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宛道,“好。我会把你当做我的一个朋友,我会把你介绍给我的家人。到时候我们可以光明正大的来往。你记住,以后你在我这里,就是我的一个朋友。我希望你能够行为和语言得当。”
如果我们是朋友,拥有一天你会自己放弃的。
“行啊!都听你的。”贺兰枭笑嘻嘻的答应。
这也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如果自己和贺清光明正大的认识以后,再去贺府去见周宛,就名正言顺了。这样,自己就有更多的机会。
周宛本还在颐和山庄生病,不能太晚回去,要不然乐雪安莓一定会怀疑的,而白兰是应付不了乐雪安莓的质疑。所以周宛和贺兰枭就赶紧回去。
周宛在颐和山庄又待了两天,林枫就来接她了,说是李氏病了。周宛顿时急了,这是怎么回事?
一路上林枫把事情的经过都告诉给了周宛,周宛听后,想把那个巫师打死。
周宛以前在读萧兰的《呼兰河传》的时候,十分的同情小团圆媳妇。那个小团圆衣服就是因为民国那个时候的封建迷信而丧失了生命。她本来只有十四岁,后来在家人的教导下说是十六岁。来了婆家以后,被婆婆要教导一下,让这个媳妇以后不敢骑到她头上,于是就把小团圆衣服吊到梁上打了两天两夜,还是用皮带抽的。后来竟然用滚热的水给她洗澡,当众脱她的的衣服,她不同意,就还是打,很多人死命抓着她打。小团圆媳妇最后不堪折磨,就被活活折磨死了。
周宛当时就特别讨厌一些偏僻的山村的人民的无知与愚昧,他们因为这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而现在李氏也成为了一个巫师的受害者,这周宛怎么能够容忍。
周宛回到贺府以后,马上让人把那个巫师找到,没成想,人家还在贺府被当成神仙似的供着。行,既然你没有跑,那我就也不费力气了。
周宛感到忘忧堂,李氏昏迷过去了。周宛问侍候的两个丫鬟,问道,“谁给老夫人看的病?大夫怎么说?严重吗?”
一个丫鬟说,“回夫人,没有大夫来。巫师说夫人这是因为和夫人的父亲相见去了,才这个样子的。过几天,老夫人和夫人的父亲说完他们想说的话,夫人就会万事大吉的。”
周宛一听,就知道这个巫师肯定借口骗了不少钱。这个巫师为了骗人,竟然找出这种借口,真是不知死活。
“巫师是不是给开了什么药让老夫人吃,说有奇效?”周宛又问。
“是的,夫人,你说的没错。奴婢看老夫人病了,就想着赶紧找管家给找个大夫,可是巫师说这种病她能治,不让奴婢去请大夫。老夫人这样一天一夜都没有醒过来,奴婢不放心,就想去禀告管家,可是巫师说如果我这一去,老夫人就不会被巫神所保佑,会害死老夫人,奴婢就没敢去。夫人,现在应该怎么办?老夫人已经三天都没有醒过来了。”
那个丫鬟也有点慌了。她是周宛临走前调到忘忧堂照顾李氏的,要是李氏有个三长两短,她也不会有好结果。所以心中十分忐忑。
周宛心中忽然生气,但是眼前生气是没用的。周宛定了一定神,告诉丫鬟,说道,“仙桃,你去请大夫,就说是我的命令。赶紧去,请最好的大夫。小杏,你去给夫人熬点粥,里面放点人参,我一会给老夫人喂一点,赶紧去做。”
“是,夫人。”
人这一生最在乎的莫过于自己的亲人,自己的亲人生病,就算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不安。自己的亲人因为天气年纪问题生命,亲人尚且难过,何况是因为外人谋害呢?
周宛最讨厌利用迷信害人的人,这个巫师是彻彻底底的惹怒了她。
仙桃请了大夫过来,大夫说李氏是因为长久不进食,而且用凉水沐浴,所以凉寒侵体,是故病倒。再加上病后没有好好调养,反而被巫师喂了一些符水,没有吃药,就更加严重。要不是请来了大夫,再拖两三天,人恐怕就不行了。
周宛问道,“那我娘现在应该如何医治?大夫,请你务必好好诊治,我贺府一定重谢。”
周宛如今一门心思都在李氏身上,什么金银都是身在之物,如果多花银子,可以让李氏痊愈,那她愿意花这个钱。
大夫道,“贺夫人不用担心,老夫人这病还是可以调理的。我先来个方子,然后再给老夫人用蒸法治一下,那老夫人就可以醒过来。醒过来以后,照着我开的方子调理,半个月就可以痊愈的。”
“那就多谢大夫了。小杏,送大夫去准备,你们都听从大夫的吩咐行事。”
经过大夫的一番救治,李氏终于醒了过来。然后周宛赶紧给李氏为了一些参汤,让她提神。
李氏能够有力气开口说话以后,说道,“小宛,巫师在哪里,娘想见她。娘要把自己所见到的事情告诉她,看看她有什么办法。”
周宛问道,“娘,你想问她什么?你请她来是干什么?”
周宛听了管家的禀告以后才知道,这个巫师是李氏自己去请的,后来那个巫师的所作所为都没有人知道。仙桃和小杏两个人本来是周宛叫过去照顾李氏的,后来巫师来了以后,就成了巫师的专属下人。而且巫师的地位比较高,轻易不能怠慢,否则就要被李氏斥责处罚。
周宛想着,李氏这么一个朴素善良的老太太,平时对谁都好脾气,也不会处罚下人,这次怎么会斥责下人呢?恐怕还是那个巫师唆使的。李氏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想见那个巫师,让周宛十分的不舒服。李氏引狼入室不仅害了自己,还让自己的下人受苦,真是……
周宛十分不高兴,说话也就不太和气。
李氏看着周宛的脸色,说道,“小宛,请巫师,娘是自己出的钱,不会让你和大人花银子的。”
李氏还以为周宛是因为她请巫师花了银子而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