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张 不甘心上命不可违
东皇清2025-07-28 18:483,067

  来人除了乾坤营坤一还有谁。

  一路乔装打扮,紧赶慢赶,可算是在今天找到了张郃所在。

  张郃藏得地方确实不错,要不是那震天彻底的喊杀声,坤一还真不见得能那么快找到他。

  他看着跪倒一片的青州将领,面无表情的说道:“主公有令。命张郃全军立刻折返,大军快速撤返邺城,诱使袁绍主力前来救援。”

  听到这样的命令,众人面面相觑。

  重创一下就走?

  他们忍不住回头看看山下那几乎都快被全歼了的颜良,这都已经这样了,难道不顺势灭了颜良再走?

  众将官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都放在了张郃身上,神情复杂。

  他们不甘心,张郃又哪里能接受如此命令。

  诛杀颜良,本是他今天名扬天下的日子,可孙坤的命令却显然是让他放过颜良,以此来诱使袁绍大军南下。

  他虽然也知道消灭袁绍主力才是重中之重,但是就在眼前,唾手可得的战绩,就这么放弃了,换了谁,都会犹豫。

  张郃心中的挣扎可想而知。

  坤一也不催促,抱着剑,就那么淡淡得看着他。

  他虽然不是军中将领,但是多少也能看出一些门道。

  山下那漫山遍野的绿色旌旗包围着岌岌可危的一支打着土黄色旗号的人马,只要眼睛不瞎的都能看到胜利已经近在眼前了。

  他也理解,对于这些军中将官来说,军功近在眼前,哪里是能放弃就马上能放弃的。

  “将军,袁绍援军已近,快做决断吧。”副将轻轻拉了拉一脸痛苦的张郃,小声说道。

  坤一也皱了皱眉头,低声说道:“张将军,快做决断吧。这关系到全局战况,还请以大局为重。”

  “哎~撤……吧。”张郃闻听,心气一泄。

  虽然说他可以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强令大军消灭颜良,在选择退兵。

  但谁让他来到青州的时间太短呢,这些部下将官,也未必会听他的。与其冒着一个违抗军令的罪民强行建功,最后落得一个功过相抵的下场,还不如顺势而退。

  功劳没了,日后还有机会在建,但要是在身上背负一个不听军令的污点,怕是以后在青州官场混都不好混了。

  没有一个君主会继续信任和任用一个,违背自己军令的武将。

  他得到这次机会本来就是靠着孙坤对他的信任,要是辜负了这份信任,将来还哪有出头之日。

  相通了这一点,张郃也只能压下心中的不舍,下令撤军。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们也怕张郃一冲动,违背孙坤的军令,那为难的反倒是他们了。

  毕竟他们同样舍不得这一份即将到手的大功劳啊,但是军令如山,在仁慈的君主,也不可能希望自己麾下出现一群不听自己指挥的将官。

  现在张郃主动下令撤兵,他们在可惜之余,更多的则是庆幸。

  都匆匆下山去收敛部下,准备撤退了。

  颜良还不知道自己刚刚在鬼门关外逛了一圈,满头大汗的他,拼命厮杀,部队越打越少,他这个主将也不得不亲自加入战场,才能勉力拖延部队崩溃的速度。

  两军正杀得昏天黑地时,颜良觉得突然间好像压力莫名得一松。

  此时青州兵马潮水一般的后撤而去,只留下了目瞪口呆的一群残兵败将。

  颜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使劲得揉了揉,才发现对方尽然真的在撤退。

  明明在加把劲,自己这边就要守不住了,对方尽然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撤退。

  他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心中却生起了十二万分的警惕,他实在不相信对方会放过这个可以全歼自己的好时机。

  直到青州兵马全部撤离,目光所及之处,除了自家的数千残兵,再也不见丝毫敌军兵马,颜良才反应过来,对方竟然是真的全跑了。

  不管对方想干什么,这个时候自己要是再不跑,就真的没机会跑了。

  他急匆匆下令,将自己的残兵缓缓后撤而退。

  这会他倒是学聪明了,没有在像来的时候一样,乌泱泱一窝蜂一样的走,而是选择了重新列阵,缓步后撤。

  文丑的援军很快就在颜良脱离战场的时候追上了他。

  听说了颜良的惨败,文丑也不敢随意进兵,而是选择了原地驻扎。

  被颜良甩在身后的逢记紧赶慢赶来到营中,看着只剩下不到三千的残兵,眼前一黑,差点昏过去。

  袁绍千叮咛万嘱咐,让他看着颜良,不要让颜良太过冲动冒进。

  可惜颜良把他打发去辎重营后,连招呼都没打一个,带着部队就急行军南下了。

  逢记满肚子恨铁不成钢的埋怨,却说不出来。

  整个部队都是颜良文丑哥俩的,且他二人的脾气都是那种暴躁无定的,他一个文弱书生,实在没有勇气指着这个壮汉臭骂。

  才刚抬手伸手指了指颜良,就被他恶狠狠地一眼给瞪了回去。

  感觉自己的自尊受到创伤的逢记,只能狠狠地丢下一句“我会原原本本告知主公的”,就拂袖而去了。

  两人虽然有所忌惮,但都没拿他当回事。

  胜败本来就是兵家常事,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作为袁绍麾下最强的心腹武将,这点损失他们难道还担不起嘛,也就随他逢记去打小报告了。

  颜良战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正在邯郸整顿兵马的袁绍耳朵里。

  逢记自然是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颜良,都是因为颜良的轻敌冒进,才被孙坤手下伏兵击败。

  他如何死劝活劝,颜良就是不听,还把他打发到辎重营的事,原原本本外加一些小小的艺术加工写在了信笺上,递交给了袁绍。

  前部战败,而且败得还那么惨,自然是让袁绍勃然大怒。

  但是一想到颜良是自己的左膀右臂,也是麾下最能打的武将,实在是狠不下心来重责。

  许攸更是趁机进谗言,言说逢记身为监军,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左右为难的袁绍最后还是选择了息事宁人,区区一场小败而已,还不足以让袁绍伤筋动骨。

  “诸位。颜良战败,说明孙坤早有准备。我军还要继续进兵邺城吗?”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商议一个对策来应对目下的困境。

  分兵主意是许攸出的,袁绍此时自然是把希望都放在了他身上。

  “主公。既然颜良将军惨……略有小败。但我军毕竟筋骨尚在,主力尚存,未尝没有和孙坤一决雌雄的机会。依我之间,还当继续挺进邺城才是。”许攸依然主张继续进兵,倒不是他对于双方战事多自信,纯粹就是揣度上心。

  这个老狐狸和袁绍相知多年,对于袁绍的心思把控得死死的。他认准了袁绍绝对不甘心丢失邺城,失去控制冀州的机会,因此才主动言说继续进兵。

  果然,袁绍听他如此说后,脸色一动,显然也是打着同样的心思。

  刚想张嘴说些什么,此时突然站起一人,大声反驳道:“主公,万万不妥。”

  袁绍脸色一变,有些微怒地抬头扫视一圈,他倒要看看是哪个混账东西尽然敢公然反对。

  但是他的目光刚刚看到反驳那人,不悦的脸色立刻转遍,瞬间阴天转晴,甚至还有些笑眯眯地问道:“元浩先生,可有高见?”

  袁绍在邯郸这么长时间,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在冀州各地收买人心,招贤纳士,可以说是忙的不亦乐乎。

  凭借四世三公的出生和袁绍本人一直努力表现出来的宽厚待人,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姿态,对于天下士族出生的文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这段时间陆陆续续有不少名士来投,甚至还有带着私军来投的,袁绍大手一挥通通笑纳,来者不拒。在邯郸的这段时间,虽然连大营都没出过,但是部队和将领的数量不减反增。

  部队从一开始四万多人已经膨胀到了六七万,武将谋士更是翻着倍增加。

  很多在河北名声极大,但始终不出仕的大名士,他也都主动派人去请了。

  田丰,田元浩。

  就是那个起身驳斥的人。

  这个费了不少心思才招揽来的河北大名士、大谋士,就连袁绍都要敬让三分。

  田丰的刚正不阿,袁绍也是有耳闻的,但和他硬脾气一样出名的就是他的谋略和文采。既然这位大谋士说继续进兵有所不妥,袁绍虽然有些刚愎自用,但也不得不重视他的意见。

  “主公。颜良将军才刚出发几天的时间就遭遇张郃的阻击。近乎全歼,甚至差点身死,虽然有颜将军轻敌冒进之嫌,但也正说明孙坤准备充足,料定了主公必然会忍不住南下救援邺城。

  如若继续进兵,则正好落入了他的圈套,恐怕我军主力都不一定能全身而退。不如就此止住,急令颜良文丑二将军退兵回邯郸,将我军的重心全部放在构建邯郸防线之上,以备敌军拿下邺城后乘势北上。”

  听了田丰的意见,袁绍脸上的笑模样一僵,其他在做的诸位也忍不住有些尴尬。都知道颜良惨败,但是谁也不敢如此直言。独独田丰不管不顾,实话实说。

  袁绍再次陷入了沉思,很隐晦地拿眼一扫许攸。

继续阅读:第八十四章 看破局田丰智谋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称霸之从黄巾之乱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