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几个支队也在执行第一阶段的作战计划。
第二支队以团为单位,连续夺取26师团的外围阵地,一步步地压缩其活动空间。
因为晋北战事不利,冈部直三郎被调回大本营,新任驻蒙军司令官为七田一郎。
这位日军中将可以说是毫无实战经验,三八年八月好不容易晋升中将,担任第20师团师团长,结果十一月就被调回。
如今再次从本土调来驻蒙军,可以说是赶鸭子上架了。
其本人对于驻蒙军的局势,也没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最关键的是,驻蒙军无法迅速集结,给予东南纵队以严重打击。
而第二支队这边,战斗的规模一直控制在营一级,小刀子割肉,发挥游击战的优势,逼得26师团不断收缩兵力。
最关键的是,大同府属于平绥铁路线的关键枢纽,关乎驻蒙军数万人的后勤运输线。
不管东南纵队有没有拿下的能力和计划,都要确保铁路线的安全。
同蒲线已经受到八路的严重打击,平绥线再丢,华贝方面军的脸放哪搁?
七田一郎本人认为,以驻蒙军的战斗力,击溃东南纵队的攻城部队不过是信手拈来。
不过需要调集骑兵集团、战车第三师团以及第二旅团的兵力进行驰援。
汇聚于大同府,依靠坚固城防,实施反击。
对于这个方案,驻蒙军内部并没有什么意见。
这群出身关东军的畜生,不认为自己会败在支那军人手中,因此心中憋着一股劲,希望绝境翻盘。
想法没错,但高成就等着你驻蒙军增兵呢。
战车第三师团正在整编的过程之中,而骑兵集团其骑兵第四旅团已经调入了豫省。
想要增兵,只有将战力不全的战车第三师团推出来,以及大量的伪军。
关键,伪蒙骑兵的战斗力相当垃圾,完全不如鬼子的骑兵集团。
七田一郎也明白,伪军顶多就是填填战线,真正的战力还要依靠帝国军人。
因此,调集西原一策中将之战车第三师团下属战车第8第12联队,以及伪军一个军的骑兵向大同府驰援。
并从第二旅团手中,调集两个大队,纠集伪军三千人,进行救援。
不得不说,这一波还真调集了不少的兵力。
仅仅战车第三师团两个战车联队,就有一百多辆坦克,属于战车第三师团当下绝对的主力,也是唯一的战力。
归绥方向的日伪军率先行动。
伪蒙军自认为其战斗力强悍,派出一个骑兵团率先南下。
这一步是高成没有预料到的,不过影响不大,伪军的战斗力,依旧是那样。
和第一支队碰了一波,骑兵团立马送出开战第一个人头,让赵守峰缴获五百多匹战马。
归绥方向的日军动兵,给了北路军机会,立马发起反击,向日军骑兵进行反攻,清扫外围据点,压缩日军活动空间。
北路军司令感叹,这20门机关炮花得值,才送出去,这就有好消息传来。
实际上,他不送这20门机关炮,鬼子也会向大同府增兵。
不过眼下,北路军反攻,骑兵第一旅团需要守在城中,并且战车第三师团的其他部队也需要整编,防守城市。
战斗的关注点从大同府转移到了包头河套一带,属实是让七田一郎头疼。
怎么搞成还没打退,北路军也要来掺和一手?
反复向华贝方面军冈村宁次大将提交申请支援的报告,驻蒙军需要兵力增援,最起码得派来一个师团稳住局势。
“一个师团?”
“告诉七田一郎,让他看看我像不像一个师团!”
废话,他手里的兵力也不好挪用,大本营已经下达了命令,华贝方面军可能要向南方军增兵。
驻蒙军毕竟只是地方,而且与苏军关系已经缓和,不必过度看重,必要时刻可以放弃。
最关键的是,他已经为驻蒙军争取到一个战车师团,还和他要增援?
但是这一片地区也是关东军看中的地域,驻蒙军出身于关东军,其司令官的选择也受到关东军的影响。
梅津美治郎大将得知消息,向军部反应,但这件事涉及华贝方面军和关东军,都不好拿主意。
时间在磋商之中消磨,结果上面的命令居然是,组织伪军进行反击。
“伪军?我要伪军干什么?”
“要战力没有战力,要行动力没有行动力,除了浪费大同府储存的粮草,还能有什么用?”
七田一郎气得推翻桌子,严重怀疑军部就是在糊弄他。
但是军部也很难,现在是真没有多余的精力管驻蒙军,一个冬季运输数百辆坦克,整编战车师团,的确是尽了最大的努力。
外部没有救援,只能看自己的造化了。
七田一郎也不算绝望,缓解心情,将希望放在了正在支援的战车第三师团身上。
希望可以凭借百余辆坦克,以及12门榴弹炮,重创东南纵队。
机会还是很大的,12门榴弹炮全是帝国最精锐的九一式105mm榴弹炮,属于师团级别的重火力,通过汽车牵引,机动性很强。
另有12门帝国最先进的九零式75mm野炮,射程足有13公里,压制力极强,就是重量稍微重一点,是九四式山炮的三倍。
这个重量确实有点重了,1.6吨的重量,居然还先进,但这个射程没得说。
无论如何,这24门火炮以及近百辆坦克,属于是东南纵队拿不出手的装备。
尽管高成手里有12门150mm重炮,但射程方面不占优势,还是可以掰掰手腕的。
战车第三师团的强度有点超标,高成也发现了这批日军的强劲。
“这个战车师团有点难搞啊,赵守峰这小子,虽说打仗是个好手,但是这日军的机械化部队,还是多加防备。”
“这样,将装甲团、炮兵支队所有全部调集过去。”
“另外,紧急从第五支队调集一两个团向前线增兵,务必要将日军援兵给我全歼!”
一次性投入一个主力支队,一个连同重炮团在内的炮兵支队,以及纵队突击力量的装甲团,足见高成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