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既然要不回来,倒不如大大方方地送出去
春风花满楼2025-09-23 11:073,036

楚云飞和赵勋道别后,便和副官孙铭骑马离开了。

赵勋望着楚云飞远去的背影,嘴里小声念叨着:“这楚云飞也算是个好汉,真是可惜了……”

傍晚时分。

楚云飞和孙铭一路回到了358团的团部驻地。

刚到驻地,方立功就上前问道:“团座,情况怎么样?他们愿意归还那批物资装备吗?”

美式装备极为精良,所以方立功和楚云飞才如此重视。

楚云飞心情还不错,说:“这个赵勋就像只貔貅,只进不出,那批物资到了他手里,想拿回来太难了!”

方立功听后,立刻怒气冲冲地说:“这个赵勋凭什么扣押我们358团的物资不给?”

“他这是故意制造两支军队之间的矛盾,团座,我们要去阎长官那里告他!”

楚云飞却平静许多,说:“这有什么用呢?”

方立功说:“团座,难道这一批美式装备就不要了吗?”

楚云飞也想要美式装备。

但问题是要不回来啊。

“我当然想要,可赵勋不给啊!”接着,楚云飞就把赵勋那套歪理讲给了方立功听。

方立功听完,顿时也皱起了眉头,说不出话来。

的确,赵勋说的似乎也有道理。

不管是讲道理还是耍无赖,都比不上赵勋。

方立功的目光落在楚云飞身上,见对方毫无怒意,满是不解地问:

“团座,您居然一点儿都不恼火,难道这批美式装备就这么平白无故地给了他们不成?”

楚云飞双手一摊,回应道:“不然还能有什么办法?

既然要不回来,倒不如大大方方地送出去,至少还能赚个人情。”

“立功兄,我今天去赵勋的独立营参观了,你猜猜我瞧见了些什么?”

方立功顿时来了兴致:“看到了什么?”

楚云飞的心情仍有些起伏,说道:“别看赵勋的独立营只是个营的编制,实际上兵力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人,足足抵得上一个团了!”

“什么?一千五百多人?”方立功再次被惊到,嘴里喃喃自语:“我的天,这部队发展得也太快了吧?”

在方立功原本的想法里,独立营挂着营的番号,人数顶多五六百。

压根没料到竟然有一千五百多人。

“何止是快啊!简直是让人吃惊!”楚云飞颇有感触地说,

“这个独立营里还有一个四百多人、配备美式武器的连队,炮兵连、骑兵连也一应俱全!”

“最让我意外的是,独立营的火炮实力完全不亚于我们358团,甚至还要更胜一筹。”

“而且独立营不光装备精良,有本事的人也不少,赵勋自身的能力也很突出。”

“这样的部队,还愁发展不起来吗?”

嘶——

方立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小声说道:“那太吓人了;这么短的时间组建起来的队伍,装备好、人才多、战斗力还强,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楚云飞点点头:“是啊,幸好我们现在是友军,要是在战场上碰到这样的对手,那才真叫可怕。”

说实话,楚云飞真不想和赵勋的独立营成为敌人。

仅仅一个多月,独立营就发展到了这种程度。

要是再给些时间,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那才更可怕。

得知赵勋独立营的发展状况后,方立功和楚云飞都极为震惊。

让他们震惊的不只是独立营的发展速度,还有它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并非一群乌合之众。

这才是最让人觉得可怕的地方。

楚云飞这次去新中村根据地也不是毫无收获,至少了解到赵勋很有能耐。

第二天。

新中村根据地。

飞狐岭山寨的土匪被改编成一个步兵连,雷子枫担任连长。

由于飞狐岭的土匪大多具备一定的战斗力,所以只需再训练一番,就能直接上战场。

这些事交给赵东海和雷子枫去办就行。

营部里。

赵勋正在研究下一步的行动。

只要日本鬼子还没被消灭。

战斗就不会停歇!

同时,独立营也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

这些都是赵勋需要考虑的事情。

塔塔塔——

一阵脚步声传来。

陈怡走进来,说:“营长,刚刚兵工厂传来消息,他们生产的第一支M1式加兰德步枪已经做好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陈怡是独立营的后勤部部长,也负责兵工厂的相关事务。

兵工厂造出了第一支M1式加兰德步枪?

这意义重大啊!

兵工厂可是赵勋的底牌和杀手锏,也是他最大的信心来源!

赵勋立刻放下手中的地图,说:“走,马上去兵工厂!”

之后,赵勋和陈怡便前往兵工厂。

后院里。

萧雅找到上官于飞,把密码本递给她,说:“上官姐姐,这是日本鬼子的密码本,还给您!”

因为这个密码本和破译日本鬼子的电文有关。

所以赵勋让萧雅抄了一份,留作备用。

当然,日本鬼子知道密码本泄露后,肯定会更换新的密码本。

不过这些旧密码本对破译电文很有参考价值,自然要备份一份。

上官于飞说:“抄完了吗?抄完的话,我就拿走了!”

萧雅说:“嗯,抄完了。对了,上官姐姐,您什么时候回总部?”

上官于飞说:“我找到了日本鬼子的密码本和密码机,得第一时间返回总部。对了,你们营长呢?”

她想和营长赵勋道个别。

萧雅说:“我们营长刚出去没多久,上官姐姐,眼看快到吃饭时间了,要不吃完午饭,让营长安排人护送您去总部吧。”

上官于飞看了看时间,点点头说:“好的!”

新迈山的军工厂内,传来了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消息。

赵勋刚抵达军工厂,一位年约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便手持一把崭新的M1式加兰德步枪,快步来到他面前,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喜悦,开口说道:“赵营长,我们成功了!咱们的军工厂造出了M1式加兰德步枪,您来看看!”

这位中年男人名叫曾治文,原本是燕京大学机械专业的授课教师。

战争爆发后,曾治文沦为难民,辗转各地,直到遇见赵勋,被赵勋收留并带到了新中村根据地。

赵勋接纳了这些难民,为他们提供食物、饮用水和住处,这让难民们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当陈怡到难民当中询问是否有懂机械的人时,曾治文站了出来,承担起了相关的工作。

很多人对难民都躲得远远的,不愿意收留,赵勋却不这么做。

因为他心里清楚,难民也能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像机械专业出身的曾治文,就是难得的人才。

如今,曾治文负责军工厂的生产工作,同时还兼顾着设备的维修和调试等事务。

不得不说,赵勋的眼光确实很独到。

“好!真是太棒了!”

赵勋从曾治文手里接过M1式加兰德步枪,放在手上掂了掂,拉动枪栓上膛,举起枪瞄准,接着点点头说:“不错,这枪手感很好。”

“这种枪借助机框导槽引导枪机上的导向凸起,带动枪机转动,直到两个闭锁突笋进入闭锁位置。在复进过程中完成子弹上膛,实现枪机闭锁。”

“机框继续复进到位后,枪支又处于待击状态。和同一时代的后拉式枪机步枪相比,M1加兰德步枪的射击速度有了本质上的提升,在战场上凭借火力优势,能够有效压制手动装填子弹的步枪。”

M1加兰德步枪是半自动步枪,性能远远超过三八步枪。

曾治文点点头说:“赵营长,您说得没错,要是能批量生产这种枪,咱们的火力肯定能提升一大截。”

赵勋看着手中的M1加兰德步枪,说:“走,咱们去靶场试试这把枪!”

之后,赵勋、曾治文和陈怡来到了军工厂旁边的靶场。

到了靶场,赵勋举起M1式加兰德步枪,瞄准300米外的靶子。

瞄准,开枪!

“嘭”的一声,300米外靶子的正中心出现了一个弹孔,精准命中目标!

赵勋放下枪,看着手中的M1式加兰德步枪说:“不错,是把好枪!”

M1加兰德步枪口径为7.62毫米,采用8发弹夹供弹,初速达到865米/秒,枪口动能更是有3597焦耳,有效射程730米。

这把枪不仅可靠性高、射击精准,而且容易分解和清洁,还能连续射击,形成持续的火力压制。

可以说,M1加兰德步枪在当时算是比较先进的步枪了。

赵勋看向曾治文说:“曾老,这枪尽快投入批量生产,咱们部队要尽快换上M1加兰德步枪!”

曾治文点点头说:“好的,赵营长,不过有个问题,就是原料方面!”

“我们现在手头的原料有限,没办法大规模生产。”

原料问题,确实是个很大的难题。

赵勋点点头说:“好,我知道了,原料的事我来解决!”

随后,赵勋简单查看了一下军工厂的情况,就离开了。

路上,赵勋对陈怡说:“陈怡,你想办法去采购生产原材料!”

陈怡神情严肃地说:“营长,现在是战争时期,生产步枪的原材料管控很严格,就算有资金也很难买到。”

的确,战时的铁矿、煤炭等都成了军需物资,管控非常严格。

继续阅读:第73章 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三星级人才。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独自发展后,打造最强兵团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