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导演大制作,而且集齐了演技派和流量派在内的国内顶尖演员,几乎已经提前预定了年度最佳。
但是近几年大制作扑街的也不是没有,所以在首映礼没有完成之前,大家都不敢轻易下结论,问的问题也都比较中规中矩,主创团队的回答也比较官面话,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提问环节结束后,正式进入影片播放环节。
这时候全场的灯光都给关了,只剩下大屏幕的光亮,电影正式开始。
一开场,就是一群穿着精致考究的小少爷小小姐在朗诵古文。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小少爷小姐们朗诵完毕,先生在一旁做解释:“这首诗是林则徐因主张禁烟而受到谪贬伊犁充军的处分,被迫在西安与家人分别时为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以及性情人格而作,表达了作者愿为国献身,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精神。孩子们,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大家今天所学的知识,希望将来能够为国家效力,竭尽所能守住我们最后的家园。”
随即镜头一转,出现了一个穿着得体西服的年轻人,走在异国他乡的大街上,周围全是金发碧眼的高大洋人,他在其间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望着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情不自禁的说出一句:“什么时候,我的国家才能这么美丽富强没有战争?”
落寞一笑,朝着街角一幢小洋房走去。
一名书童从小洋房里迎了出来,神情焦急,“少爷,家里发来电报,夫人病重,让您尽快回去。”
镜头再次一转,在回国的游轮上,因为南方的战争,导致交通中断,所有人被困在港口码头。
年轻人不明所以,问一名行色匆匆的路人:“这位大哥,现在是什么情况?”
被问的路人满脸沧桑无奈道:“还能是什么情况,军阀混战列强入侵,长年累月的打仗,我啊,都准备参军去了。与其这样浑浑噩噩担惊受怕,不如主动出击,为自己为国家争得一片天。”
“我们的祖国……已经岌岌可危到如此地步了吗?”年轻人惊讶难以置信,他只知道和西方国家比起来,自己的祖国显得落后贫困,但万万没想到,战火纷争已经让普通人都感到岌岌可危的程度。
一见他那装扮,路人就得出结论:“兄弟,刚从国外回来的吧?你命好啊,这种时候还能出国的人,各个家里都是非富即贵,要实在不行还能移民出去,不像我们普通人,根本没得退路,只能死守。”
说完那名路人就脚步沉重的离开了。
年轻人望着路人的背影,喃喃自语:“退路?国之将倾,岂能有家?”
无奈感叹一声,但一想到家中重病的母亲,只能尽快想办法回去。
但是这一路艰难险阻,并不顺利。
先是在港口码头上被误认为是奸细,随即又莫名其妙的卷入争斗中。这一路上,年轻人都是随波逐流,心里只想着尽快回家探望母亲,却寸步难行无可奈何。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他更加清楚的意识到,国难当前,个人想求得一片净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随后年轻人相继认识了另外几位有志之士,他们有的也和他一样是留洋回来的,有的则是一直在国内奋战。无独有偶,这几人全部都是富家子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选择参军,用自己的力量和学识来捍卫家国。
其中有一人成熟为重,成为他们的班长。
大家聊天时候问到,为什么会选择从军,而不是移民出国。
班长感叹一声说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是现在,不管穷达,谁能置身事外?移民就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咱骨子里流着炎黄子孙的血,哪怕去到更远,始终割舍不下。”
其他人闻言也是齐齐点头。
是啊,以他们几人的家世背景,真想出去的话,变卖家产还是可以勉力一试。与其出去寄人篱下,不如留下死守最后的家园,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骨气,只存在于他们炎黄子孙血脉中的东西,外人难以理解。
而原本是打算回老家探望母亲的年轻人,因为战事被困,和另外几名年轻人一起投身军旅。从一开始的迫于无奈,到后面的主动请缨,一次次屡立奇功。
一来二去的,时间到了半年后。
年轻人终于找到机会回到家乡,却未来得及见上母亲最后一面。
一进家门,到处的白布哀默的气息,已是母亲葬礼当天。
原本并不遥远的距离,却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成了生与死的离别。这是时代的无奈,没有身处其中很难理解。
年轻人脱下军帽,在母亲的棺材前重重跪下,磕三个响头,未语泪先流。
年迈的爷爷颤颤巍巍的走出,将年轻人扶起来,用沧桑沙哑的声音对他说道:“你父亲早逝,这个家一直靠你母亲撑着,长年累月就给累出病来。病床前她一直念叨的就是你学成归来,光耀门楣,近半年来更是病得神志不清时常胡言乱语。但是突然有一天,她清醒了,跟我说她做了一个梦,梦见你在前线参军,连咸菜馒头都没得吃,饿都连枪都端不稳,这可怎么打仗呢?”
“咱家也算家境殷实,能吃的上白米饭。我这一把老骨头的也吃不了几年了,就让人将全部家财变卖,换成白面干粮,让你们这些在前线打仗的小娃娃能够吃的起饭,端的了枪。希望等这些都吃完的时候,能够换来一个太平盛世。”
《富甲一方》电影到此结束,全场寂静无声,不少人早已泪流满面。
许久之后,片场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显然这部电影的极其成功的。不管是从故事的取材立意,还是从镜头表述,演员的表演张力等,都表现的近乎完美,带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和共鸣。
欧阳欣坐在第三排,把手都给拍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