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瑾萱看着方风尧,经理说的话完全在情理之中,可这并不代表酒店就真的是清白的。
方风尧走到床边坐下,示意经理也坐下。
“先生,小姐,不知道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经理从头到尾都是很恭敬的态度,倒是让林瑾萱觉得嫌疑小了不少。
方风尧抬眸盯着大堂经理,生怕错过他的任何一个表情,“不知道,酒店晚上有几个人值班。”
“前台收银有一个,还有一个主管,再加上一个巡逻的保安,一共是三个人。”
“那么谁最清楚,客房的情况。”
问到这里,经理已经有点明白了,他们这是在怀疑酒店的员工。
可经理还是没有发作,依旧好脾气道:“前台必定是最清楚的,主管也是需要时时追踪跟进房态的。还有我,也是会查房态的,我需要了解今天的入住情况。”
“经理就不觉得,这次的火势有些离奇吗?”方风尧挑了挑眉稍,经理的表情依旧没有什么变化,他的嫌疑应该是可以排除了。
听方风尧这么问,经理倒是认真地想了起来,“最奇怪的,恐怕是火势蔓延的情况了。”
“你说说看。”
“照理来说,火势从二楼蔓延到三楼,虽然不需要太久的时间,但也并不是一两分钟就能烧上去的。尤其是,火都是从左侧房间烧起来的,每层楼都是,看起来像是从楼梯的地毯开始的。”
“这似乎也说的通,酒店的地毯极易燃烧,酒店就没有考虑过,发生火灾这样的安全隐患吗?”
“当然考虑过,所以酒店的消防设施是十分齐全的。不仅每层楼配备了六个消防栓,每隔一个房间还会设置烟雾报警器……”
说道这里的时候,大堂经理忽然停住了,脸上满是惊骇之色,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酒店所有的烟雾报警器都没有工作!
他震惊地站起身,“先生小姐,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没说?”
方风尧看着林瑾萱,示意她说。
林瑾萱点了点头,“我怀疑,酒店失火,不是意外,而是人为。”
“人为!”经理的眼睛瞪得老大,是谁那么恶毒!
酒店经过这么一烧,重新装修的费用高达上千万,若是人为,他一定要揪出是谁干的!
“没错,当时我在房间,门是打不开的,房间里的烟雾报警器也是不好用的。”
经理听完之后,连忙表示,“我一定会仔细查清楚,给你们一个交代。只不过,酒店的监控也都莫名丢失了,我需要一点时间。还有,酒店已经为您安排了一家兄弟酒店,你们在这边的一切费用都由我们酒店承担。”
这个处理方式林瑾萱还是很满意的,她勾了勾唇,微微点了点头,“多谢经理。”
得到了谅解,经理就离开了,剩下林瑾萱和方风尧互相对视着。
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个人竟然睡着了。
第二天天一亮,医生过来查房,便通知林瑾萱没什么大问题,可以出院了。
剧组的几个演员也都没事,都安排出院了。
经过这件事,导演给他们又放了三天假,让他们能平复一下心情。
林瑾萱回了新的酒店,又重新准备了一些衣服。
可惜了,她买的一些新衣服都葬身火海了,还有一些粉丝送的礼物也都被烧了个精光。
她躺在酒店的房间,悠悠地叹了口气,这个背后的人,未免也太可怕了。
微博上吵翻了天,陈湾湾知道林瑾萱的情况,便在微博上发了条消息,表示人并没有事,让大家放心。
薛人仪和宸宸也都相继发了微博,表示自己没事。
微博上的粉丝都在庆幸,这简直是个奇迹,还好自己的偶像都没事。
不过这些人中间,也有不少具有侦探潜质的网友,直指这次的火灾不同寻常。
不少网友也被这波风向带了节奏,开始关注起火灾背后的阴谋。
与此同时,薛人仪发了一条让人觉得有所暗指的微博,“原来,人心真的这么险恶。感恩,这次有惊无险。”
不少网友纷纷在下面评论,是不是这次的火灾另有隐情。
只不过薛人仪并没有回答,反而让整个事情看上去扑朔迷离。
林瑾萱睡了一觉,登上微博就看到了薛人仪被顶上头条的微博。
她好奇地点进去,人心险恶?难道,薛人仪的情况和自己一样?
她也是被人关起来的?不然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但她只是看了一眼,并没有多做评论,也没有去找薛人仪求证。
她又去宸宸那边看了看,除了报平安的微博,并没有什么其他的信息了。
所以她并不能确定,这是有人针对剧组的一起阴谋。
她的心里隐约有些不相信薛人仪,但又没有证据。
如果薛人仪撒谎,那只有一个可能,要么就是薛人仪是那个幕后黑手,要么,就是她也真的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到了晚上的时候,微博讨论愈演愈烈,不知道谁雇的水军,矛头又指向了林瑾萱。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林姓女艺人,除了她想来也不会有别人了。
只不过,只要不点她的名,她也没必要跳出来,这样反而让人觉得她心虚。
休息的三天过得很快,大家似乎都忘了火灾,全身心都投入到了拍戏之中。
林瑾萱又进入了被拍戏支配的恐惧之中,看了一下通告,每场戏都有她。
从早上七点一直要拍到下午五点,她又看了一眼通告,认命地去化妆。
化妆师的话依旧少的可怜,这么久了,她们居然还是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共同话题。
林瑾萱也懒得找话题,趁着化妆的时间休息休息。
早上连拍了两场,林瑾萱才有了半个小时的空,她撩着裙摆,在一个阴凉的地方找了个石头坐了会儿。
与此同时,网上播的《清瑶媚传》也到了白热化的部分,剧情跌宕起伏,给她圈了不少粉。
有不少粉丝,都追到了横店来探班。
横店的外围举满了她的应援条幅,呼声隐约传进了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