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九二式重机枪,这可真是个好物件啊。
春风花满楼2025-09-24 10:463,041

赵勋很期待部队换上M1式加兰德步枪,那样战斗力肯定能提高一个等级。

一连串的好消息让赵勋的心情特别好。

难得有空闲时间,赵勋哼着小曲来到训练场,查看部队的训练情况。

这时,整个部队都在进行训练。

孙德胜正在训练骑兵。

骑兵们骑着马进行劈砍训练。

“快点,速度再加快些!”

“用力劈砍!都没吃饭吗?”

“骑马开枪,讲究的是平稳!”

孙德胜从伪军加入赵勋的部队后,

直接担任了骑兵大队的队长,他心里清楚赵勋对自己的信任。

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孙德胜在训练骑兵时非常尽心。

如今,赵勋部队的骑兵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另一边,杨志华在训练炮兵。

杨志华竖起大拇指说:“很多时候,我们没有专业工具,

这时候要想测量距离和角度,就可以利用我们的大拇指。”

“这是最基础的炮兵知识,专业名称叫拇指测距。”

“拇指测距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一套公式,

利用参照物直接算出到目标的距离,也就是参照物偏量的十倍。”

“简单来说,就是身体站直,平举手臂,

闭上左眼,把大拇指移到参照物的最左边,然后睁开左眼闭上右眼,

会发现大拇指和参照物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

这段距离就是偏量,用这个距离乘以十,就是到目标的距离。”

杨志华是专业讲武堂出身的炮兵,在训练炮兵方面很有方法。

赵勋看着如此专业的训练,微微点了点头。

邀请杨志华加入自己的部队,绝对是个正确的决定。

此外,步兵大队也在训练。

“注意队形!要疏散开,但不能分散!”

“攻击小组、火力小组和支援小组要跟紧!”

“上!冲锋!别乱!”

赵东海正在训练步兵战士的三三制战术。

步兵除了日常的军事训练,现在还增加了一项特殊训练,就是三三制战术训练。

在战斗中,一窝蜂地向敌军阵地冲锋,看起来虽然气势很足、很英勇。

但这样的冲锋和送死没什么区别。

要知道小鬼子的火力非常猛烈,如果盲目冲锋,

小鬼子即便不用重火力,仅凭阵地上的机关枪,就能把冲锋的战士全部消灭。

所以三三制战术训练非常有必要。

赵勋看着部队三三制战术的训练成果,满意地点了点头。

训练确实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只是不知道到了战场上能发挥出怎样的效果。

“二蛋,你过来一下!”

赵勋看到葛二蛋在旁边休息,就把他叫了过来。

葛二蛋跑到赵勋面前,敬了个礼说:“排长,您找我?”

赵勋说:“二蛋,感觉怎么样?我看你进步挺快的!”

葛二蛋的进步确实很大。

现在的葛二蛋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流里流气的二流子,而是一名战士了。

而且还当上了班长。

表现相当优秀。

葛二蛋咧开嘴笑着说:“嘿嘿,排长,我挺适应部队生活的,您放心,我不会给您丢脸的!”

赵勋拍了拍葛二蛋的肩膀说:“二蛋,加油,我看好你!”

葛二蛋敬礼道:“是!”

视察完训练情况后,赵勋回到了指挥部。

刚进指挥部,萧雅就迎上来对他说:“排长,团部派人来了!”

团部?

是李云龙派人来了?

来做什么呢?

不会是想抢东西吧?

赵勋问:“人在哪?来干什么的?”

“在会客室!是一名通讯员。”

“走,去看看!”

赵勋来到会客室,看到了一名通讯小战士。

小战士走到赵勋面前,敬礼后说:

“赵排长好,我是团部派来的通讯员,团长李云龙有命令,

要求各个独立发展的部队上交作战报告!”

“我是来取作战报告的!”

作战报告是关于作战情况以及经验教训的报告文书。

其中包括战况报告、战役和战斗要报与详报,

一般是由指挥机关按照指挥员的指示,根据实际作战情况拟定的。

其目的是让上级能及时了解作战情况。

八路军的通讯条件还很落后,没有电台,只能依靠通讯员进行联系。

就像现在,李云龙要各个部队的作战报告,都得安排通讯员过来。

赵勋点了点头说:“行,没问题,我把作战报告整理一下拿给你!”

每次战斗的情况,赵勋都会记录作战报告。

这也算是一种自我总结。

整理好作战报告后,赵勋把它交给了通讯员。

通讯员没有停留,拿到作战报告后立刻返回了新一团团部。

第二天。

在新一团团部。

为了了解各个部队的发展情况,李云龙让各个部队上交作战报告。

他自己虽然看不懂,但新一团里有人能看懂。

比如那位白面秀才赵刚。

团部之中。

李云龙吩咐赵刚把各支部队的作战总结报告读一下。

摆在最前面的是张大彪那份作战总结。

赵刚大致看了看报告里的内容,随即望向李云龙说道:

“老李,从张大彪营长的作战报告来看,他所带领的一营现在有四百多人了。”

“他带着一营打了两次伏击战和一次遭遇战,每次战斗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此外还缴获了一挺九二式重机枪。”

李云龙听后,咧嘴笑着说:“哈哈哈,张大彪这小子真有能耐,没让我看走眼!”

“九二式重机枪,这可真是个好物件啊。”

小日本为了加大杀伤力,对三年式重机枪进行了改良,

采用77毫米口径,配备了精度更高的77毫米枪弹,

和三年式重机枪相比,重量更沉,居然达到了63公斤。

它的子弹威力有3712焦耳,

和中正式步骑枪发射的792毫米子弹威力相近,有个“啄木鸟”的外号。

92式重机枪口径77毫米,全长1155毫米,枪身长721毫米,

使用30发保弹板供弹,枪身重27.6公斤,

射速为每分钟450发,初速度732米每秒,有效射程800米。

它的威力很大,在200米的距离上,

穿甲弹能打穿12毫米厚的钢板,在500米的距离上能打穿8毫米厚的钢板。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小日本一共制造了四万多挺这种重机枪,其中至少三万多挺用在了中国战场上。

所以说它的数量并不多。

以前新一团整个团也才只有一挺九二式重机枪。

现在张大彪缴获了一挺,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装备了。

在部队化整为零各自发展的时候,张大彪带出去的兵力比较多,

大概有一百多人,如今才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扩充到四百多人,速度相当快。

赵刚也点头说:“是啊,这么短的时间能发展到这么多人,确实很不简单。”

接着,赵刚又看了看二营沈泉的作战报告:

“二营在这一个半月里打了一场伏击战,

主动袭击了小日本的运输队,还清剿了一次土匪,现在人数是三百多人。”

二营营长沈泉独自发展时也带了一百多人,现在人数差不多翻了一番。

李云龙点点头说:“嗯,沈泉这小子还是差点意思,发展得不如张大彪好。”

赵刚又查看了三营营长王怀保的作战报告,开口说道:

“三营在这一个半月里伏击过一次小日本,打击了两次伪军,现在发展到三百多人。”

三营的情况和二营差不多。

兵力发展情况也相近。

李云龙点点头:“三营发展得也还算中规中矩。”

一个半月前,李云龙命令新一团化整为零,以排为作战单位各自发展。

不过有的排可以联合起来一起发展。

也有的排是单独发展。

比如赵勋的一排。

之后,赵刚又看了看各个作战单位的独自发展情况。

每支部队基本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兵力和武器装备都有不少提升。

目前还没有哪支部队被彻底歼灭。

李云龙听完各个部队的作战报告,咧着嘴笑着说:“嘿嘿嘿,都干得不错。”

“老赵,跟你说,现在我的新一团有两千多人了,

按照加强团五千人的标准,我再发展两千多人,任务就算完成了。”

“到那时候,老总就算想处分我也没借口了,哈哈哈哈!”

“咦,怎么没看到赵勋的作战报告呢?”

赵勋的新中村根据地离新一团团部比较远。

新一团的其他部队大多是流动发展,打一仗就换个地方。

但赵勋打算在新中村根据地扎根,好好把根据地打造成稳固的后方。

正是因为这种发展模式,他选择了一块好地方,

离团部比较远,所以到现在还没把作战报告送过来。

李云龙的话音刚落,就传来一阵报告声。

“报告!”

“进来!”

“报告团长,这是新一团一营一连一排的作战报告!”

说着,通讯员战士把一份文件递给了李云龙。

李云龙接过文件,翻来覆去地看了看,咧嘴一笑递给赵刚,

带着期待的神情说:“老赵,上面写了些啥?”

对于赵勋部队的发展情况,李云龙只是从丁伟和孔捷那里大概了解了一些。

当初赵勋在神头岭和山本特工队打了一场遭遇战,

让孔捷十分震惊,也见识到了赵勋部队的厉害。

但具体的发展情况,李云龙并不清楚。

继续阅读:第52章 老李,我怀疑这一排谎报战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独自发展后,打造最强兵团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