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酒店”项目在胡远潇的强力推动下,迅速进入合同谈判和前期准备阶段。由于项目涉及大量新技术和非常规设计,合同条款极为复杂,潜在的法律风险点众多。
钟守正作为法务负责人,责无旁贷地需要对合同进行审核。他带领团队,熬了几个通宵,逐字逐句地研读上百页的合同草案,并咨询了外部技术专家和律师的意见,最终形成了一份详尽的合同评审意见。
在这份意见中,钟守正重点提示了几个重大风险:
第一,项目采用的某德国品牌智能中央管理系统,在国内尚无成功案例,其稳定性存疑,且售后服务响应时间无法保证,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导致整栋大楼运营瘫痪。合同中对供应商的责任限制条款过于宽松。
第二,环保设计中使用的“模块化生态墙面”技术,尚未取得国内相关的消防和安全认证,存在合规性风险。
第三,工期安排过于激进,合同中设定的里程碑节点几乎没有任何缓冲余地,任何环节的延误都可能导致巨额的违约罚款。
第四,总投资预算看似庞大,但分摊到如此复杂的项目上并不宽裕,很可能在后期出现预算超支,合同中对超支的责任划分和解决机制模糊。
他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评审报告,再次参加了由胡远潇主持的项目推进会。轮到法务部发言时,钟守正没有回避,清晰、冷静地陈述了上述核心风险点,并建议:暂缓签约,优先解决技术可靠性和合规性证明,重新评估工期,并明确超支责任条款。
他的话音刚落,胡远潇的脸色就彻底沉了下来。不等其他人反应,胡远潇猛地一拍桌子:“钟守正!你这是什么态度?!整天就是风险!风险!风险!在你的眼里,是不是公司什么都不做才最没有风险?!”
他指着钟守正,语气充满了嘲讽和斥责:“我看你不是谨慎,你是胆小怕事!固步自封!这么大的项目,怎么可能一点风险都没有?我们要做的是管理风险,不是被风险吓倒!法务部的职责是支持业务发展,不是设置障碍!你这些条条框框,只会束缚住我们的手脚!”
陆锋立刻附和:“胡总说得对!钟总监未免太杞人忧天了。那些技术在国外都很成熟了,能有什么问题?工期紧,正好体现我们的执行力!法务部应该想办法帮助我们规避风险,而不是劝我们放弃项目!”
钟守正看着胡远潇因愤怒而扭曲的脸,和陆锋那副谄媚的嘴脸,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在胡远潇的决策逻辑里,专业意见已经让位于个人政绩和盲目冒进。他不再争辩,只是平静地合上了报告,沉声道:“胡总,我的专业意见已经陈述完毕。相关风险提示已记录在案。如何决策,请管理层定夺。”
他的直言进谏,如同投入狂涛中的一颗石子,瞬间被淹没。胡远潇一意孤行,强令项目组按原计划推进签约和前期工作。“云端酒店”这个危险的庞然大物,开始缓缓启动,向着未知的深渊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