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首长,这次暗访考察的结果如何?
春风花满楼2025-10-15 09:063,057

领导、丁伟和孔捷三个人结束了这次不公开身份的走访之后,就接着回到了独立营的营部。

这时候,赵勋正在忙着处理各项事务。

按照赵勋之前制定好的计划,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扩大新中村根据地的规模。

继续拓展新中村根据地的范围。

毕竟现在不断有老百姓和难民涌入根据地,新中村原来的土地面积和空间,已经完全不够用了。

所以必须通过扩容来满足根据地发展的需求。

就算新中村根据地进行了扩容,整个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也依然会是现在的新中村。

看到部队首长一行人归来,赵勋脸上露出笑容,主动开口打招呼:“首长,还有丁团长、孔团长,三位终于回来了?”

部队首长满脸欣慰地朝赵勋走去,解释道:“赵勋啊,今天一大早,我们就去附近村子里进行了暗访,了解实际情况。”

暗访考察情况?

赵勋的内心毫无波澜。

要知道,无论是独立营,还是新中村这片抗日根据地,一直都在踏踏实实地搞建设、谋发展,从来没有做过表面文章,更没有半点弄虚作假的行为。

所以,即便八路军高级军官交流团的所有领导都来暗访考察,赵勋也不担心会出现任何问题。

之前李云龙和赵刚也曾悄悄来了解过情况,最后给出的也全都是正面的评价。

赵勋望向部队首长,问道:“首长,这次暗访考察的结果如何?”

部队首长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赞许地说道:“赵勋,你干得非常出色!新中村根据地在你的治理下,情况特别好,老百姓对你带领的部队,还有你本人,都十分认可,满口夸赞,实在是太棒了!”

丁伟紧接着说道:“是啊赵勋,你是真的做到了军民亲如一家,这种程度可不是随便谁都能达到的!”

孔捷也跟着附和:“赵勋,现在我总算明白你的独立营为什么能发展得这么快了,原来是得到了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拥护啊!”

面对三人的高度赞扬,赵勋并没有感到意外。

毕竟,他对自己和根据地的工作原本就很有信心。

赵勋说道:“古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还是清楚的,所以我一直花了不少心思去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

“只有获得老百姓的支持,让大家都心向我们,我们的部队才能拥有更强的战斗力!”

部队首长点了点头,认同地说道:“说得好!我们八路军本来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队伍,赵勋,在这一点上,你做得非常到位!”

“而且这次我们通过暗访,也更深入地了解到了新中村根据地的发展状况,我认为这里有很多经验都值得其他根据地学习借鉴!”

“我正考虑着,要不要组织相关的干部到你们根据地来交流学习呢!”

赵勋连忙回应:“首长您太客气了,独立营本来就是八路军的一部分,不管什么时候,您安排交流团来这里交流学习,都没有问题。”

部队首长点了点头,干脆地说了声:“好!”

如今,部队首长对赵勋越来越赏识了——这绝对是一位难得的优秀人才!

就在四个人聊天的时候,吴效瑾走了过来。

这几天,吴效瑾一直在深入进行采访,详细了解新中村根据地和独立营各方面的情况。

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入了解,吴效瑾越发觉得赵勋能力出众——能把独立营和根据地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独立营是一支英勇善战、能打胜仗的抗日精锐部队。

新中村根据地则成了一片繁荣兴旺的区域,就像是战乱年代里难得一见的“世外桃源”。

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样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

现在,吴效瑾的采访已经全部完成,收集到了足够多的素材,而且第二篇专门报道新中村根据地的新闻稿也已经写好了。

这次吴效瑾来找赵勋和部队首长,就是想问问他们,这篇关于根据地的专访新闻能不能发布出去。

“首长,赵副团长,你们都在啊?真是太巧了!”吴效瑾看着部队首长和赵勋,说道:“新中村根据地的专访新闻稿我已经写好了,但现在不确定要不要发出去,所以特意过来听听你们的意见!”

部队首长愣了一下,疑惑地问道:“写好了?那为什么不发呢?”

“这可是宣传我们八路军根据地的好机会,能让全国的老百姓都看看,我们八路军的根据地到底发展成了什么模样,这绝对是一件好事!”

宣传新中村根据地,本质上就是让广大老百姓了解八路军根据地的真实发展情况。

这属于正面宣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赵勋仔细琢磨了一下吴效瑾的话,很快就明白了她的顾虑,于是看向吴效瑾问道:“吴记者,你是不是担心,这篇宣传新中村根据地的报道发布之后,会吸引很多老百姓或者难民过来,导致我们根据地没办法容纳这么多人,对吗?”

吴效瑾点了点头,坦诚地说道:“没错,我担心的就是这个!”

“之前那篇关于赵副团长的专访报道发布后,这两天报名参军的人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个了!”

“要是再大范围宣传新中村根据地的发展情况,很可能会让老百姓一股脑地往这边涌来,到时候根据地接纳不了这么多人,说不定会陷入混乱之中!”

赵勋点了点头,理解地说道:“你的顾虑确实有道理!”

“不过我想跟你说,我正打算扩大新中村根据地的规模,现在正好需要大量人手来建设根据地!”

“我的计划是以新中村为中心区域,向周边扩展根据地的范围,把附近几个村子都纳入我们的防御区域内,保障那些村子里百姓的安全!”

“这样一来,我们根据地的面积就会更大,后续的发展也能更快、更好。”

部队首长仔细思考着赵勋的话,随后点头表示赞同:“说得对,根据地要想避免过于脆弱,就必须扩大规模!”

“只有不断扩展,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才会更大,同时也能更有力地抵抗日本鬼子的扫荡和进攻!”

事实确实如此,如果根据地的面积太小,不管是商业、经济,还是人口规模,都会比较薄弱,很难实现真正的自给自足。

但随着根据地规模的扩大,对整体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

而且还能形成更大的缓冲区域,避免日本鬼子直接攻击新中村这个核心地带。

总的来说,扩大根据地规模,带来的好处无疑是很多的。

当然,根据地扩大也会引发一些问题,比如管理难度增加,或者没办法设置足够多的安全防御阵地来应对日本鬼子的扫荡等等。

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面积变大了,要做好管理和防御工作,自然会面临一定的挑战。

赵勋看向吴效瑾,说道:“吴记者,你就按照正常的流程发布新闻稿进行宣传吧!”

“如果真能吸引一批老百姓和难民过来,正好能帮助我们建设、发展新扩大的根据地!”

至于扩大根据地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赵勋已经想好了应对的办法。

吴效瑾有些惊讶,忍不住问道:“真的不会出问题吗?”

赵勋笑了笑,自信地说道:“你放心,肯定不会出问题的!”

“我已经有了建设、管理新中村根据地的经验,即便根据地扩大了,我也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吴记者你就放心吧,既然我已经决定要扩大根据地规模,肯定已经想好相应的处理办法了!”

既然赵勋都这么说了,吴效瑾心里也就有了底。

吴效瑾轻轻点头回答:“没问题,有苏副团长这番话我就放心了,我立刻着手准备报道的相关工作!”

这是系列报道中的第二篇内容。

这篇报道的核心聚焦点,是新中村根据地的建设情况与发展态势。

关于这篇报道的标题,吴效瑾早就构思好了,主标题确定为《动荡年代里的一片安宁之地——新中村根据地发展记录》。

除了主标题以外,还搭配了小标题:《八路军根据地创造非凡成就,赵勋独立营管辖区域新中村令人惊叹》。

至于这篇报道需要用到的新闻配图,吴效瑾也有了清晰的方案——挑选麦田丰收的画面作为封面图片。

这样一幅丰收的麦田景象,肯定能给人带来十分强烈的视觉震撼效果。

当然,这篇宣传新中村根据地发展的报道,会严格避开所有军事机密以及和安全相关的内容,绝对不会泄露任何敏感信息。

老总面带淡淡的笑容看向赵勋,开口说道:“赵勋,从你的规划来看,显然不只是想建设新中村这一个小型根据地,竟然已经打算把规模扩大到原来的三倍了。”

“不过话说回来,随着你部队扩编的速度越来越快,确实需要更大的根据地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后勤供应充足。”

赵勋点头表示赞同:“您说得很对,所以根据地扩大规模是现在必须推进的事情。”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独自发展后,打造最强兵团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