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瘫在了椅子上。
“你是不知道枕边风的威力,媚姨娘平时便会讨定儿开心,更何况是这个时候。你也看见了,我这身子大不如以前,不过是说了会儿话便困成这个样子。日后我不在了,蓉儿不一定能撑起这个家,所以能支开媚姨娘还是支开的好。”
这话说的秋姑姑一阵悲凉,她从小便陪着老夫人,至今也有大半辈子的光景了。
“老夫人,你可千万别说这种话,你这身子骨硬朗着呢。”
“那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避讳的,我就是担心百年之后,要是燕儿还未出嫁,蓉儿不知道能否替她安排个好人家。”
“你这话若是让二小姐听见,要伤心了。”
“行了,不说了,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可能我这辈子就是个操心的命。”
“周宛,你说叔叔到底是怎么想的?那么偏僻的地方她到那里去做什么?难道待在咱们这京城不好吗?”
大公主已经郁闷一整天了。
“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方,可能他是希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吧。”
”就算要建功立业,应该挑选安全的地方,据我所知西北除了干旱更可怕的,还有敌国的军队不断侵扰,他要是受了伤这可如何是好?”周宛是真的给啰嗦烦了。
“公主,在你心里定王殿下是怎样的人?”
“那是个文韬武略无所不能的人有安邦定国的才能。”
“所以说你既然知道他的能力,就不用再为此事担心,他必然能够安邦定国。”
这话是说到大公主的心坎里去了。
“明天晚上回去,我便开始做枕头,昨天晚上我已经把花样给调好了,一定要在他离开之前送到他的手里。”
“如此甚好。”
事实上想不明白的不仅大公主,还有周宛,她也是琢磨了一天,不明白莫景铉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去西北。
“大晚上的小姐你坐在这里做什么?天气凉了要是给冻坏了就不好了。”凝香拿了披风出来给周宛披上。
“没什么,就是有些事儿想不明白。”
“有什么想不明白的?难道还是因为三公主?”
“三公主倒是没有什么,可能就是小孩子脾气,过两天就好了,而且她无权无势也对咱们造成不了影响。今天两位王爷可曾到公主府来?”
“不曾来过,想来定王殿下在准备赈灾之事,献王殿下也在学堂呆着。”
提起莫念初,周宛莫名心中一动。那个男孩儿总是把游山玩水挂在嘴上,一副闲散王爷的富贵言论,但气质却如空谷幽兰,深山翠竹一般。半晌,周宛说了一句。
“献王殿下应当很辛苦吧,不仅要参与朝政,闲暇时间还要到学堂来读书。”
“辛苦是辛苦,可那有什么法子?”
一直在后面纳凉的莫念初听到此话心中一动,别人提起他们这些做王爷的,无非就是说出生就有了一把好牌,感叹他辛苦的周宛还是第一个。
“见过献王殿下,实在没想到献王殿下居然也有这样的癖好。”
“二小姐误会了,我只是在此处纳凉。听到二小姐的言论觉得新奇才出来的。”
“如此,那便是我误会献王殿下了。”
要是此话从莫景铉的嘴里说出来,周宛定然不会当真。但是莫念初却让她相信事实确实如此。
“早上要上早朝,上罢早朝并急急忙忙的赶到学堂去,二小姐确实是道出了我的辛苦。”
“王爷现在的辛苦,为了是能够为陛下分忧,也为了能够让天下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样的辛苦周宛佩服。”
月亮慢慢爬上来,此时的莫念初以明月为背景,更显得气质清朗。
“有什么好佩服的?不过是形势所迫罢了,若是生在寻常百姓家,我大概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过着清闲而贫苦的日子。”
周宛不由得在心中想到,如此气质的贵公子,就算是生在寻常百姓家,也大有一番作为吧。
“殿下说的是哪里话。即便是现在朝起早,夜眠迟。作为当今圣上的左膀右臂,献王殿下的成就感自然也能弥补这辛劳。”
“二小姐,这么一说,我倒觉得,你和那个在佛堂里伶牙俐齿的小姑娘不一样了。”
“当然不一样了,年岁渐长,自然也说不出之前那一番不过脑子的话。”周宛只觉得脑仁疼,今天回去凝香和秋姑姑肯定要问佛堂之事。
“是吗?我倒是觉得之前那个伶牙俐齿的小姑娘很有生气。”
回去的路上,凝香先问的居然不是佛堂之事。
“我总觉得献王殿下和你说话的口吻,倒像你们已经是老朋友了。”
“算起来我们也已经见过不少次了。”到此周宛戛然而止,每次见面两人说的话都不多,经常是莫念初前面走着,周宛在后面跟着。
“我总觉得献王殿下是个好人,不会像定王那样发起火来,让人不敢逼视。”
“别忘了咱们现在是在外面,评头论足的事儿还是不要多说了,刚才我不是落人口实了吗?”
事实上,周宛讲起刚才的对话,并没有诚惶诚恐,而是觉得舒坦。他一直以为所有人喜欢的都是懂事的周宛,进退有度,言语有理。没想到还有人惦记想什么说什么的自己。
“怎么着会儿才回来,出去了大半天可又觉得肚子饿了?刚才小厨房里做了糕点,我怕你们两个回来饿肚子,就去拿了一些过来。”
自从和大公主成了统一战线,周宛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小厨房隔三差五就会送东西过来。给大公主做了夜宵,也会格外留一份给周宛。
“正好,我确实觉得肚子有些饿了。”
“秋姑姑,你知道佛堂之事吗?”
凝香这才想到,自己有事儿忘了问。
“佛堂?说的是宫里的佛堂,还是咱们侯府老太太自己供着的?”
“应该都不是吧,我听刚刚献王说他和咱们二小姐在佛堂见过一次。”
都已经到这份上了,周宛也只能将当日的详情和秋姑姑交代。
即使已经过了这么久,秋姑姑听到当日的情景,还是吓了一身冷汗,她不由得抹了一把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