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讨董卓诸侯聚酸枣
东皇清2025-07-28 17:113,144

  很快,董卓入京之后,第一件让天下震惊的事情就发生了。

  为了在洛阳站住脚跟,西凉刺史公开宴席,在席间,竟然大逆不道地废了少帝,另令陈留王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

  并州刺史丁原不忿,起兵攻打董卓。丁原仗着义子吕布之勇,大败董卓。

  董卓据守不出,恼怒不已。后施李肃之计,离间了吕布,令吕布杀丁原,并州兵马四散而逃。只有一部骑兵跟着吕布投了董卓,董卓大喜,收吕布为义子。

  自此,朝中内外事务,皆由董卓一人说了算。

  他自封相国,夜宿皇宫,对百官大肆屠戮。更是毫不约束手下将官劫掠洛阳百姓,杀良冒功,搜刮财物,**掳掠等等无恶不作。

  洛阳百姓怨声载道,人人自危。

  后才有了曹操刺杀董卓不成,逃回乡里,招募士卒,发缴诏传四方,相约天下诸侯共诛国贼。

  第二年春,天下诸侯响应曹操号召,纷纷赶往酸枣会盟,准备讨逆杀敌。

  青州牧孙坤也在其中。

  董卓作乱,在洛阳的种种恶行传到青州的时候,孙坤是懵的。

  泱泱大汉,竟有乱臣贼子,做出如此下做行径,而百官无一敢言,人人噤若寒蝉。

  实实让人匪夷所思。

  曹操的檄文传至青州的时候,孙坤自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一夜无眠。

  第二天出府点将的时候,他的双眼还是通红一片。

  孙乾昨天同样一夜未眠,他又去劝说了自己的表弟半夜,结果孙坤还是没同意他的主张。

  对于孙坤来说,即便现在董卓祸乱,但大汉余威尚存,朝廷还是大汉的朝廷。现在出兵袭占其他州县,于谋反何异,又与逆贼董卓何异。

  现在的孙坤从本心来说,还是想当个可以名留青史的大汉能吏。

  即便不能青史留名,最起码也不能当乱臣贼子吧。

  他还是决定出兵去和诸侯们聚义,尽一个臣子的义务,帮大汉一把。

  青州兵马满打满算一共不到五万,留下了两万交给张文守城。

  张文张将军,现在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将军了。

  都城将军是现在全青州最高的军衔,张文因为多次立功,又是第一个跟随孙坤的青州武官,因此受封此衔,位在青州众将之上。

  现在的张文年纪也大了,已过五旬高龄。操劳了一生,晚年只想好好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也没了那些雄心壮志,也不再去想着冲锋陷阵了。有那建功的机会,他也都会让给那些年轻人。

  青州大小的将官也很尊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故此对于孙坤的安排,他是非常满意的。守家可轻快多了,建功立业这种事,就让那些年轻一辈的小子们去闹腾吧。

  孙坤亲自带着三万步骑星夜奔赴河南酸枣。

  ……

  诸侯聚义,天下响应者繁多。

  其中以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这袁家两兄弟为主,各路诸侯南北呼应,北有冀州牧韩馥、青州牧孙坤、兖州刺史刘岱、北平太守公孙瓒、河内太守王匡、上党太守张扬、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西凉太守马腾、骁骑校尉曹操。

  南有长沙太守孙坚、豫州刺史孔伷、徐州刺史陶谦、广陵太守张超。

  共计十八路大军,相聚河南酸枣。

  各位诸侯带兵少则一二万,多则三五万。

  连营数百里,旌旗招展,声势浩大。

  孙坤带兵进抵酸枣的时候,大部分的诸侯都已经到了。

  曹操作为联军的发起人,一应事务,都由他在操持,接待各地诸侯的任务,自然也是他的工作。

  远远见到一彪打着青底绿旗,上书斗大孙字的青州兵马,曹操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临淄侯青州牧那可是这些来的这些诸侯中,少有的以军功得爵位的一方郡守。讨伐黄巾时的各种功绩,在曹操脑中闪过。

  曹操急不可耐地来到营盘前恭候。

  孙坤一马当先,穿戴着一身连环锁子甲,高戴红缨盔。即便是治理州郡多年,也依然不忘每天抽出时间练习武艺。虽然不如赵云、太史慈他们这些专职的武将,那也比一般的文人要壮实一些。

  曹操远远见孙坤来到,当即拱手笑道:“共载。一别数载,风采依旧啊。”

  孙坤即刻翻身下马,两步来到曹操身边,抱拳拱手,回道:“孟德公。多年未见,你也是没有变化啊。”

  “来来来,帐中叙话。”曹操亲切地拉着孙坤的手,一路将他引进大帐。

  此时的大帐内,已经坐了不少人了。

  曹操给孙坤一一引荐。

  孙坤也是一一见礼。

  众人简单的寒暄了几句,就按照自身的官职落座了。

  孙坤发现,袁本初虽然只是渤海太守,竟然高居主位。他弟弟后将军袁术,反而只能坐在次席。

  有意思。

  袁本初相貌俊逸,言语亲和,和孙坤聊天的时候,姿态放得很低,让人忍不住就会升起几分好感。

  而他的弟弟袁术,虽然是袁家的嫡子,相貌也不错,但是孙坤总觉得这人的脸上始终挂着几分阴郁和深沉,一看就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

  另外席间坐着号称天下第一州冀州的州牧韩馥,一个大腹便便,满嘴古圣先贤的文人。其余孔伷、张邈、袁遗、陶谦、桥瑁、王匡等具是一脸书生相。

  相对于这些一看就是文官出生的郡守,济北相鲍信、长沙太守孙坚、上党太守张扬、广陵太守张超、西凉太守马腾等就是一脸武相,看来都是多年混迹行伍,靠行军打仗出生的武官了。

  其中长沙太守孙坚,看向他的眼中饱含了一个长辈对后辈的欣赏和欣慰。

  这孙坚,也是孙武之后,和孙坤还是出了五福之外的同宗同族。在东汉初期,孙子后裔分出了两支,一支去了江南避难,就是孙坚这一支。另一支继续留在了青州祖宅,也就是孙坤的家祖。

  孙坤虽然没有见过孙坚,但是孙坚的成长事迹,那也是多有耳闻,很是佩服。

  少年勇武,曾经在钱塘边,见海盗在岸上分赃,纷纷惊慌。唯独他提刀而上,假意指挥官军作战,吓退了贼兵,后又亲自追杀不止,斩杀数人而回。

  后在会稽,以乡勇大破作乱谋反的许昌,亲自阵斩了许昌和其子许韶,因功升迁盐渎县丞。

  历经三县县丞,所到之处,百姓服顺,颇有威望。

  黄巾之乱时,随中郎将朱儁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平定了黄巾之后,又多次被朝廷参军事,南征北讨,颇有功绩。

  历经升迁至今,已是长沙太守,破虏将军,乌程侯。

  也是在座众人中除孙坤外唯一的侯爵。

  南北孙氏皆出一侯,在当时那也是被传为美谈的佳话。

  孙坚四方大脸,高鼻阔目,雄姿英发,一身正气,也是一英雄人物。

  他对孙坤的事迹同样耳熟能详。

  孙氏一族在江东也只剩下了他这一支,作为一个有抱负有能力的大才,他是一个很希望见到宗室壮大,后辈儿孙能人辈出的,因此对孙坤天然的就有一种亲近感。

  在大帐之内也不好一叙家常,两人相约散席后,私下会面。

  这个时候有用小卒来报,说是北平太守公孙瓒领军来到。

  袁绍大手一挥,令其速来。

  不多时,又一位身披重甲,相貌俊美,孔武有力的壮汉昂首阔步走进帐来。

  公孙瓒风尘仆仆,一路从大汉最北疆赶来,舟车劳顿,进得帐来,抱拳拱手,向在座的诸位一一见礼,又是一阵寒暄。

  双眼随意一瞄,具是些在他看来文弱之人,暗中不屑一顾。

  独独在见到孙坤的时候,双眉舒展。也不容分说,挨着孙坤就坐下了,将身边的山阳太守袁遗给挤到了一边。

  袁遗大怒,但是一见公孙瓒那摄人心魄的双眼,咽了咽口水,不敢多言。

  简直了,公孙瓒那是什么人,一身滚滚杀气,那可都是一刀一枪从死人堆里钻出来的。袁遗区区一个养尊处优的文人,哪经受得住如此冷峻的目光。

  当时就怂了。

  众人见公孙瓒如此无礼,也多为不满,尤其是袁绍。

  袁遗可是他的族兄,那也是他袁氏一门的脸面。公孙瓒如此不顾袁家的脸面,袁绍又岂能不怒。

  就在他想要起身呵斥的时候,曹操一把拉住了他,低声说道:“本初息怒。公孙太守久居关外,常年和那些异族厮杀,不懂些礼数也是可以理解的。再说公孙瓒的骑兵,那些白马义从都是天下闻名的凶悍之士。不可轻动啊。”

  袁绍看了看一脸焦急的曹操,又看了看满不在乎,正在和孙坤相谈的公孙瓒。回想起这个镇守北平的边关大将是如何对待那些异族的事迹,心中怒意渐渐平息。

  哼,无理莽夫。

  拂袖而坐,也就不再理会他了。

  曹操见袁绍坐下,也是松了一口气。

  这要是还没出兵攻打董卓,自己内部就先出了矛盾,那这个盟怕也是联得没有意义。

  略带责备的眼神扫过公孙瓒,马上又恢复如初了。

  而对于公孙瓒来说,上面那两人是如何想的,毫不在意。拉着孙坤的手,嘘寒问暖。

  “师弟啊。一别数载,可想煞为兄了。你在青州那么久,也不见来封书信,不会是把我这个老兄弟给忘了吧。”公孙瓒巴拉巴拉就是一通埋怨。

  孙坤只能苦笑。

  【作者题外话】:晚上还有。

继续阅读:第十三章 定盟主重逢师兄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称霸之从黄巾之乱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