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了最后的工作之后,肖宇下达最后的指令,水星探索完毕,接下来就要启程奔赴太阳了。
其实水星距离太阳已经非常近了,对于水星的探索,就基本上是对于太阳探索的一个前奏,但是这还是跟正式的探索太阳,有着巨大的差别。
太阳作为太阳系中心的恒星,整个太阳系一切的能量来源,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宝库,只是这个能量宝库对于人类来说,也充满了太多的危险。
从水星出发不久,就已经进入了太阳的外圈范围,当然这个外圈仅仅是一种能量的概念,距离太阳表面还是有着一段距离的,这段距离甚至比从地球到月球高出几倍。
“根据探测外界太空的温度,已经到了一千度。”
陶明看着检测仪器,对着肖宇回报的说道。
其实就太空来说,若是没有大气,温度是不会传导的,通过辐射传导的方式,效率可以说很低,所以太空大部分的区域都是处在极寒的状态,甚至能够达到绝对零度。
但太阳的外圈范围,其实已经是太阳大气所能够涉及到的范围了,只是这里的大气,就如同是地球的外侧大气层,十分的稀薄,所以不会产生聚能现象。
太阳本身是一个氢氦的气态聚合体星球,通过氢氦的聚变反应,达到一种能量的释放过程,但这种聚变反应,其实是由内向外的,也就是中心才是聚变点。
“减慢速度,一定要注意温度的变化。”
这外圈引力圈虽然温度整体上不会太高,大约在一两千度的范围,但迅速变化的温度本来就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这就像是如果一个放过冰的杯子,然后立刻倒入热水,杯子很可能就会碎裂,这还仅仅是百十度之间的变化,若是几百度甚至是上前度的变化,就是航空金属也会受不了。
所以进入外圈之后,速度就需要尽量的放慢,这可是关系到众人的安全大事。
虽然是常规动力,但是机甲的速度即便是在不使用曲率引擎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十倍音速左右,而通过一个外圈,就花费了将近十个小时的时间。
“外圈引力范围已经过了,中圈虽然距离会短一些,但是温度变化也是要大得多。”
根据之前无人探测的数据,中圈范围的温度,从两千度左右,一直达到内圈的五六千度,其温度变化更大,而且出现了必须要借助量子光盾才能够抵御的高温环境。
“是不是可以提前打开量子光盾。”
有人建议的说道,其实这样会更加保险一些。
“机甲飞船的能量系统是一定的,如果提前打开量子光盾,就不能保持最有效的行驶。”
陈星在一旁解释的说道。
虽然巨型机甲的核动力系统供能十足,但是机甲本身就决定了能量效率性,若是同时开启两种耗能,那么其中一种必须要进行适当的协调,以保证机甲的最佳稳定性。
“之前我们已经探测过,有着大体的数据作为依据,应该不会出现问题。”
陶明对着众人说道,这里就显出了提前无人探测的重要性,若是没有这个数据,那么接下来的就需要一步步的摸索,不仅是风险大,更是浪费时间。
“外部温度已经达到两千五百度。”
这个温度还是机甲机体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也快要接近极限了,虽然外部温度极高,但是机甲之内依然是保持恒定的温度。
当初制作机甲外壁的,不仅是需要一种耐高温,还需要极好的隔温效果,要知道两千度的高温,即便是一些金属,也足以融化为铁水了,仅仅是耐高温,不能保证内部环境是不行的。
所以在隔温层采用了陶瓷复合材料,这种材料有着极好的隔热效果,几乎可以屏蔽外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热量传播。
加上内部的辅助设备,这才实现了内部的恒温效果,这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采用这种材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温度提升到三千度,可以打开量子光盾了。”
肖宇看着检测设备说道。
三千度的高温,已经几乎是达到了金属的熔点,即便是机甲材料,在长时间承受三千度高温的环境下,也会发生扭曲变形。
“打开量子光盾。”
陈星按动了量子光盾的启动按钮,立刻在机甲周围出现了一层犹如光照一般的保护层。
这量子光盾的防护能力,自然是不用说,即便是核弹爆炸的百万度高温,都无法对量子光盾造成任何破坏。
只是这量子光盾同样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耗能高,以磁场的强效运转为基础,还要维持一种微粒子形态的运转,这些都需要高耗能,如果机甲不是核动力系统,恐怕普通能源根本禁不起这种量子光盾的消耗。
当然除了核能之外,机甲还配有光能补充系统,这个在靠近太阳的时候,起到的作用最大,可以说很大方面,也为机甲提供了充足的能源。
“已经到达中圈层最内部,马上进入内圈层。”
这内圈层跟中圈层和外圈层又有所不同,内圈层的温度虽然高,但是其温度比较稳定,基本上维持在五六千度左右,也只是比起太阳表面温度稍低。
温度稳定的原因,也是因为内圈层远小于中圈层和外圈层,虽然说小,但是太阳的本身体积就大,即便是内圈层小,也足有一个地月距离的宽度。
“度过内圈层之后,我们才算是真正的达到太阳表面。”
这次对于太阳的探测其目标是在日冕层,这三层外圈,虽然属于太阳的引力范围,但是若是具体说来,其实依然是在太阳之外,真正进入太阳的标志,就是进入日冕层。
所以即便是内圈,也仅仅是太阳的一个内轨道而已,还处在整个太阳具体的气层之外。
“日冕层最外侧的温度,在八千到一万度,而最内的温度不可知,估计应该怎么也在几十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