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交战一夜,疲惫不堪,在占了袁绍的三座城寨之后,很是好好地休息了一番。袁绍大军走得及,留在三寨内的辎重粮草也就便宜了孙坤。
这些物资大都堆积在中军大寨,那可是袁绍准备长期驻守在漳水北岸,从冀州各处搜刮来的。
虽然青州不缺粮草,但是在损失了那么多精锐之后,好歹是有些收获的,这让全军上下,好歹得是得到了一些慰藉。
河既然已经渡过了,那进攻邯郸,也就要提上日程了。
现在袁绍一方士气低迷,青州兵携大胜之势,正是一举攻破城池的大好时候。
孙坤收拾心情,命赵云、太史慈、张郃、朱灵四人各带一万大军从北岸出发,先行前往邯郸攻城,他自己亲自带着剩下的主力大军徐徐推进。
因为中央大寨距离邯郸其实并不算远,也就四五十里,四路大军半天的功夫也就赶到了城下。
但是他们万万想不到,邯郸城的城防竟然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坚固。
邯郸,从春秋时期三家分晋之后,就一直是赵国的都城。
虽然定都的时间,比从西周开始就是齐国都城的临淄短上一些,但赵国在战国时期可是当时天下军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尤其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强大的赵国,无论是经济还是军备,都已经冠绝了列国。
若不是后代君王过于无能,秦国别说统一天下,能不能在赵国强大的武力面前得到喘息的机会都是个问题。
强大的国力,赵国的都城自然是越修越雄伟。
在大汉一统天下之后,刘邦把自己的儿子赵如意封为赵王,同样定都邯郸。
刘如意可是刘邦最得宠的儿子,甚至一度是太子人选的最佳热门。要不是吕后从中作梗,可能就没有惠帝刘盈了。
吕后专权的时期,赵王虽然是走马灯一样的换,但是赵国,邯郸本身却没有受到多大的牵连,是的邯郸城得意屹立至今。
直到汉景帝时期,赵王才最终开始在景帝之子刘彭祖这一支下发张壮大。
平静祥和了渡过了百年的和平,邯郸城都没有受到战乱所扰。
王莽之乱,终结了西汉,也终结了赵王这一支在邯郸的统治。
在之后就是光武帝刘秀封他的叔父刘良为赵王,刘良可是刘秀最大的支持者,刘秀昨天也是颇为信任。
被封赵王后,协助刘秀扫灭六合,河北重新得到复苏,人口暴涨下,再一次扩建了邯郸城,他的后代子孙也一直传至今天。
要不是黄巾之乱,将整个河北搅了一个翻天覆地,赵王居家逃离,今天的邯郸城也应该还有一个赵王在任。
从战国时期一直到现在,历经千年沧桑,这座千年古都,可不是其他那些州县可以比拟的。
袁绍入主邯郸之后,更是征调了无数的民夫从半年前就开始修缮城墙,加固城防。摆明了就是准备将邯郸当做自己新的治所,用作抵抗孙坤北上的大本营了。
四位青州大将面对邯郸城那高打七八丈开外的城墙,面面相觑。
更要命的是城头之上,尽然还有数量不少的抛石机。
这种大杀器,因为本身工艺复杂,移动不便,而且精准度也存在问题,从战国时期诞生以来,用作攻城得使用频率并不高。
但是不可否认,作为一种守城兵器,它在无差别攻击,和超长的攻击距离上,有着绝对的优势。
抛石机的出现,让青州方面有些意外。
他们唯一的攻城器械,只带了普通的云梯,那个高度也不够啊,而且连个冲车都没有,这让他们拿什么攻城。
好在城墙虽然高耸,但是城垣的长度没变。
四人简单的商量了一阵后,决定先派人报之孙坤,随后在四门外扎下营垒,打造攻城器械在做攻城之事。
孙坤整顿完部下,留下一万伤兵在中央大寨修养,带着剩下的大军北上邯郸,准备参与攻城事宜。
在风尘仆仆地赶到邯郸城下后,面对那简直高耸入云的城墙,包括孙坤在内的众人都为之倒吸一口凉气。
因为漳水上的桥梁被断,士兵渡河尚且不易,提前准备好的大量攻城器械也都留在了南岸。
现在面对高耸的邯郸城墙,孙坤也没有办法,只能下令让工兵加紧时间重新搭建桥梁,好将工程兵器运送过来。
但是这个时候可就说不准了,谁也不敢保证短时间内可以修筑起足够宽大结实的桥梁,以保证可以运输那些庞大的攻城器械。
时间一旦拖得久了,让城内的袁军恢复了士气,或者北面的张燕被击退,文丑和鞠义可以抽身,前来驰援,都对青州方面不利。
兵力上的优势其实已经很微小了,现在青州方面能参与攻城的也就七万多人,而如果冀北讨贼的袁军南下,双方的兵力可就持平了。
这对于攻城一方的青州来说,简直就是噩耗。
孙坤只能让人现做一批攻城器械,以望可以在地方的袁军到来前,攻下邯郸。
打造攻城器械同样是一件耗费时间的工作,好在邯郸附近山林不少,材料倒是充沛。
就这样孙坤一方面将邯郸城团团围住,一方面时刻关注冀北的战事,现在就是争分夺秒的时刻。
时年十一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雪,打乱了冀北常山的战局。
原本井径城外三方牵制的格局被突然打破。
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让张燕一方的黑山军苦不堪言。
大山封山,让张燕一方的粮草运输陷入了一个非常不利的境地。粮草时断时续,本就是匪盗出生的黑山军开始心生不满,营盘大乱。
鞠义敏锐得发现了他们的窘境,在僵持了半月后,突然发难。伴随着满天飞雪,鞠义的大军铺天盖地的朝张燕大营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井径城大开,憋了一个多月将近两个月,面颊都已经消瘦下去大半的文丑,乘势从城中杀出,于鞠义东西夹击张燕大营。
双方交战一日,纵使张燕兵马众多,最终也抵挡不住两面夹击,被杀得大败,只能灰溜溜得逃回了深山老林。
那些被黑山军占领的地盘,再次回归袁绍治下。
常山大捷。
消息传到邯郸,袁绍大喜,厚赏了鞠义和文丑,并着重令其速率大军南下支援邯郸城防。
孙坤一方自然也收到了张燕战败,鞠义文丑大军南下的消息。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此时因为连日的打造,攻城的云梯已经打造了不少,冲车也刚刚建好一辆。
“主公。张燕战败,文丑鞠义的大军不日便可兵临邯郸城下,我们不能再等了,下令攻城吧。”张郃等一票武将忍不住进言道。
孙坤张了张嘴,有些意动,随后突然想起了什么,下意识的瞥了一眼郭嘉,见他坐在席上面无表情,心中就有些惴惴不安。
“奉孝以为,我军此时攻城可否?”孙坤小心翼翼地问道。
郭嘉没理会,显然之前的气还没消。
“奉孝,你看啊。这个袁绍的援军一旦抵达,我军可就被动了。趁着我军还有优势,不如现在攻城?”孙坤毫不气馁,又问了一遍,脸上笑嘻嘻得,带着一脸的讨好之意。
郭嘉一翻白眼,冷冷得巡视一圈。凡是被他目光扫过的,无不摄于他的淫威,低头不语。这可是连孙坤都指着鼻子骂的狠人,他们可得罪不起。
“攻城问我干嘛,你想打就去打吧。”郭嘉不置可否的说道。
“别呀……这不是商量嘛。”孙坤大囧。
“现在你知道要商量了?之前你那霸气十足,独断专权的劲去哪了?”郭嘉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
“额……”孙坤无语。
“主公,不如佯攻一阵。效仿先前攻打邺城的态势,来个围点打援?”赵云想了想,替孙坤解围道。
“唉,赵将军,今非昔比啊。前番我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邺城也尽在掌握,攻城伤亡不大。且邯郸距离邺城不远,必经之路就那么一条,围点打援才能奏效。
但是现在我军兵力已经有些吃紧了,且常山入邯郸的道路千万条,我军根本无法料定地方的援军会从哪里南下,围点打援恐怕效果不大啊。”沮授叹息一声,有些惆怅。
“是啊。邯郸城内袁绍准备有序,城高墙阔,无论强攻还是佯攻,损伤必定巨大。一旦损伤过大,敌军援兵南下,我军恐怕……”荀彧说着说着,就说不下去了。
众人都清楚,一旦伤亡过大,别说阻拦援军入城,恐怕到时候连防守都吃力了。
“你们这些酸儒,嘴皮子倒是溜索。那我们难道就这么干坐着,等着袁军顺顺利利地入城嘛?我军精锐之师,所向睥睨,攻打一个连吃败仗,士气不振的袁绍,用得着如此畏畏缩缩嘛?依我看,不如一鼓作气,强攻邯郸,我就不信还啃不下来了。”
朱灵有些不愿意了,他觉得这些谋士有些过于悲观了。他现在立功心切,巴不得早点打起来,好杀敌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