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凝露出炉
黄土守山人2025-11-04 20:263,116

莫天扬捧着那坛凝露,步履轻快地走出地下室。等他来到外面,不由得微微一愣,下意识摇摇头——自己感觉没过去多久,外面却已是夜幕低垂。

"天扬,快去洗洗手,马上开饭了。"

莫天扬抱着酒坛走进餐厅,发现众人已经到齐。当大家看到他怀中的酒坛时,都不由得露出好奇的神色。

"天扬,这坛里装的是凝露?"

莫天扬朗声一笑:"正是凝露,虽然还没完全沉淀,但味道已经相当不错,大家都来尝尝。"

等他洗完手回来,整个餐厅早已弥漫着凝露独有的清雅酒香。胡标、曹勇等人眼中满是期待,莫啸看向孙子的目光也带着几分赞许。

"爷爷,您先尝尝。"这次酿制凝露全程由莫天扬独自完成,酿成之后,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让爷爷品鉴。

莫啸接过酒杯,先是端详酒液清澈如水的色泽,而后轻嗅其香,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缓缓啜饮一口,闭目细品,良久才睁开双眼,目光炯炯:

"这酒略带药香,酒味淳厚......竟有清凉之效?"

莫天扬兴奋地点头:"正是!我也没想到这酒如其名,自带凉意。冬天饮用效果或许一般,但到了夏天,凝露绝对是消暑佳酿。"

莫啸又品了一口,若有所思:“此酒若问世,必将颠覆整个白酒市场。天扬,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我知道。"莫天扬神色转为凝重,“这不仅是商机,更是一场变革。不过这凝露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觉得应该好好推广,让更多人了解传统酿酒技艺的精髓。”

见莫啸和莫天扬都这么说,众人也纷纷举杯品尝。一口下去,每个人的眼中都流露出惊异之色。

"天扬,这凝露的度数似乎比屠苏低些,但口感实在妙极,我很喜欢。"

莫天扬看向刘思雨:"确实,凝露的度数没有屠苏高,不过具体数值还要等检验。大家先少喝些,等检验结果确认安全无虞后,再开怀畅饮也不迟。"

刘思雨放下酒杯:“你打算去哪里检验?"

莫天扬深吸一口气:”一个屠苏酒就已经引来这么多觊觎,沛川这边是不能去了。思雨,这几天若曦和你联系过吗?"

"联系过,她说最近有些忙。你是打算去燕京......"

莫天扬点头:"你帮我问问若曦,看她能不能帮忙联系检验机构,顺便把商标注册的事也办了。如果她那边方便,我找个时间带着凝露过去一趟。要是她抽不开身,我就去雍州想想办法。"

"那天通话时她还特地问起凝露,说一旦酿制成功就联系她,她来安排相关事宜。"

胡标目光闪动,带着几分顾虑:"天扬,你这一去燕京,来回少说也得一个星期。村里这一大摊子事......"

莫天扬闻言微微一顿,随即会意地笑了笑,转头看向刘思雨。刘思雨会意,轻快地说,“反正我最近也没什么事,要是你这边走不开,我可以替你去一趟。"

莫天扬略作思忖,点了点头:”也好。你先联系若曦,如果她那边方便,就让海哥他们派个人陪你一起去。"

刘成祥和杨丽对视一眼,有些不解莫天扬的安排。但刘思雨心里明白,自从屠苏酒引起各方觊觎后,他们早已成为某些人的目标。莫天扬特意让王海龙这些退役好手陪同,正是为了确保她的安全。

"对了天扬,“胡标忽然想起什么,”这几天我们在池塘边打孔喂鱼,发现里面的鱼又多又肥,密密麻麻的,个头都不小。你看什么时候能开始卖鱼?"

莫天扬眼睛一亮:"池塘里的大鱼都是春天放养的,银刀、黄鳞这些名贵品种可能不多,但草鱼、鲤鱼、鲢鱼、鳙鱼和鲫鱼肯定不少。现在正是鱼肥味美的时候,确实可以考虑出售了。我这就给涛哥打个电话问问。"

自从天气转凉,张学涛虽然来得少了,但对莫家大院池塘里的鱼蟹始终念念不忘。如今青木轩所用的鱼鲜全都来自莫天扬的池塘,每次去吃饭,张学涛必点一条池塘里捞上来的鲜鱼。

电话刚一接通,听明白莫天扬的来意,张学涛立刻拍板:只要是这池塘里的鱼蟹,有多少他要多少,给出的价格还比市场零售价高出不少。

挂断电话,莫天扬回到餐厅,对胡振南、陈宏利几人说道:"涛哥那边说好了,咱们池塘里的鱼蟹他全包了。明天在附近几个村子找几个水性好、会打鱼的老乡来帮忙,管午饭,一天一百块工钱。"

“不用找,每一天也打不了多少鱼,我们几个手脚麻利,酒坊那边忙完就能够过去,鸡棚那边也有人在外面干过,有我们就足够。”

莫天扬眼眸闪烁了几下,“也行,不过一定要确保安全。”

陈宏利哈哈一笑,“从池塘冰封,打孔喂鱼就是他们这些人,大家伙已经习惯了,绝对没问题。”

“行,你现在就联系一下他们,明天等九点暖和点,咱们就凿冰抓鱼。”

次日九点多,大院的池塘边热闹起来。陈宏利他们这些人穿着水裤下了池塘开始凿冰,池塘边聚集了不少闻讯过来看热闹的村民。

天气虽说寒冷,可多少年来他们吃鱼都得花钱在县里买,这现在莫天扬的池塘要出鱼,他们都想要看看捕鱼的过程。

莫天扬站在池塘边,看着凿开的冰层,他不由得咧了咧嘴,这还没有进入数九寒冬,可冰层的厚度已经有一米多,这每一天光是凿冰喂鱼就是一个体力活。

当陈宏利他们将冰层凿开一个大口子,将里面冰块都捞出来,有了氧气,冰窟窿中一下有了成群的大鱼。

"开始吧!"随着他一声令下,陈宏利他们拿起抄网。抄网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落入水中,马上就有大鱼在网中翻腾跳跃。

"好家伙,这条草鱼少说也有十来斤!"胡振南提着一条还在扑腾的大鱼,兴奋地喊道。

不到一个小时哪怕是没有撒网,湛蓝色的冰面上已经铺几十条了肥硕的大鱼,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烁着银光。围观的村民们都瞪大了眼睛,目光中满是惊奇与羡慕。他们都知道莫天扬挖池塘养鱼,却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这些鱼竟能长得如此之大。

"这么多大鱼,该不会是喂了饲料吧?听说饲料催出来的鱼腥味重得很。"

"你可别瞎说!天扬买鱼苗的时候我就在场,大的都有七八斤了。这一夏天,天天看着他们喂菜叶、碎玉米和谷粒,都是正经粮食。"

"没错,我虽然没吃过,但胡标他们都说这池塘里的鱼味道特别好。县城里最火的青木轩,用的就是天扬这里的鱼。"

村民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莫天扬都听在耳里,却只是微微一笑,继续指挥着众人将捞上来的大鱼运到岸边,等待张学涛派来的货车。

随着汽车引擎声由远及近,只见张学涛裹着一件厚实的貂皮大衣走了进来。莫天扬不由得摇头失笑——昨夜通话时,张学涛明明说今天太忙会派伙计过来,没想到还是亲自赶来了。

"涛哥,不是说今天有事来不了吗?"

张学涛朗声大笑,目光却被岸边那些还在扑腾的大鱼牢牢吸引:"天扬,这鱼......也太多了吧!个头还这么大!"

"池塘水质好,加上一天三顿精心喂养,想不长大都难。"莫天扬笑道,"今天捞了大概五百多斤,你看......"

"细水长流,饥饿营销,这可是你教我的。"张学涛眨眨眼,"就这个量正好,可不能一次性把市场喂饱了。我还指望用你这些鱼给我们酒店打招牌呢。"

莫天扬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别看这池塘不大,开春时我可是投了三万多斤鱼苗。照一天五百斤的量,足够卖上好几个月了。"

张学涛哈哈大笑:"让他们先称重,我找你有正事要说。"

"走,回家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回到屋内,莫天扬看见刘思雨俏脸冻得通红,不由得关切地问:"你这是......"

"刚才在外面看你们打鱼,看得入迷了。"刘思雨搓着冻僵的双手,"没想到这么冷。我去给你们沏茶。"

待刘思雨奉上热茶后便知趣地回了房间,张学涛这才压低声音说道:"天扬,我刚才注意到捞上来的都是普通鱼种,怎么没见着银刀和黄磷?连螃蟹都没看到一只。"

"涛哥,银刀和黄磷在外界还没出现过,一旦上市必定会引起轰动。“莫天扬正色道,”而且这两种鱼数量有限,不急着出手。你不如先帮我打听一下动物保护部门的态度。"

经商多年的张学涛立即会意。如今国家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银刀和黄磷作为青木山特有的珍稀品种,私下品尝几尾或许无妨,但若公然上市销售,难免会惹来麻烦。

"那你池塘里的小龙虾和普通螃蟹总没问题吧?鬼面蝎、金膏虾不能卖,这些常见的应该可以?"

"这个没问题。"莫天扬点头,"自从结冰后,一直是宏利他们在细心喂养。待会儿我去看看,捞些上来瞧瞧肥不肥。"

"你这一天喂三顿的功夫,肯定肥美!"张学涛迫不及待地站起身,"现在就去看看吧!"

继续阅读:第二百四十六章青木过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随身灵泉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