的指挥者。
“这次我们所乘坐的明天航海一号,是我们明天大学独立研发的,专门为科学考察设计的船只,是海洋学院跟我们电子机械学院共同完成。”
陈星向着众人介绍说道。
船只对于人类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但是明天航海一号,却让见到他的很多人大吃一惊。
这是一艘专门为科学考察建造的船只,船体巨大,保证其航行的平稳性,其内部设有各种科学探测仪器,除了这些之外,最为显得就是他的两个船体塔。
两个巨大的船体塔就像是两个信号发射器,但这却不是用来发射信号的,而是用来进行大范围探测试验的。
除了可见的设置之外,在船左右的水下,还设有两个潜水器,就相当于小型的潜艇,可以进行单独的水下数千米作业。
而船体之上还有两个飞行器停放舱,里面是两台小型的机甲飞行器,可以进行空中侦查和探测。
可以说明天航海一号,正整的做到了三位一体,可以称之为科学考察之中的小航母。
类似这样的新设备,在明天大学的成果中,其实算不了什么,因为这样的成果,明天大学每年都会拿出十几项。
“校长,我们的申请已经批复下来了,考察队和考察站的建设,都已经得到了确定的回复。”
虽然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依然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情。
“我宣布,明天南极考察队,于两天之后正式出发,一切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
肖宇宣布说道。
两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整个考察对于,对于物资和设备,做了最后的清点和确认。
两天之后,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在夏国的东岛海港,明天海航一号,带着两百名考察队员,慢慢的驶出了港口。
从夏国的东岛出发,需要经过东太平洋,然后横穿大西洋,进入火岛区域,然后驶入南极大陆海域。
海航一号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动力系统,行驶速度在所有船只中,也属于最快的,可以达到每个小时六十节的航速。
因为船体的巨大,船上的人即便是在有风的天气中,也不会感觉到太过于颠簸,前期的路程就像是一个美好的海上度假。
在两天之后,当船上的众人感觉到了寒意,纷纷的穿上了厚实的衣物,根据海图显示,他们已经在靠近火岛的区域了。
火岛是最靠近南极的一个有人生活的岛屿,对于南极考察来说,这里是最后的一个补给站,所有进入南极考察的队伍,都会在火岛进行最后的物资补充。
作为最为靠近南极地区的岛屿,火岛不仅是一个补给点,更是一个旅游胜地,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冰川海域。
不过明天考察队的众人并没有在这个美丽的岛屿上停留多久,仅仅是一天之后,就再次出发了。
“校长,你看,跟我们一起出发的是一艘米国船只。”
在甲板上闲聊的时候,李进指着一艘船只对着肖宇说道。
从火岛继续向南出发,就基本进入了南极海域,进入南极海域的除了一些渔船之外,就是考察船。
但那艘米国船只,明显不是渔船样式,那就应该也是一艘考察船,而能够进入南极的考察船,也是经过世界组织的批准的,所以这艘考察船上的人,想想也能知道是什么人。
“看来是冤家路窄,他们跟我们选择的探索线路是一致的。”
肖宇无奈的摇摇头说道,就是他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哈弗大学的考察队。
“我看未必,也许是他们有意跟踪我们。”
李进看着远处的船只说道。
南极大陆面积广阔,两支考察队选择线路一致的可能性并不大,只是肖宇不太愿意往阴谋的方向去想而已。
但很明显,就目前这个情况来说,哈弗大学的考察队,是有意的跟着明天考察队,他们可能是想要来一场面对面的考察较量。
“既然他们选择跟我们一路,也没什么,至少我们路上不会太无聊。”
肖宇对于这种状况,只是一笑的说道。
因为肖宇也并没有将他们当回事,以目前明天大学的实力来说,哈弗大学早已经不是对手,他们如此做法,不过是自取其辱而已。
当然肖宇这样想,在另一艘船只上的代维可不会这样想,他是想要借助这次南极考察,来胜过明天大学,重新树立哈服大学的地位,所以这次他不惜亲自带队前来,就是要殊死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