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之后短短十多天的时间里,独立营的兵力就回升到了两千五百多人,期间还协助川军参与了藤县保卫战,并且在那场战斗中成功歼灭了一千多名日军。
除此之外,独立营还抽调兵力,顺利平定了晋绥军 358团在李家镇发动的武装叛乱。
即便只是这类规模较小的战役,也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装备损耗。
所以,独立营当前能够拥有两千五百余人的兵力,这样的发展速度无疑是十分迅猛的。
要知道,在如此短暂的时间段内,兵力能增加近一千人,这样的增长幅度确实让人感到惊讶。
最近这段时间,独立营补充兵力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自主招募新兵,二是吸纳收编原川军的士兵。
新中村根据地本身的人口数量有限,经过多次征兵之后,根据地内愿意参军报国的爱国青年已经所剩不多,这无疑给后续的征兵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而这一点,正是赵勋同意接受吴效瑾采访的关键原因所在。
他的核心目的,就是借助采访对独立营进行宣传推广。
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打造一则极具说服力的“硬核征兵宣传内容”,以此吸引全国各地心怀国家、有志报国的青年前来参军。
不过,赵勋的专访内容要实现广泛传播,各地有志青年在得知消息后赶来参军,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好在目前这则征兵宣传已经初步显现出效果,最近几天,已经陆续有青年主动前来报名,希望加入独立营。
因此,独立营当前的总兵力稳定在两千五百余人。
虽然独立营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两千多人,但各个部队的编制框架并没有太大的调整,只是部分编制下的人员数量有所减少,同时新组建了一个由川军士兵组成的川军连。
当前,独立营各连队的具体情况如下:
步兵一连:连长为刘大壮,现有兵力三百多人,目前仍在持续推进扩编工作。
步兵二连:连长是雷子枫,现有兵力三百多人,同样处于扩编阶段。
步兵三连:连长是周卫国,副连长为朱子明,兵力三百多人,正在不断扩充人员数量。
精锐连:连长为赵东海,现有兵力三百多人,扩编工作仍在有序推进。
炮兵连:连长是杨志华,现有炮兵三百多人。该连队目前配备了迫击炮、九二式步兵炮、意大利炮以及 M2A1型 105毫米口径榴弹炮等多种类型的火炮,火炮数量十分充足……
这也导致炮兵连的现有人员数量难以满足作战需求。
所以,独立营当前首要的扩编任务就是为炮兵连补充兵力,按照现有的火炮规模来计算,至少需要一千人的炮兵队伍才能满足作战需要。
骑兵连:连长孙德胜,现有兵力四百多人,目前兵力尚未达到满编状态,还需要进一步扩充人员。
独立大队:队长是李本事,现有兵力一百多人。
龙魂特战队:队长为陈正国,队员人数固定为 35人,不进行扩编。
幽灵小组:组长是徐一航,副组长为顺溜,小组人数固定为 10人,人员编制保持稳定不变。
此外,独立营新编入了一支川军连,士兵主要由原川军人员组成,现有兵力两百多人,连长是周醒明。
除了上述这些主力作战部队之外,独立营还设有营部直属部队。
营部直属部队的构成相对多样,主要包含警卫班、侦察班、特务班、炊事班以及电讯处等职能单位。
另外,兵工厂还配备了一支约一百人的警卫队,这支队伍的核心职责是负责兵工厂的安全守卫工作。
综合来看,目前独立营所有战斗部队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两千五百人,发展速度相当惊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统计的数据仅仅是一线战斗部队的兵力,并未将后勤人员纳入其中。
实际上,独立营的后勤人员数量并不少,涉及兵工厂、被服厂、治安队、征兵处、军粮处等多个部门,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负责各类杂项事务的零散部门。
后勤处的主要负责人是陈怡,顺溜则主要协助她处理各类后勤相关事务。
值得注意的是,后勤人员大多由当地老百姓组成,所以这部分人员并不具备较强的战斗能力。
不过,像征兵处、治安队这类与军事事务联系较为紧密的后勤相关部门,还是具备一定战斗力的。
即便如此,赵勋也没有将后勤人员计入独立营正式部队的编制人数统计范围之内。
独立营所有与后勤相关的部门人员加起来,总数已经超过一千人。
也就是说,独立营一线战斗人员与后勤支持人员的总人数,已经突破了三千五百人。
当老总、孔捷、丁伟以及八路军高级军官交流团的各位成员抵达新中村的训练场时,看到正在紧张训练的战士们,所有人都露出了震惊的神情。
放眼望去……眼前的战士数量非常多。
这么多战士,竟然都隶属于同一个营的编制……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即便是老总,也不由得有些出神。
因为他清楚地记得,在伏击日军第四旅团和日军战地观摩团之后,独立营遭受了惨重损失,兵力减少了一半以上,当时只剩下一千多人。
但如今亲眼所见……保守估计,独立营的兵力也已经在两千人以上了。
这样的发展节奏,简直快得让人难以置信。
丁伟、孔捷,还有八路军高级军官交流团的其他成员目睹眼前这幅景象,脸上也都浮现出惊讶的表情,只是他们暂时没办法精准判断出独立营当下的实际兵力规模。
老总先是把目光投向正在开展高强度训练的独立营战士们,接着转过头看向身边的赵勋,开口问道:“赵勋,你这独立营搞得真不错啊……现在具体有多少兵力了?”
赵勋没有过多遮掩,直接如实回应:“目前咱们独立营一线作战人员的数量是 2543人!”
作为一名营长,精准掌握自己营队作战人员的数量,是最基础的职责所在。
2543人?
这……这都已经是两千多人了?
要知道,在歼灭日军第四旅团之后,独立营只剩下一千多人……如今才过了这么短的时间,居然又发展到两千五百多人的规模?
这就意味着,在短时间内,独立营又一次扩编了一千多人?
嘶……这样的发展速度,实在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老总、孔捷、丁伟,还有在场的其他人听到这个数字后,全都无比吃惊,纷纷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对一支军队来说,扩编一千人算不上什么稀奇事。
可要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一千多人的扩编,那就非常让人震惊了!
孔捷和丁伟都满脸诧异地看向赵勋,心里暗自感慨:赵勋扩充部队的速度,果然和传闻里说的一样厉害!
老总则特别高兴,大笑着说道:“赵勋,干得漂亮!这么短时间内就能扩编一千多人,太出色了……哈哈哈!”
丁伟也忍不住说道:“赵勋……你这部队扩编的速度也太快了吧?我手下的新三团,到现在也才几百号人而已!”
要知道,新三团是刚组建没多久的团级作战单位,兵力数量自然比较少。
孔捷也跟着感叹道:“是啊……你这一个营就有两千五百多人,兵力都快赶上两个团了!”
按照八路军的标准编制,一个团的兵力大概是一千五百多人。
但因为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团级作战单位的兵力都达不到这个标准人数,大部分非主力的标准团,兵力大概也就一千人多一点,基本维持在一千一到一千二之间。
所以,孔捷说赵勋的一个营相当于两个团的兵力,并不是夸大其词。
八路军高级军官交流团里的一位团长忍不住问道:“赵营长,你说的这两千五百多人,该不会把后勤人员也算进去了吧?”
赵勋摇了摇头,回答道:“没有……这两千五百多人仅仅是一线作战人员的数量。要是把所有相关的后勤人员都算进来,我们独立营的总人数大概有三千五百多人。”
这话一说完,在场所有人都忍不住发出了惊叹声……
独立营算上一线作战人员和后勤人员,居然一共有三千五百多人?
这样的结果,让老总、孔捷、丁伟,还有八路军高级军官交流团的其他成员都极为震惊,纷纷满脸诧异地看向赵勋。
嘶嘶……
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一个营配备相应的后勤保障体系,本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然而,让各位首长和在场众人感到意外的,并不是独立营拥有后勤体系这件事,而是作为单个作战单位的独立营,它的后勤保障人员数量竟然多达一千人。
这样的人数规模,实在让人惊叹不已。
一千多人的后勤队伍,它的保障能力足够支撑一个师,甚至一个军的后勤需求,就算用在一个军区的后勤供应上,也完全没问题。
这无疑是非常夸张的情况。
众人也一直想不明白,独立营这一千名后勤人员平时到底在承担什么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