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实在是太难了,自从离开了根据地,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这一路上,高成也去过其他的部队,几个军团的战士,大多都是穿着草鞋,身上的军服缝缝补补。
这还没完,手里的汉阳造大多都磨平了膛线,几个军长身边的警卫队连冲锋枪都没有几把。
好在高成在这一路上又打了不少胜仗,将缴获的武器装备全都送给了其他几个军团。
马上就要北上翻越雪山,我们的战士还有很多人穿着单薄,这样下去肯定不行。
之后部队的行动路线,高成基本都知道,所以提前在滇贵两地采购了大量的物资。
爬雪山,过草地,其中药品、粮食、衣物,都是战士们的必需品。
在渡过金沙江后,我军就进入川系军阀刘文辉的地盘。
独立师与敌军一个师交手,高成在前指挥,仅一天的时间就全歼一个团,击溃两个团。
有高成在,独立师的弹药从没缺过,又有一个迫击炮营,直接给其他部队表演了什么叫火力覆盖。
总部首长看着前方传回的电报,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这个高成同志,是个可造之材啊,你们看看,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击溃了敌人一个师。”
旁边有人点头赞同:“这支部队我去过,战士们对未来很有信心,尤其是看高成同志的眼神都和其他部队不同,他们对高成同志很信任。”
“这话我赞同,不过这小子也的确有能耐,带着四百人就敢伏击白军一个团,胆大心细,还有谋略!”
“后来又带着一千多人击溃桂军两个师,将几千人活着带过江,是员大将!”
首长也是赞同地点点头,咂了一口烟道:
“我听到34师渡江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
“这个高成,跟着我打了好几年的仗,在根据地教导队待过,反围剿的时候受过重伤,那时候还很年轻。”
“这一次带着几千人,挽救局势,救出来的战士我看就有七八千,功劳不小啊。”
在总部众人夸赞高成的时候,我军一路高歌猛进。
独立师几乎是每天攻克一座县城,打得刘文辉都缩头不出了。
我军主力经过刘文辉老家的时候,他愣是放火烧了半个城,也不敢露头打一枪。
至于校长说的围剿。
围剿?围剿谁?我没看见啊,你不要诽谤我啊!
一个师一天就打废了,他手里拢共就两三万人,全压上去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此后红军飞夺泸定桥,踏上征服皑皑雪山的艰难路途(不能走大路,走大路就是和校长硬刚了)。
雪山积雪厚重,而且冰窟遍布,稍不注意,整个人就要掉进去失去踪迹。
时不时就有寒风卷着雪花,从高山降临,掩埋一切。
高成第一次踏上雪山,一脚踩下就是一个雪坑,每一步都格外费力。
尽管穿着单薄的棉衣,但冷风依然向衣服中钻去。
战士们让骡马在前开路,几个人一组,用绑腿系在腰间,如果发生什么意外,其他人也可以施加援手。
雪山足有四千米之高,阳光根本无法提供温暖。
偶尔一阵狂风袭来,雪雾掩盖一切,寒风打在脸上,犹如刀割,就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渴了就抓一把雪塞进嘴里,饿了就抓一把干粮塞进嘴里,感觉冷了,就拿出一截红辣椒塞进嘴里。
狂风夹杂着雪雾将视野封禁,高成一手挡在前,一手抓着绳子,只能模糊地看清前方队友的身影。
狂风减弱,高成猛吸一口气,却感觉自己吸进的不是空气,而是一根根寒刺,刺痛胸腔。
"都抓紧了!"
半山腰上,时不时传来几声有力的吼声。
队伍经过裂缝时,高成看见了三具遗体。
仔细望去,牺牲的战士不过二十几岁,俊朗的脸颊结了一层冰霜,已经发紫的嘴唇中间夹着半截鲜红的辣椒。
没有人走出队伍掩埋他们,因为下一场风雪过后,会掩盖一切。
就这样,高成一步一步,麻木地踩在前面战士踩的雪坑里。
天色渐渐昏暗,雪山还是没有翻越。
所有人都感觉不到希望,就在此时不远处的雪雾当中突然出现一团火光。
“是炊事班!”
“炊事班开饭了!大家加把劲!”
这把火就好像黑夜中的光,带去了希望,照亮了前方。
很快,部队踏出雪山,迈着沉重的步子跨进草地。
没有真正经历过这一切的人是不会懂的,这些日子,高成亲眼看到一个又一个战士,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坠落雪山。
那些为了理想的存在,从未说过放弃,正如雪山上那一排排脚印。
数万人自南向北前进,比起茫茫雪山,草地更像一只隐藏在暗处的野兽。
这里的环境比起雪山要更恐怖,时不时就会下起暴雨。
片刻的功夫又变为烈日当空,炙烤着众人。
最让人崩溃的是那冰雹,砸得众人满头大包,别问高成怎么知道,因为他也被砸了。
有战士一时大意,脚下一滑,整个人猝不及防地掉进沼泽之中,还好高成手里有半截竹子,连忙递过去将人拽了出来。
看着那战士大口穿着粗气,高成也不禁打起了十二分警惕,这草地是真的吃人!
数万人宛若一条长龙,在无边无际的草地上蜿蜒前行,远远望去,既壮观,又悲壮。
随着时间流逝,一个个战士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草地之中。
其中就有在湘江战场上传递消息,带路的童六子,高成是亲眼看着他被沼泽吞没的。
之后的时间里,因为远离居民区,我军开始陷入断粮的窘状。
好在高成提前做了准备,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干粮,干粮吃完,还有队伍中的骡马。
就这样,最困难的日子也被战士们克服,我军终于走出草地。
两个团长将损失报告交上来,仅仅赶路,就牺牲了将近两百人。
虽然经历万般磨难,高成此刻对那些先辈也更加敬仰,不过,翻过雪山过完草地,自己可就是真正的原始股了。
凭自己的资历,怎么说在打完仗后也是个中将,若是发挥的好,上将跑不了,胆子大一点,大将也有自己的位置。
高成遐想联翩,时间过得飞快。
在和四方面军汇合后,因为种种原因,主力部队率先北上。
不知道是不是高成之前和几位首长说的话起了作用,主力部队来的时候多少人,走的时候依然是多少人。
没过多久,部队就到达了圣地,紧随而来的便是倭寇的铁蹄!