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这些,都是我们后勤保障的重要内容!
春风花满楼2025-09-24 10:453,132

吴效瑾点了点头,停顿了一下,又接着问:“赵副团长,这次你们独立营成功歼灭了精锐的第四旅团!”

“除了战士们牺牲生命这一点,你觉得还有哪些原因,让你们能取得这样的胜利呢?”

赵勋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慢慢说道:“每一场战斗的胜利,都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

“就像这次成功伏击日军战地观摩团、歼灭第四旅团,除了牺牲的战士们付出的生命代价,还有我们八路军独立营精良的装备,以及战士们浴血奋战的精神。”

“在很多人印象里,八路军的装备比较落后,事实上确实是这样,但我们独立营的装备并不差,拥有各类先进武器!”

“我们独立营除了步兵,还有骑兵和炮兵。最近,我还在计划组建新的兵种,打造一支强大的抗日部队,一支能让小鬼子听到就害怕的铁血之师。”

“除此之外,我们独立营还有一套完善的训练体系,能让战士们在短时间内具备初步的作战能力,之后再通过一场场实战的锻炼,成长为铁血战士!”

“我们独立营只靠三千多人,就敢向精锐的第四旅团发起进攻,除了依靠精良的装备和强大的战斗力,还离不开坚实的后勤保障!”

“目前,我们独立营拥有强有力的后勤支持,能确保粮食、弹药以及棉服等军需物资的充足供应,让每一位战士都能吃饱、穿暖、喝足,不用为弹药和钱粮的问题操心!”

“每一位参军的战士,都能领到一定的军饷。如果战士牺牲了,我们还会发放抚恤金,妥善照顾他们的家人,让战士们上了战场之后,能没有后顾之忧!”

“这些,都是我们后勤保障的重要内容!”

赵勋大致介绍了独立营的一些情况。

而这些,正是独立营保持强大实力的基础。

装备、后勤、训练有素,这几方面少一个都不行,都是维持独立营战士强大战斗力的关键因素。

赵勋之所以会说这些,是因为这次对他的专访报道,其实也是一则很好的征兵广告。

等这样的报道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许多爱国志士看到后,就会前来投奔独立营,参军入伍!

借助赫赫战功来当作征兵广告,这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硬核征兵宣传。

吴效瑾认真地把这些内容记录了下来。

她也认同,每一场战斗的胜利都来得不容易。

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吴效瑾将目光转向赵勋,开口说道:“赵副团长,我认为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你没提及,那就是你的作战安排!”

“要是没有你周全细致的作战部署,这次战斗也没办法取得这么大的胜利。”

赵勋没有反驳,轻轻点了点头回应:“这场胜利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多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才实现的!”

“说实话,我们独立营想再重现一次全歼第四旅团的胜利,难度非常大,因为日军不会再轻易落入圈套了!”

“之前日军对我们独立营了解很少,觉得我们只是普通的地方武装,所以才吃了大亏!”

实际上,日军轻视敌人的心态,确实是独立营能够获胜的原因之一。

吴效瑾接着问道:“赵副团长,我听说你们独立营发展速度特别快,从最初的二十人,到现在最多时有三千多人,前后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部队能发展得这么快,战斗力还这么强,你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我想把你们的发展经验整理出来,让其他友军和我方部队都能学习借鉴!”

赵勋马上回答:“关键在于群众基础!”

“群众基础太重要了,就像古人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打好群众基础,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道理其实很简单:就算拥有最先进的武器,如果没人会操作使用,那也只是一堆没用的铁疙瘩罢了。”

“所以,只有获得群众的支持,部队才能快速发展,这也是部队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来源!”

“我们八路军打仗是为了保护老百姓,老百姓自然也会真心为我们考虑!”

“你看我们新中村根据地的人越来越多,就是因为群众基础牢固,老百姓愿意来到这里,我们的部队自然就能快速扩充规模。”

吴效瑾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她心里也认同,群众基础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从现代穿越过来的人,赵勋比任何人都清楚群众基础的重要性。

他深深知道,只有得到群众的支持,部队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之后,吴效瑾又向赵勋问了几个问题,赵勋都回答得条理清晰,没有丝毫卡顿。

而且赵勋说话很实在,没有夸大自己的功劳,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当然,涉及军事机密的问题,赵勋一个字也没有透露。

比如关于兵工厂的事情,他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提起过。

要知道,能够生产美式装备的兵工厂,是独立营最核心的秘密武器。

这次专访结束后,吴效瑾对赵勋的个人魅力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她觉得赵勋为人谦虚、待人有礼貌,既有胆量又有谋略,还不夸耀自己的功劳,说话做事也很有分寸。

这哪里只是一位勇猛的将领,简直就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儒将!

经过这次专访,吴效瑾这位女记者对赵勋的好感大大增加,觉得他和其他军事干部完全不一样。

专访快要结束的时候,吴效瑾看向赵勋问道:“赵副团长,接下来我可能会去采访独立营的战士,或者根据地的老百姓,想更深入地了解独立营,做一篇详细的专访报道,这不会给你们带来麻烦吧?”

赵勋回答:“当然没有问题。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涉及军事机密的问题,还希望吴记者尽量不要追问、不要打听!”

吴效瑾马上说道:“这是肯定的!”

“赵副团长你放心,我清楚哪些问题可以问,哪些问题不可以问!”

专访结束后,吴效瑾打算尽快整理采访笔记,把内容刊登到《抗战日报》上。

她知道,这次关于赵勋的专访一旦刊登出来,肯定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和关注。

不过,吴效瑾的工作不只是采访赵勋,她还需要对整个独立营以及根据地的老百姓进行采访。

但眼下,她会先把赵勋的专访内容整理好,刊登到《抗战日报》上,重点宣传独立营的战功,以及此次全歼第四旅团的重大意义。

这不仅仅是一次报道,更是一次对胜利的宣传。

吴效瑾伸出手和赵勋握了握手,说道:“赵副团长,感谢你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

“这次采访非常顺利,接下来我会把内容整理好,然后刊登到我们的《抗战日报》上。”

赵勋点了点头回应:“好,辛苦吴记者了!”

“那你现在是要回报社吗?”

吴效瑾点头说道:“是的,我得先回报社,把这次对你的专访先刊登出来,之后我还会回来继续采访的!”

“我们领导的意思,就是让我多采访独立营,多宣传你们的事迹!”

赵勋说:“嗯,那你先去忙吧!”

吴效瑾应了一声:“好!”

随后,吴效瑾就开始整理这次专访的相关内容。

吃完午饭,吴效瑾便离开了新中村根据地。

为了保证吴效瑾的安全,赵勋特意安排了两名战士护送她回报社。

在当时的条件下,一份报纸从排版、印刷,到大规模分发宣传,至少需要三五天的时间。

尤其是在战乱年代,想要顺利印刷报纸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赵勋并没有太关注报道后续产生的影响和宣传作用。

他现在最关心的,是独立营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刚刚送别吴效瑾,赵勋回到营部的时候,就看到赵白来了。

赵白在新中村根据地休养了大约三天,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气色和伤势都有明显的好转。

赵勋看着赵白的模样,笑着说道:“赵主任,看你气色不错,恢复得挺好啊!”

赵白回答:“多谢赵团长这些天的照顾,我这次来,是特意来感谢你的。”

赵勋笑了笑说:“我们都是友军,不用这么客气。而且之前你们已经感谢过了,再提感谢就显得生分了!”

赵白轻轻点了点头,上前一步说道:“赵团长,日军之所以对我们紧紧追赶、不放手,其实都是因为我!”

听到这话,赵勋心里立刻明白,赵白这次来找自己,恐怕不只是为了道谢这么简单。

赵勋表面上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问道:“哦?日军出动这么多兵力,难道就是为了抓捕你?”

因为之前看过《中国兄弟连》,赵勋早就知道赵白的重要性——她手里掌握着非常关键的情报,而且还是一位精通电讯情报破译的高手。

赵白将目光转向赵勋,开口说道:“赵团长,这次要是没有你的救援,我恐怕凶多吉少。我没什么能用来报答你的,但可以跟你分享一些情报,还有破解日军电报的技巧和经验!”

“小鬼子一直紧紧盯着我,就是因为我懂得如何破解他们的电报,而且我手里还握着一份极其关键的情报!”

继续阅读:第212章 团长,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独自发展后,打造最强兵团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