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的孙德胜说道:“长官,我们是石友三部队的人,我叫孙德胜!
石友三前不久叛国投敌当了汉奸,
我们不想当汉奸,就从他的部队逃了出来,想投奔八路军打鬼子。
请问长官是八路军哪个部队的?我们可以加入吗?”
这可是系统认定的三星级人才,
还是送上门来的骑兵指挥官,赵勋当然不会错过。
他看向孙德胜等人说:“只要愿意一起打鬼子、杀汉奸,我赵勋都欢迎。
我隶属于八路军新一团,你们要是愿意加入,以后就是一起抗日杀鬼子的兄弟战友!”
“新一团?赵勋?”
得知眼前的年轻人就是赵勋,孙德胜非常激动,
“长官,你就是赵勋?我在伪军部队就听过你的威名。
只要赵长官不嫌弃我们,我们都跟你打鬼子!”
如今赵勋的事迹已经不是秘密,在晋西北也算是小有名气。
赵勋当然不会嫌弃他们,说道:“好,就这么定了!”
如此顺利地收下孙德胜这样的人才,赵勋心情非常好。
他还用“忠诚之眼”查看了其他伪军,确保没有问题。
能得到孙德胜这样的猛将,绝对是一件好事。
随后,一行人准备撤回新中村。
就在这时,传来了“砰砰砰”的枪声,同时赵勋的脑海中响起了系统的声音:
“叮咚,系统在西南方向三公里外发现一个四星级人才,请宿主留意……”
孙德胜才是三星级人才,现在竟然出现了四星级人才?
赵勋觉得这次的收获会非常巨大。
他深知孙德胜的能力,稍微训练一下就能成为猛将,
这样的人才才三星级,四星级人才肯定更厉害。
听到枪声,龙魂特战队员迅速散开,保持警戒,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
陈正国问:“排长,有枪声,打不打?”
赵勋霸气地说:“这是我的地盘,我倒要看看谁敢在我的地盘上撒野,
走,去看看!
孙德胜,你们要不要先回我们的根据地?”
孙德胜毫无畏惧之色,挺直腰板说道:
“排长,我参加八路军就是为了打鬼子,绝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怎么可能听到枪响就当逃兵,这根本不符合我孙德胜的做人原则!”
赵勋称赞道:“好样的,真是个有血性的汉子。”
紧接着,赵勋带领孙德胜等三十余名伪军以及龙魂特战队成员,顺着枪声的方向悄悄靠近。
三公里的路程不算太远。
没过多久,赵勋就率领队伍抵达了三公里外的晒谷沟。
在晒谷沟的下方区域,一支规模约为一个中队的日军部队正展开对一支仅有数十人组成的民兵队伍的追击行动。
双方之间的交火态势极为激烈,密集的枪声连绵不断地在空气中回荡。
赵勋取出望远镜,对战场情况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开口说道:
“那是一支民兵队伍。
日军竟然派出将近两百人的兵力,
对一支民兵队伍实施围攻追击,这种情形显得很不寻常。”
民兵组织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进程中,
逐步发展形成的不脱离农业生产的群众性武装力量。
当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起了民兵和自卫队组织,
其数量相当庞大,并且有很多民兵具备直接补充到八路军正规部队的能力。
由于民兵并非正规的军队编制,他们在战时会拿起武器参与作战,
而在农闲时期则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其武器装备主要依靠土枪土炮以及战场缴获来配备,
因此整体装备水平普遍较为落后。
民兵所拥有的武器装备,除了大刀、鸟铳、红缨枪、土炮等简陋器械之外,
对敌人最具威慑力的武器当属地雷。
并且,敌后的民兵不仅肩负着保卫村庄安全的重要任务,
在某些特定时刻,还需要配合八路军正规部队协同作战。
简单来讲,民兵组织与正规的八路军部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领导从属关系。
很明显,这支正在激战的民兵队伍属于我方的革命同志。
赵勋经过片刻的观察之后,果断下达命令:“全体做好战斗准备!”
随着“咔嚓”一声清脆的声响,所有战士迅速完成子弹上膛的动作,神情严肃地进入了待战状态。
考虑到当前日军距离尚远,赵勋决定等待敌军靠近一些之后再发起攻击。
他继续手持望远镜,密切关注着民兵队伍与日军之间的战斗进展。
晒谷沟下方的战场上,民兵小队的总人数仅有七十多人,而日军的兵力接近两百人。
无论是在兵力数量方面,还是武器装备水平以及整体战斗力上,民兵队伍都处于明显的劣势。
“开火!”
“赶紧散开,分散隐蔽!”
民兵队长是一位平头男子,身材高大魁梧,
无论是战术动作的规范性,还是射击技术的精准度,都表现得相当出色,显然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
尽管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火,子弹呼啸着穿梭于战场,
但民兵队伍的战斗素养终究还是比不上日军。
又有两名民兵战士不幸中弹倒下。
这位民兵队长名叫杨志华,他担任民兵队长的经历并不简单。
他原本是八路军新七团的团长,然而刚上任团长职位不久,就得知了仇人山口村上的行踪,
于是在未经过上级批准的情况下,擅自率领部队追击山口村上,
最终中了对方的埋伏,导致整个新七团遭受了重大损失。
杨志华是一位能力出众、本领高强的炮兵人才,
具备很高的作战素养,尤其擅长火炮的操作与使用。
但他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在处理事情时过于感情用事。
由于山口村上杀害了杨志华的妻儿,
他急于找对方报仇雪恨,才会不慎落入敌人设下的圈套。
鉴于新七团损失惨重,杨志华被旅长贬职,成为了一名民兵。
不过,凭借着自身过硬的能力,他依然在民兵队伍中成为了核心人物,担任了民兵队长一职。
山口村上得知杨志华被贬为民兵的消息后,认为这是除掉他的最佳时机,
于是亲自率领一个中队的日军,对杨志华带领的民兵队展开了围追堵截,
这才出现了眼前的战斗场景。
杨志华所在的民兵队原本有一百多名民兵,
可经过战斗之后,如今只剩下七十多人,人员损失极为惨重。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民兵战士不断倒下,伤亡人数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