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我是快穿大佬,有亿点点钱怎么了?>目录
第237章 肥妻不弃,我带全家逆风翻盘9“能卖出去吗?供销社以前都不收新鲜桃子,更别说桃干了!”
说话的是村西头的老周,脸上满是怀疑。
“就是啊!要是做了一堆没人要,盐和功夫不都白费了?”
有人跟着附和,语气里带着顾虑。
安父刚要开口,安顺成先站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块桃干:
“我已经尝过了,这桃干比镇上供销社卖的蜜饯还好吃。我明天先去供销社问问,要是他们收,咱们就组织大家一起做;要是不收,咱们再想别的法子。”
好不容易让村里的桃林有了出路,总不能真的放弃。
这时,司承年慢慢站起身,虽然脸色还有些苍白,语气却很坚定:
“大家放心,要是供销社不收,我来想办法。我在镇上有几个老熟人,或许能帮着联系别的渠道。而且做桃干不用多少盐,咱们各家凑凑,再跟养蜂的老周头换点蜂蜜,成本也不高。”
他一开口,底下的议论声顿时小了不少。
司承年在村里口碑好,说话靠谱,有他打包票,大家心里的顾虑消了大半。
还有人想唱反调,说安千千以前好吃懒做,怕她领头办不成事。
安父立马接过话:“千千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上工勤快,做桃干也用心,这事儿有我和承年盯着,肯定出不了岔子!”
安顺成也跟着帮腔:“我看千千这孩子是真变好了。咱们就试试,成了能赚钱,不成也亏不了多少,总比看着桃子烂地里强!”
底下的人交头接耳商量了一会儿,多数人都点了头。
就算有风险,也值得试试。
最后安顺成拍板:“那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去镇上问供销社,愿意参加的人家,后天就去后山摘桃子,咱们统一在晒谷场做桃干,一起算工分,赚了钱按工分分!”
散会的时候,不少人围着安父和司承年,问做桃干的细节。
安千千站在人群外,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暖意。
任务是否能完成不重要,毕竟那小系统也不能把她怎么样。
但是能在这个年代看到团结一致的特色,还是非常难得的。
司承年见安千千独自一人,还以为她在担心,连忙走到她身边,轻声道:“别担心,明天我跟队长一起去镇上,肯定能谈成。”
安千千抬头看他,笑着点头:“嗯,我相信你。但我也要去,这毕竟是我做的,到时候如果要讲也能讲得出来东西。”
“好,到时候我把几个孩子送去娘家里,就跟你一起去。”
第二天一大早,安千千特意换上了那件洗得发白的的确良衬衫,司承年也把压箱底的蓝布中山装翻了出来。
两人都想着,去供销社谈事,总得穿得规整些。
安父扛着半袋桃干,安顺成揣着队里的介绍信,四人踩着露水往镇上赶,走了将近两个小时,才看见镇东头那栋刷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标语的两层小楼。
这就是镇上唯一的供销社。
刚推开门,一股混合着肥皂香、糖果甜香和布料味道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柜台是深棕色的木质结构,分了粮油区、副食区、布匹区,每个区域后都站着穿蓝色工装、戴红袖章的工作人员,正慢悠悠地给顾客拿东西。
柜台前还贴着“凭票供应”的红色纸条,几个顾客正举着粮票、布票排队,看见安千千等人进来,都下意识地往旁边挪了挪。
他们裤脚沾着泥,手里还扛着布袋子,一看就是从农村来的。
安顺成先走上前,对着副食区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笑了笑:“同志,我们是安家村生产队的,想找你们负责人谈点事,关于农产品收购的。”
那女人抬头扫了他们一眼,眼神在安父扛着的布袋子上停了停,语气淡淡的:“找负责人?你们有介绍信吗?我们主任忙着呢,不是什么事都能见的。”
她说话时手里还拿着算盘,“噼啪”拨着珠子,连头都没抬一下。
农村来的常想推销些自家种的蔬菜、水果,大多品相不好,供销社很少收,她见得多了,早就没了耐心。
安千千见状,主动往前递了块用油纸包好的桃干:“同志,你先尝尝我们做的桃干,要是觉得好,再跟主任说也不迟。”
那女人却往后缩了缩手,像是怕沾到什么似的:“不用尝了,农村晒的桃干我见多了,不是太涩就是太硬,还带着霉点,我们供销社要卖也是卖大厂生产的蜜饯,哪能收这个。”
这话让安父脸都红了,刚想争辩,司承年却轻轻拉了拉他,转头对那女人说:“同志,我们的桃干和普通的不一样,用沸水焯过,还加了少量盐和蜂蜜,不涩不硬,也耐存。你要是方便,还是请主任出来看看,就算不收,也让我们知道问题在哪,以后也好改进。”
他说话时语气平和,却带着股让人没法拒绝的认真。
主要是……
那张脸着实帅气!
美貌直接成了敲门砖。
那女人犹豫了一下,终于放下算盘:“等着,我去叫陈主任。”
没一会儿,一个穿灰色中山装、戴黑框眼镜的男人走了出来,胸前别着“主任”的红袖章,正是供销社主任老陈。
他皱着眉打量了四人一番,指了指柜台:“东西拿出来看看吧,别耽误我处理正事。”
安父连忙把布袋子放在柜台上,解开绳子。
琥珀色的桃干整齐地铺在袋子里,还带着淡淡的甜香,没有一点霉点。
老陈拿起一块捏了捏,又放在鼻尖闻了闻,眉头皱得更紧了:“看着是比普通桃干干净些,但味道怎么样?咱们供销社讲究的是质量,要是不好吃,摆着也没人买。”
安千千早有准备,从口袋里掏出几个干净的小油纸包,分别递给他和刚才的女同志:
“陈主任,你尝尝,我们的桃干没放多少糖,靠的是桃子本身的甜味,还有点蜂蜜的香,老人小孩都能吃。”
老陈半信半疑地咬了一口,桃干的清甜瞬间在嘴里散开,没有一点涩味,嚼起来还带着韧劲,比他之前吃过的大厂蜜饯更清爽。
蜜饯甜得发腻,还得凭票买,这桃干却正好符合现在人“想吃甜又怕浪费糖票”的心思。
他又咬了一口,眼神渐渐变了,但嘴上还是没松口:“味道还行,但你们一次能做多少?要是就这么点,我们也没法收。总不能天天断货。”
安顺成立马接话:“陈主任,我们村后山有上百棵桃树,要是你愿意收,我们能组织全村人一起做,一天就能出几十斤,保证新鲜,还能按你说的标准来!”
老陈放下桃干,手指在柜台上敲了敲,显然还在犹豫。
收农村的东西,要是出了质量问题,他得担责任。
司承年看出了他的顾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整齐的纸:“陈主任,这是我们村写的保证书,要是桃干质量不达标,我们全额退回,你不用担任何风险。而且我们可以先送十斤过来试卖,要是三天内卖完,咱们再签长期合同,你看怎么样?”
老陈接过保证书看了看,上面不仅写了质量承诺,还留了司承年的名字和地址。
司承年啊……
他还真有所耳闻,只是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上次介绍他的人是谁。
听说这人口碑很好,说话做事都靠谱,心里的顾虑消了大半。
有他们的保证书,如果到时候真有什么问题,安家村的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总能找到办法去解决。
他又看了眼柜台上的桃干,终于点了头:“行,就按你说的来!三天后你们送五十斤过来,要是卖得好,以后你们村的桃干,我们供销社包收!”
安千千等人一听,都松了口气。
安父激动得手都有些抖,安顺成连忙拿出介绍信,让老陈在上面签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