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苏桃,等他做了皇帝,龙谨言又算的了什么,这人他一定要得到。
现在母妃那边事情也进行的极其顺利,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计划行事。
这让他非常的欣慰。
龙谨言回到府中之后,便说了那南邦公主来京都之事,苏桃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但司空羽就不一样了。
他毕竟是西涛的皇子,东贺和南邦两国有动静,肯定会想到很多方面的事情。
于是,他立即去通知了司空耀。
三人商量后,决定暂时不做什么,先看看情况再说。
晚上,苏桃同龙谨言闲聊,又说起了这南邦公主之事,她不傻,也猜出来了这公主来这边是做什么的。
不过和亲之事,应该不会落到谨言的头上,毕竟皇上已经给过他圣旨了。
“谨言,你觉得谁最有可能娶了这公主啊。”苏桃问道。
龙谨言想了想说道:“不是三皇子就是五皇子。”
“三皇子?”苏桃愣了下,她还是头次听说这人,“这三皇子是何许人也,我倒是孤陋寡闻了。”
“你不知道他是正常的,就连我都很少见到他,这人一直呆在自己府中,甚少出门,在朝中也无官职,十分的闲散。”龙谨言解释道。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这龙清安极其的不受宠,皇子们但凡年岁过了十六,基本上或多或少都会被封个一官半职,好参与朝中之事。
但这人,已过弱冠之年,至今都未进过朝堂,每日在府上做些什么,也无人知晓。
这存在感如同他生母异样,极其透明。
“哦,原来如此,不知此人会不会同龙楚悠那般,也是个伪装的。”苏桃说道。
“应该不会,若他有野心,至少也要求个官职在身,这样才好接触朝中大臣,现在的他,若不是皇上特意召见,一般人还真想不起来。”
就拿今天来说,若非父皇召见所有皇子,恐怕他也不会出现在宫中。
二人又闲聊了一会,这才各自回了房休息。
龙楚悠回去后,便紧锣密鼓的准备了起来,他先是让人收集那南邦公主的信息,好做到知己知彼。
而后又准备了些好看的珠宝首饰,当做第一次见面的礼物。
大概用了两天的时间,他就带着队伍出发了。
在马车上,他看着有关这南邦公主的资料,目光幽暗不明。
这次来东贺的是南邦的七公主石妙晴,在南邦的皇室中,算是比较受宠的一位公主,还是位极其难得的佳人。
相貌十分出众,求娶之人更是多不胜数,其中不乏王公大臣子弟。
其母亲身居高位,有个哥哥,排行第四,同那赵王爷关系甚密。
如此炙手可热的公主,送来东贺和亲,可见这皇帝十分重视赵王爷这件事情,所以才让这么一位受宠的公主前来和亲。
不过这明面上倒是没提这和亲的意思,大概还是想给石妙晴一个选择的机会,若是没有中意之人,这和亲之事就此作罢。
很快,龙楚悠带着人就与那南邦公主的人马汇合了。
八匹骏马拉着一辆外观极其奢华的马车,龙楚悠骑着马走到旁边,看着马车说道:“在下东贺五皇子龙楚悠,前来迎接南邦七公主入京。”
此时车厢内传出一个温婉的声音:“有劳五皇子殿下。”
龙楚悠听到这个声音,眉头微微挑动了下,这声音是不错,但还是没有苏桃的好听。
互相打过招呼之后,他立即下令,继续前往京都。
到了晚上安营扎寨的时候,那南邦公主竟然没打算下马车,反而要在马车上休息。
龙楚悠瞧着这个情况,觉得不行,这都一天了,连个面都没见到,若是一直如此,那这后面的几日时间不就都浪费了,他做的计划不也就都泡汤了。
于是他洗去身上的风尘,整理好仪容,走到了马车旁边,轻声说道:“七公主,现在已经安营休息,四周十分安全,公主赶了一天的路,可要下来走动走动,看看这四处的景色?”
“过不了多久,就可以用膳了。”
马车中人,听到龙楚悠的话,沉默了一会,然后同身边的侍女说道:“珍儿,你看看这处景色如何?”
说完,便瞧见一个圆脸的女子,掀开了窗帘,四处看了看,在这过程中,她倒是有看到龙楚悠。
只见她快速的放下了窗帘,同那公主说道:“公主,这附近景色很美,还有就是……”
后面的话,说的很是小声,想来是附耳说的,龙楚悠站在外面没有听到。
“公主,奴婢瞧着外面那位皇子与您所画之人有那么一些相似。”
那公主突然有些激动,连忙问道:“可是真的?”
珍儿认真的点了点头:“公主,奴婢看的真切,确实有些像。”
听到这个,那公主有些迫不及待的回了龙楚悠的话。
“既然五皇子殿下说这风景不错,那本公主便下来一观便是。”
话音落下,马车上的车帘就被掀了起来。
从上面下来一个身穿淡粉色衫裙的女子,面容姣好,她先下了马车,然后伸手去扶后面的人。
很快,南邦公主就出现在了龙楚悠的面前。
他看着这个衣衫华丽、妆容精致、面容姣好,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的七公主,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这人果然如传闻中一样,是个难得的佳人。
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同人行了礼,“见过七公主。”
而那七公主石妙晴,在瞧见龙楚悠的时候,倒是怔愣了片刻。
她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神情中还带着些激动,不过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是有那么一点相似,但同那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但就凭这一点相似,也足矣让她愿意接近。
而后她在侍女的搀扶下,款款的走到了龙楚悠面前。
“见过五皇子殿下。”石妙晴也福了福身子行了礼。
“公主不必多礼,这边请。”龙楚悠带着人,一路走到了他事先准备好的地方。
刚才他在附近看了看,便发现了这个凉亭,就立即让人过来布置了下。
亭中放了张小桌子,两张凳子,上面摆了些水果,而在旁边,则还有张铺满宣纸的桌子,笔墨纸砚倒是一应俱全。
赶路中也都带着这些东西,也是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