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没坦克叫什么装甲兵?鬼子发起晋西北大扫荡
上官傅2025-09-15 08:532,064

但老总不这么认为,在德国学习过装甲作战的高才生,放在你手里能发光吗?

这样的人才,万一哪天在战场上出个意外,那都是巨大的损失。

不如让其留在后方,把他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培养更多的指战员。

一根筷子容易折,但是千千万万根筷子,足以建起一座长城。

高成却不这么认为,西方的战术再怎么牛逼,来了大华的战场,那他也得本土化。

欧洲战场是坦克洪流,机械化,闪电战,但是大华连路都没有,怎么闪击?

必须得先和大华的实际结合,才能得出经验。

再者,周文是人才不假,但是不让他立个功,便让他担任参谋,那谁也不服。

的确不该深入一线的战斗,但是周文也不该去总部,而是留在他的东南纵队。

不说别的,周文那也是东南纵队的战士们用鲜血争取的。

不能老总一句话就要调走,更别提,老总手里拿得出坦克吗?

装甲兵没有坦克,那叫什么装甲兵?不如步兵。

而他东南纵队,下辖两个支队,一共11个团,仅第一支队就有上万的人马。

要说参谋,他本人倒是缺一个,周远现在主要以第一支队的工作为主,他的参谋已经成了摆设,几万人的调度是个大问题。

别说,这话传到老总耳中,好像还真是这么个理。

装甲兵没有坦克,叫什么装甲兵?

可惜啊,可惜,之前从高成手里搜刮来三辆坦克,缴获不到炮弹和燃油,打光了炮弹,最后把坦克给炸了。

随后老总做了妥协,周文就交给高成来指挥,但随时他都要调走。

最后,发来一封任命书,周文担任装甲团副团长、特战队队长、教官。

从原来的特战队队长,直接升为副团长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忠重视,如果不是碍于他之前的身份,恐怕要更高一些。

装甲团的训练基地在五寨,那是一片开阔地带,难得适合坦克训练,并且靠近晋绥根据地,适合补充油料。

油料这玩意不好缴获,关键还是柴油,平时缴获的都是汽油。

装甲团在这边训练,油料的报告却还没有下来。

老总听了高成的话,对于装甲团也比较支持,不管怎么说,别的人的不一定就适用。

本土化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要支持高成这个方案。

没成想没拒绝了老总,居然还引得老总称赞。

报告层层身披,送到了首长手中,首长也是大家夸赞,称此举具有重大的影响,可以为全军奠定装甲作战的基础。

并鼓励高成大胆尝试,但不要盲目地照搬列强,取得成果之后,可以向全军推广。

有首长这句话,高成就很有信心。

看着铁家伙在黄土地上奔驰,忍不住想要来一场闪电战,奈何这点家当属实是不够挥霍的。

东西是好东西,就是少了点。

有人说这东西不行,鬼子的坦克都是豆豆车,皮薄馅大,别说火炮,就连机枪都能打穿。

话虽不假,弹药看战场,反正该欧洲战场,虎豹纵横的天下,这玩意确实不够看。

但若是放在大华战场,那就是碾压的装备。

鬼子自己手里都没有多少的反坦克武器,国军就更别提了,所以这么一支装甲部队,其威慑力是很大的。

说什么虎式、谢尔曼、t34,这些玩意就算是你想开,那也没有机会。

高成时不时地就往装甲团的营地跑,观察装甲部队的训练情况。

“周团长,你觉得装甲团多久可以投入战斗?”

纵队的多位将领都跟在身边,对这个高成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装甲团都很感兴趣。

尤其是看到那铁家伙在黄土当中狂奔,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司令员放心,不出十天,配合步兵作战是没有问题,但要想独自作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不过问题也不大。”

有周文这句话,高成也就放心许多。

如今他将部队带入大同盆地,势必要和驻蒙军交战,平原地带,步兵不适合大规模作战。

但若是有坦克协助,那便是事半功倍。

只可惜,当初打机场也没搞来小飞机,不然空地一体化,让鬼子尝尝什么是现代化战争。

兑换系统内倒是有几架飞机,只可惜这玩意拿不出来,更关键的是没人会开。

晋西北归于平静,但其他战场的鬼子开始了大反扑,纠集部队,向八路所在发起扫荡,更是惨无人道的屠村、三光。

战火迅速烧到了晋西北,十二月中旬,正是初冬的时候,鬼子发起了晋西北扫荡作战。

纠集第26师团、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第九旅团,第16旅团,两万多人浩浩荡荡地向着晋西北发起攻击。

看似兵力较多,但主要来袭的不过是26师团和独立户混成第三旅团,加起来也就一万多人。

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兵力不足,鬼子抽掉了大批的伪军、汉奸加入作战。

不得不说,伪军居然也成了鬼子能依靠的重要作战力量,一支连登记都没有的部队,居然成了主力。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华贝方面军没有多余的兵力投入到晋西北的扫荡之中。

当下交通线断绝,兵力运输不到,连物资都是最近才囤积的。

匆忙的集结两万人在冬季发起扫荡作战,就是想抓住冬季这个时间点,八路物资匮乏的时候,进行偷袭。

不过高成一直对情报比较在意,更别提势力范围都扩张到鬼子家门口了。

鬼子不会泄露情报,但伪军头子可愿意交代。

之前对鬼子那是毕恭毕敬的,但现在八爷硬起来了,在晋西北打出了威名,谁胜谁败,这都不好判断。

最关键的是,八路的根据地发展过来,你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

家在何处,父母是否健在,在王五家打过短工,掏过哪家的鸡窝,这些都不再是秘密。

因此伪军这段日子不好过,谨小慎微,生怕半夜武工队来锄奸。

太君那也靠不住了啊,全都缩在据点县城,必须得给自己找条活路,立点功什么的。

所以,一方面继续给鬼子当差,另一方面又和第一支队暗中联系,保住自己的小命。

继续阅读:第222章 投入八个团,攻防转换只在顷刻之间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重生湘江畔,从士兵开始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