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勋思考了一会儿后说道:“明天早上吧,明天早上我有空!”
吴效瑾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激动地说:“好,那就这么定了!”
她终于有机会深入了解赵勋了。
毕竟,赵勋可是难得一见的抗日英雄。
之后,赵勋继续投入到工作中,研究周边的敌我局势,规划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第二天清晨。
还没到七点,吴效瑾就来到营部等候赵勋。
一想到能对赵勋进行专访,吴效瑾兴奋得一晚上都没睡好,因为她对这次专访充满了期待!
这是一次专门针对独立营营长赵勋的专访。
八点多的时候,赵勋来到了营部。
刚走进营部,萧雅就迎了上来,问道:“团长,您今天早上和吴记者约了采访,对吗?”
赵勋点头回答:“是啊,怎么了?有什么事吗?”
萧雅说:“没什么事,就是吴记者不到七点就到营部了,已经等了您一个多小时了!”
“看来吴记者非常想尽快采访您啊!”
不到七点就来营部了?
这也太早了吧?
看来她确实是等不及了!
赵勋点了点头,走进营部的民房,一眼就看到了等候在那里的吴效瑾。
看到赵勋进来,吴效瑾立刻迎上前,敬了个礼后说道:“赵副团长好!”
赵勋看向吴效瑾,说道:“吴记者,我听说你一大早就到营部了!”
吴效瑾笑着回答:“是啊,我着急想给赵副团长做采访。”
一直以来,吴效瑾都希望能采访到赵勋。
如今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她自然格外激动。
赵勋看着满脸激动和期待的吴效瑾,点头说道:“那好,我们现在就开始采访吧!”
“不过我有一个要求,采访期间不能拍照,也不能把我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
吴效瑾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记者,深知像赵勋这类人物的照片绝对不能刊登在报纸上,
她当即点头回应:“我清楚这里面的利害关系,您放心!”
现在,赵勋已经成了日军重点盯防的人物。
很多日军士兵都把拿下赵勋的人头当作获取悬赏的目标。
但双方交战这么长时间,日军始终没能搞清楚赵勋长什么样子。
在这种状况下,就算日军想开展暗杀行动,也根本找不到下手对象,不知道哪个人才是赵勋。
这是因为八路军和中央军、晋绥军等队伍不一样,军官和士兵之间没有军衔来区分身份。
而且大家穿的衣服也完全相同。
这就意味着,在不清楚情况的前提下,日军压根没办法辨别出谁是赵勋。
可一旦赵勋的照片登上报纸,日军执行暗杀任务时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不用再花费精力到处寻找。
这就是两种情况之间的关键不同之处。
叮嘱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后,赵勋找了一间安静的房间,准备正式接受吴效瑾的采访。
专访很快就开始了。
赵勋看向吴效瑾问道:“吴记者,在来采访我和独立营之前,
你应该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吧?很多事情想必不用我再详细解释了?”
吴效瑾笑着点头回答:“那当然了,赵副团长。
跟您说实话,我一直都希望能有机会采访您,
所以对于您和独立营的英雄事迹,我一直都在关注着。”
“就像最初的七里坡战役,你们成功打死了日军少将石原太雄!”
“在万家镇战役中,独立营不仅消灭了日军小队,还成功拦截缴获了日军的物资火车!”
“太平战俘营那一战,你们攻破了战俘营,解救了很多被俘的人员!”
“李家坡战役里,独立营单靠自己的力量就击退了日军援军,
还把山崎大队全部歼灭,打出了 1:4的惊人战损比例!”
“最近的韩略村伏击战更厉害,不仅消灭了两百多名日军军官,
独立营还伏击了日军第四旅团的主力部队,把整个第四旅团彻底打垮消灭了!”
“在这场战斗中,独立营一共歼灭了五千多名日军,
其中还包括三名日军将军以及天皇的外甥吉川贞左!”
“除此之外,还有神头岭遭遇战、消灭黑云寨土匪等事迹。
赵副团长和独立营立下的辉煌战功,真的让我非常敬佩,我对您也十分佩服。”
吴效瑾一件一件地数着这些事迹,越说情绪越激动,脸上满是兴奋的神情。
看到吴效瑾这副模样,赵勋能感受到她对独立营的关注,不然也不会了解得这么详细。
自从在新中村建立根据地之后,独立营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场战斗。
其中有很多只是小规模的战役。
但吴效瑾却能把这些战役详细地说出来,这足以说明她确实对独立营十分关注。
吴效瑾察觉到自己的情绪有些激动,赶紧调整好状态,
严肃地说:“抱歉,赵副团长,我刚才有点太激动了!”
“那我们现在正式开始专访吧!”
“这次专访,主要围绕韩略村伏击战以及歼灭第四旅团的战役来进行。”
按照总部的安排,就是要把这场战役当作八路军的宣传重点,
通过这种方式鼓舞全军的士气,让大家振奋起来。
毕竟,独立营这次只靠自己的力量就歼灭了日军一个旅团,这样的战绩必须大力宣传!
吴效瑾拿出笔记本,看向赵勋,正式开启采访:
“赵副团长,您觉得这次韩略村伏击战能够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
赵勋回答:“最关键的是情报!”
“根据我得到的情报,日军战地观摩团会前往韩略村,
他们的目的是观摩日军特种作战部队山本特工队的特种作战行动!”
“我提前掌握了这个情报,于是在韩略村设下埋伏,正好伏击到了日军战地观摩团,
成功打死了观摩团团长服部直臣,还有天皇的亲外甥吉川贞左!”
“这里我可以跟你分享一个小意外。”
吴效瑾一边记录赵勋的话,一边好奇地看向他,问道:“哦?是什么样的意外呢?”
赵勋说:“其实,给天皇外甥吉川贞左造成致命伤害的不是我,我只是在他死后补了一枪而已。
真正杀死吉川贞左的,是他们观摩团里一个名叫川口督史的日军少佐军官!”
吴效瑾立刻来了兴趣,连忙追问:“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赵勋解释道:“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在韩略村伏击日军战地观摩团的时候,
没有遇到什么强有力的抵抗,就顺利地把以服部直臣为首的日军军官包围了!”
“我们先打死了服部直臣这个老鬼子,之后天皇的外甥吉川贞左就吓得慌了神,
举起手投降,想成为我们的俘虏!”
天皇的外甥要当俘虏?
这个结果让吴效瑾非常惊讶!
要知道,发起侵略战争的正是天皇,他还打着“圣战”的旗号迷惑日军士兵发动侵略。
现在天皇的外甥却要投降当俘虏,这简直是在打天皇的脸!
而且是狠狠地打他自己舅舅的脸!
赵勋接着说:“当时我看到吉川贞左想向我们八路军投降,
就想考验一下他的诚意,让他提供一些重要的情报!”
“可没想到,站在他身后的川口督史突然拔出指挥刀,
一刀捅进了吉川贞左的腹部,让他当场就死了!”
“所以说,真正杀死吉川贞左的不是我,我只是在他死后补了一枪而已!”
赵勋现在说出这些话,其实是有自己的小想法的。
既然这是一次专访,之后肯定会在全国范围内报道。
这也就意味着日军也会看到这些采访内容,所以赵勋特意爆出了一个大消息。
他声称自己在日军第一军高层安插了间谍特工。
可实际上,哪里有什么间谍特工,他只不过是看过《亮剑》这部剧,了解一些剧情罢了。
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让日军高层内部产生矛盾,互相猜疑,引发内部消耗。
很容易就能想到:当筱冢义男看到报纸上的报道,
再结合实际情况,肯定会怀疑第一军高层中有八路军的间谍,进而展开严格的调查。
一旦开始调查,第一军内部必然会人心惶惶,
官兵之间互相怀疑、互不信任,内部消耗也就随之产生了。
对外公开吉川贞左投降,且被川口督史刺伤这件事,
其用意也是为了打击日军的士气,降低他们的斗志,甚至让日军内部出现矛盾和冲突。
要是连天皇的外甥吉川贞左都选择了归顺,那这无疑会成为日本皇军历史上最丢脸的丑闻,
也是他们永远没法抹去的耻辱。
与此同时,这件事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让日军士兵对作战产生怀疑,削弱他们的战斗决心。
日军士兵难免会在心里犯嘀咕:我在前线拼命打仗,
可你天皇的外甥却放下武器投降了,这算怎么回事?
之前说的“一直战斗到圣战结束”“绝不被俘虏”“坚决不投降”难道都是骗人的空话吗?
当有这种想法的日军士兵越来越多,日军内部的军心自然会受到影响。
除此之外,如果吉川贞左的家人知道是川口督史把他刺伤的,
那这两家之间肯定会产生矛盾,情况严重的话,
甚至可能会结下永远解不开的深仇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