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有他倨傲的资本。
他是羌汉混血,不仅在西凉威望不小,在羌族之中的地位也很崇高。尤其是董卓离开西凉进入京畿之后,西凉羌族基本上就以马腾马首是瞻。
西凉一代情势复杂,大大小小军阀遍布。董卓在时,打压收拢,众人还算安稳,甘心听命于他。
董卓离开西凉去洛阳之后,那就属马腾的势力最大了,那些军阀除了少数几个不服的外,大部分也都投向了马腾这一边。
别看马腾只是一个西凉太守,实际上他所控制的地盘,远远不止一个西凉,而是整个凉州。手下控弦之士,更是无可计数。
祖上更是马革裹尸的典范伏波将军马援之后。
身份和地位都不在众人之下,他这次不辞辛劳地来会师诸侯,和公孙瓒的目的差不多,也是为了来见识见识这天下英豪。
结果自然是大失所望。
就这?
这些人也能被称为关东一霸,打得董卓节节败退,那我西凉铁骑还有何忧。
他最忌惮的只有董卓,同为西凉人,对于西凉兵的战斗力最为清楚,因此对于董卓手中那二十万西凉铁骑的忌惮,可想而知。
但是没想到就这一群乌合之众竟然能将董卓的大军一败再败,就连手下那威震西凉的五大统帅都阵亡了一个,这么看来这董卓也是徒有虚名啊。
他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现在的心情。
该哭还是该笑呢。
对于这些所谓袁氏一门的诸侯,他更是打心眼里瞧不上。
袁绍和袁术为人如何,作为旁观者,他心中也跟明镜一样。
手下那些诸侯就更不堪了,除了互相推诿,指桑骂槐的嘴上功夫外,战斗力如何他是一点都没看出来。
倒是孙坤所属的青州兵和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让他有些心惊,连续几仗,打出了联军威风的,差不多都是孙坤的青州兵。
尤其是他麾下赵云、太史慈二将,更是风头正劲。无论是赵云斩胡轸擒华雄,还是太史慈三箭退吕布,都是现下军中最盛的话题。
连他的军营下属中,也多有盛赞。
尤其是他那个儿子,对于白马银枪的赵云简直崇拜到了极点。毕竟胡轸在西凉素有声威,马腾在西凉时,对于董卓手下那几个大统帅也都是忌惮三分的。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白马将军,竟然戏耍了强盛的西凉铁骑,并在万军之中阵砍了西凉宿将胡轸,让同为西凉出生的马腾所部人人叹服。
想到这,他环视一周,略过那些满嘴吐沫星子的诸侯,看向了安坐在案桌前,面沉似水的孙坤。
今天的孙坤好似和平日里有些不一样了,但是一时间又说不上来哪里不一样,让马腾有些疑惑。
他又看了看公孙瓒和孙坚,也都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样子,莫非他们之间暗中有什么勾连不成。
马腾虽然是军阀出身,但好歹是能威慑一方的大佬级人物。察言观色这种基本的微操,那也是拿捏的死死的。
他总觉得这几个人之间有点事。
思维扩散开去,他想到自己的地盘地处的位置和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局势,一个或多个与自己没有利益冲突,或者说短时间之内,不会产生交集的盟友,就很必要了。
远交近攻嘛。
孙坤就很合适啊。
一个大汉最西边,一个最东边,绝配啊。
这不得小几十年内,都起不了冲突。
那战国中期,秦昭襄王和那齐湣王东西并尊二帝的时候,天下震动,诸侯莫敢望其项背,可不就是现在的西凉关中一带和青州一地嘛。
东西各有王气,且看谁的手段更硬。
马腾越想越开心,都有点喜不自胜了。
被盯了这么久,孙坤似乎也有所察觉,眼神一转就看向了马腾。他有些莫名其妙地看着马腾露出那种诡异的眼神盯着自己,不自觉地打了一个冷颤。
这老家伙莫不是有那特殊的癖好?
咦~好恶心。
……
下面乱糟糟地吵作一团,坐在主位上的袁绍也是一阵头大。
这队伍不好带啊。
他看看左右的袁术和曹操,三人都是眉头紧锁。
商讨一个讨贼先锋,竟然无一人主动请缨,只是一个劲的互相推诿,让他们都有些厌烦了。
他倒是想点名几个,但是先前孙坚的前车之鉴,让众人都产生了警惕,无论他如何劝说,就是没人愿意当这个先锋。
这虎牢关已经是洛阳最后的屏障了,只要打破虎牢,洛阳可就近在咫尺了。
这个时候正该是万众一心齐力破敌的时候,奈何先前袁家兄弟吃相过于难看,袁氏一族保存实力的举动也过于明显了。
那些非袁氏一派的诸侯也都不是傻子,凭什么我去冲锋陷阵,让你们坐享其成。
有孙坚这个冤大头就已经够了。
要上你们自己上,反正我们说什么也不可能在去当这个冤大头了。
就这么好好地一场商讨破敌的晚宴,最后不得不落得一个不欢而散。
之后几日也依然如此,只要提及伐敌,就是一片争吵,喋喋不休。
每次都是不欢而散。
且那些诸侯间的矛盾日益激烈,袁绍生怕他们之间有个好歹,让他们互相的营寨都开始外迁了,省的发生火并,徒让董卓看他们的笑话。
就这样二十万联军,停滞在虎牢关下整整两个月,愣是纹丝不动。对虎牢关,连个试探性的动作都没有。
他们不动,虎牢关上的董卓反倒有点吃不消了。
十万大军的开销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联军的辎重潦草可以从广大的关东各州郡源源不断的运输而来,但是他的西凉兵可只能在洛阳关中一带征粮。
就算关中在富庶,也禁不住十万军连续不断的吃喝啊。
再说董卓不在京畿那么长时间,洛阳人心浮动,那些保皇派也开始在暗中运作,想要乘着董卓不在的期间,把控朝廷,占领洛阳。
其中以袁隗为首的一派朝臣更是于关东联军频繁互通书信,相约起事。
董卓闻听消息后,再也坐不住了。
这要是被来一个东西夹击,他可就小命难保了。
他最后不得不将大军全部撤回洛阳,稳定朝局去了。只留了五千士卒由赵岑统领,继续在虎牢关上和联军对峙。
赵岑的脸那是比死了都难看。
外面,二十万,我,五千。
想我死,你可以明说,这么玩就过分了。
他也不是什么董卓的忠贞之徒,被董卓如同抛弃一样的举动,更是大为不安。于是乎他在虎牢关胆战心惊的苦思了几天后,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投降。
是的,没错,联军驻扎关下两个月,碰都没碰虎牢关一下,虎牢关上自己派人下来投降了。
袁绍和众诸侯收到请降信的时候,都是懵的。
直到联军二十万军全部进入虎牢,才反应过来,感情你是玩真的啊。
众人大喜过往。
这下也不用纠结谁打先锋了,这不都投降了嘛。洛阳可就在眼前了,汉献帝可就在洛阳等着呢,这还等什么,冲啊。
于是乎,驻扎在虎牢关下整整两个月一动不动的关东联军,在赵岑投降之后,急吵吵地带着自家兵马争先恐后的涌向了大汉的都城——洛阳。
沿途大小各州县无不望风而降,关东联军势如破竹,以极快的速度逼近洛阳。
洛阳震动,董卓震怒,西凉将官震恐。
“什么!关东联军突破了虎牢关!这才几天的功夫,虎牢关就丢了?赵岑是猪嘛。”
豪华奢靡地相国府内,董卓看到线报,眼睛都要揉瞎了,实在不敢相信这个消息的真伪,这真的都是真的嘛。
“太师。是那赵岑主动投降的,并不是联军攻下的。”李儒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董卓闻听脸比猪肝还难看,气得他差点没犯了心梗,嗝屁了。
咬牙切齿的让人去把赵岑一家都给屠杀了一个干净,才算平息了他的一丝怒意。
赵岑这个小人物,来了这么一手,让整个天下的局势都为之一变。
实在让号称智多星的李儒也是感到深深地无奈,手足无措。
一时间心乱如麻,真没有什么对策来应对。
刚刚回到洛阳这才几天啊,朝局都还没稳下来,整个洛阳的局势错综复杂,都还处在一个混乱的状态,关东联军竟然已经过了虎牢,杀奔洛阳来了。
这一下着实让整个董卓的西凉集团始料未及。
别说董卓集团没料到,就连关东联军自己都还处在一个朦胧的幸福之中。
孙坤本来都打算找个借口回青州了,这一下直接打乱了他的部署。
也只能跟着联军扑向了洛阳。
现在就是抢功劳的时候,谁去的慢了,汤都喝不上了。
那些朝臣们倒是抖起来了,关东联军二十万马上就要打到洛阳了,他们终于有救了。奈何他们实在低估了董卓的残暴和癫狂。
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董卓也没时间去顾及朝廷的局势如何了,在李儒的建议下,他直接来一个卷包烩。
迁都!
联军最多二三日就要打到洛阳了,这个时候整个西凉集团人心不稳,军心动荡,将无斗志,兵无战心,根本无力抵抗二十万联军的攻势。
于是那些朝臣刚刚燃起的希望被这突如其来的一盆凉水给扑灭了一个干净,人人震恐不安,誓死相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